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盐铁会议召开的时间 盐铁会议讨论什么内容

西汉盐铁会议召开的时间 盐铁会议讨论什么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13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3:19

盐铁会议发生时间:公元前81年

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经谏大夫杜延年提议,霍光以昭帝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就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盐铁专卖政策,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辩论。 同年七月,会议闭幕,取消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

西汉昭帝时中央政府召开的一次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的辩论会议。

汉武帝在元狩年间起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如统一币制,盐铁和酒类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绍告缗等。它充裕了封建国家的财政,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盐铁官营等政策的弊端,如铁器苫恶,价格不平,主管官吏以权谋私,强征农民冶铁煮盐等,直接贻害了农民。加上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同时,汉武帝还实行严刑酷法,大辟之刑便有千余条,律令更有百万余言。这一切使得农民与封建国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另外,汉武帝连年出击匈奴,虽使边患有所缓和,但国家财政巳无法维持战争的长期消耗。面对"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及农民暴动的客观现实,汉武帝于征和四年(前89)下记要求此后致力农耕,禁绝苛暴,不得擅兴赋役。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武帝在政策上的转变,对于稳定汉王朝的统治是必要的,但统治集团内部却对此意见不一。武帝死后,年幼的昭帝继位,大权掌握在大将军霍光手里。昭帝始元六年(前81),根据谏大夫杜延年的建议,下诏命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国所举贤良文学,询问民间疾苦所在。这就是有名的盐铁会议。

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与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大夫派意见不一,他们就汉王朝的内外政策进行了辩论,其主要内容有:一、民间疾苦的原因:贤良文学认为民间疾苦的根源在于官营盐铁等经济事业,要求取消平准、均输、酒榷制度,罢盐铁官营,主张致力于农业生产;大夫派坚持推行盐铁宫营,认为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扩大了财源,也是军费的主要来源,还便于堵塞豪强大家的兼并之路。二、对匈奴的政策:贤良文学主和,尚德服;大夫派主战,崇武备。三、关于施政方针和治国方略:贤良文学信奉儒家学说,主张德治和简法宽刑;大夫派以法家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法治。此外,会议的辩论还涉及到农业的基本政策、对社会现状的评估等问题。西汉桓宽编撰的《盐铁论》一书,详细地记载了辩论的情况。

来自社会下层的贤良文学,在霍光的支持下同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大夫派展开的辩论,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对汉武帝晚年以后经济和政治形势的不同认识,以及由此而提出的不同的治国政策。经过这次辩论,尽管没有废止盐铁官营和平准均输法,但停止了酒类专卖。它使"与民休息"的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对昭、宣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盐铁会议辩论的双方,一方是从武帝时起长期当政的法家代表人物御史大夫桑弘羊,一方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徒贤良文学。盐铁会议不仅在政治上是终止武帝的战争政策、转入新的休养生息的和平状态的开始和标志,也是思想上终止汉初儒、法合流,重新恢复先秦孔孟思想传统的历史契机。正是由于这种历史契机,经过盐铁会议,儒家思想重新倔起,在宣帝时期进一步得势,至成帝时则完全居于统治地位了。

标签: 盐铁会议汉朝

更多文章

  • 盐铁之议:汉昭帝时期中国第一次执行宏观调控(盐铁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昭帝,盐铁之议,桑弘羊,,盐铁会议

    盐铁之议是汉昭帝时,中央政府召开的一次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的辩论。汉武帝在元狩年间起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如统一币制,盐铁和酒类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mín) 等,这虽然充裕了封建国家的财政,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伴随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

  • 昭宣中兴指的是哪两位皇帝?两位帝王的功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指的是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 (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此时的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攻打匈奴以及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己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

  • 汉代中兴名臣霍光:“昭宣中兴”的幕后推动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中兴,

    霍光,字子孟,汉武帝元光年间出生于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 武帝时期 武帝时期,霍光担任汉武帝的奉车都尉,负责保护汉武帝的安全。由于他谨慎稳重,负责有为,所以很受汉武帝的信任。霍光跟随汉武帝近三十年,是武帝时的重要谋臣。 汉武帝立幼子弗陵为太子时,

  • 昭宣中兴的历史评价:西汉进入了最后一个黄金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中兴,

    在汉昭帝、汉宣帝治理下,大汉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的景象,甚至还有史家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史书对汉宣帝大加赞赏,曰:“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清,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汉文帝)之时。”“孝宣之治,信赏必罚,

  • 昭宣中兴的具体措施:整顿吏治腐败 与民休养生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昭宣中兴,汉昭帝,汉宣帝,

    政治重视吏治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补刺史、守、相,必由大臣推举,他亲自召见,询问治安之术。其清政者给予褒奖。公卿大臣多从有政绩的地方官中选拔。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所以,他即位后,除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

  • 昭宣中兴的历史背景:汉武帝常年征战民怨沸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中兴,

    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攻打匈奴以及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己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西汉历史进入昭宣时期。昭宣二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

  • 昭宣中兴简介:挽救了一度国力衰退的西汉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指的是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 (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此时的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昭宣二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继续实行汉武帝以来的政策,着力整顿吏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 为维护法律正常行使,汉宣帝设置治御

  • 永嘉之乱的历史影响:南北割据对立长达数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永嘉之乱,五胡乱华,西晋,

    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衣冠”是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迁都建康。开启五胡乱华之局:永嘉之乱后,北方五胡民族相继建国,匈奴早有夺取中原的野心,酋长刘宣谓:“自汉亡以来,

  • 永嘉之乱的历史背景:八王之乱后胡人趁机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永嘉之乱,五胡乱华,西晋,

    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西晋中后期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304年),汉化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

  • 永嘉之乱后经过了多少年隋朝才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指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期间经过了约277年的时间。在第278年时,隋朝统一,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五胡乱华历史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旷日持久,兵连祸接,中原板荡,几成丘壑。西晋王朝也如残灯孤影,虚弱如衰草,何堪风雨来袭。诸侯王争相引狼入室,五胡以中原为战场,相互攻讦。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