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改制的背景:东汉王莽为什么要改制

王莽改制的背景:东汉王莽为什么要改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94 更新时间:2024/2/9 22:56:13

王莽改制的背景:东汉王莽为什么要改制

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多畜奴婢,田宅无限”,奢侈挥霍,弄得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各地起义不断。王莽登基后,意图通过改制来缓和社会矛盾,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统治。

西汉中期土地兼并,流民问题慢慢地出现了,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当时董仲舒上书的时候就明确说出来了,汉书里面记载,叫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是每个王朝中期一般都会开始,朝廷也都会用各种方式来抑制它,拖上一段时间,西汉中期的情况就是这样,但是这个问题后来没真正解决,这跟汉武帝的战争直接有关系,汉武帝反击匈奴非常必要,但是反击匈奴有后遗症。我们说,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反击匈奴也给带来很多问题。其中就是经济的衰退、民生的凋敝。当时历史记载,汉武帝打了匈奴以后到了什么程度,国家叫做国库虚耗,海内虚耗,实际上就是老百姓也没钱了,政府也没钱了,户口减半,人口减少了一半。我们知道 在农业社会里面,人口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没有青壮年了你还耕什么田,都荒废了,这个带来了什么问题,老百姓生活资料没有了,生产资料没有了,那他只能依附于那些豪强,或者说成为流民,豪强地主土地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汉武帝的后期就出现,越来越严重,汉武帝以后,短暂的中兴叫“昭宣中兴”,但是时间很短,到了汉元帝,汉成帝,觉得这个问题要改,但是他们改革思路有问题,当时他们觉得,汉武帝也好,汉景帝也好,包括汉宣帝也好,觉得自己父辈做了大量工作,为什么效果不是太好,他们简单地认为,是其父祖搞了法家那一套,内法外儒,表面上是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做的是法家的东西。

现在汉元帝认为还是儒家的仁政德治是最好的,所以他纯粹的用儒家。儒家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当然是很好的,从孔子以来一直到历朝历代影响也很大,都是很好的,但问题在于,儒家有时候操作层面并没有落实。

它是一种理想态,而不是一种现实态,这样一来以后,不能解决问题,光是成为一种形式上的一种提倡,所以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王莽,我们知道他是外戚,他姑姑当了皇后,王太后,这种背景下,他实际上应该说是是很早就进入政治,对西汉社会的问题,土地兼并,民众流离失所的问题他是看到了。所以他知道不改变不行,他后来慢慢地进入了权力中枢,最后当了摄政王,他的权力越来越大,因为他姑妈都控制不住他了,他姑妈还是忠属于刘家天下的,但是这时候王莽气候已成了,最后他就用新朝取代了西汉。应该说王莽代汉,用儒家观点来说,就是说篡汉,我们不管,不说篡,哪个人当皇帝都是可以的,对老百姓,对民众好都可以。王莽代汉以后,他看到这些问题,认为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少数豪强手上,把普通老百姓,弱势群体剥夺了还剥夺,而这些富人是锦上添花,政府根本没对弱势群体雪中送炭。

所以他觉得这是第一个问题,即土地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老百姓的人身自由问题,所以他觉得这两个是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在汉朝,王莽“篡”汉之前汉平帝时代,也有好多人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了。他们也想改变,比如说非常有名的一个大臣叫师丹,他当时就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叫做限田限奴议,限制土地兼并,限制老百姓转为奴隶。

王莽他现在有权了,已经成了真正的统治者的时候,这时候他觉得正是他要核心解决的问题,当然他还有其他的问题,也是跟它连带着的。所以王田,他说你这个田,你们的田,说到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国家的。

儒家诗经里面理念就明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名义上你占了土地,但是归根结底,是国家的,所以改成王田。你的老百姓,说到底都是国家的子民,奴隶多难听,奴婢多难听,就改名叫做私属。应该说,他主观的动机,的的确确是想解决当时影响社会不安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两个核心问题。

标签: 王莽改制汉朝

更多文章

  •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王莽改制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莽改制,汉朝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王莽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开

  • 王莽改制内容是什么?王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莽,改制,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内容是什么?王莽利用外戚势力,于公元8年,登上皇帝宝座,根据“更受命”的原则,改国号为“新”。为了缓和当时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在第二年下诏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历史上称之为“托古改制”。1、实行"王田""私属"制。王莽认识到土地和奴婢问题是主要社会问题,乃于公元9年依据《周礼》记载的井田制度,实

  • 克里米亚战争的意义:最早的野战医院应运而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克里米亚,俄国,英法,,克里米亚战争

    技术进步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大多数人已经将这场战争遗忘了,但它从军事上和从政治上改变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在19世纪的欧洲历史中,它与随后的巴黎条约是继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后的第二大重要外交事件。克里米亚战争是近代科技战争的开端,是兵力兵器、军事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

  • 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俄国最后接受了最后通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克里米亚,俄国,英法,,克里米亚战争

    1854年,交战双方在奥地利的调停下开始进行停战谈判。俄国认为同盟国所提条件无法接受,和谈于1855年4月中断。1855年12月16日,埃斯特哈兹伯爵带着奥地利帝国的最后通牒到达圣彼得堡,要求俄国接受停战。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促使俄国决定停战的关键,俄国已经无力拒绝奥地利的最后通牒。1856年1月1

  • 克里米亚战争的终结:塞瓦斯托波尔被联军所攻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克里米亚,俄国,英法,,克里米亚战争

    塞瓦斯托波尔自开战以来从未被完全包围过,从北方和东方俄军可以自由进出。联军还是计划用大规模炮击来削弱要塞防御体系。到了2月,大批法国援军到达战场,法军增加到90000人。而英军只有11000情况良好的军人,另外23000人不是有伤就是生病。土耳其军队则有20000人和30门大炮。法军是攻击主力。此外

  •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意外事件:俄军援军遭遇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克里米亚,俄国,英法,,克里米亚战争

    到了24日,战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缅希科夫率领俄军援军出联军的东北方,他的意图是切断连接巴拉克拉瓦与塞瓦斯波托尔的沃龙佐夫大道并威胁巴拉克拉瓦。因此爆发了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战役(详见该词条),产生了著名的科林·坎贝尔的浅红色队列和卡迪根伯爵轻骑兵死亡冲锋。战后的第2天,俄军在霍姆山脊向英军第2师发动了

  •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联军登陆战:双方海军激烈交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克里米亚,俄国,英法,,克里米亚战争

    英法土三国军队在瓦纳相处的很融洽。但是健康问题却越来越让人担心。潮湿、小昆虫和血吸虫侵袭军营。英国后勤组织的缺陷非常明显:没有人知道邮局在哪里,野战医院在哪里,甚至他们的将军在哪里。1854年7月19日,法国军营中霍乱爆发。22日蔓延到英国军营。尽管所有帐篷被销毁,瘟疫仍然没有得到控制。1854年8

  • 克里米亚战争的焦灼:奥皇约瑟夫的停战调停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克里米亚,俄国,英法,,克里米亚战争

    4月5日,英国陆军在加拉波利登陆。随后联军的作战计划在这里诞生。由6万英法陆军在海军的配合下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6星期内拿下俄国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个目标很有限,目的是消灭俄国的黑海舰队,结束俄国在黑海的优势。这符合英国的愿望,对法国而言,开战本身就达到了目的。随着更多的部队到达,联军开始向

  •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锡诺普海战:俄军大胜英法海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克里米亚,俄国,英法,,克里米亚战争

    整个10月俄土两军都在进行战略机动,以求在多瑙河下游取得相对于对手有利的态势,1853年10月28日土耳其军队战场指挥官奥马尔·卢特菲帕夏非常成功的率军从多瑙河南岸宽大的正面渡过多瑙河。1853年11月4日,土军在奥尔特里查击败匆匆赶来的俄军。补给是双方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巴尔干战场远离俄国的政治中

  • 克里米亚战争简介:欧洲大陆第一场高科技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克里米亚,俄国,英法,,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