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年战争中的神奇一幕:俄国女皇病逝拯救普鲁士

七年战争中的神奇一幕:俄国女皇病逝拯救普鲁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63 更新时间:2024/2/1 1:17:32

那支被追猎的普鲁士之狐,在1759年到1760年冬天,在忙于提高贬低币值,征调和训练人员,写作和出版诗集。4月年,萨尔特科夫自俄国领10万人重现进入战场,劳东在西里西亚有3万人,与亨利亲的3.4万人对抗;道恩的主力部队在德累斯顿,而腓特烈与之对抗的只剩下4万人。法军有12.5万人,而斐迪南只有7万人,围攻普鲁士的敌军仍然比他多一倍。勇悍的奥地利新秀劳东在1760年首开记录,6月23日兰茨胡特战役歼灭了一支1.3万的普军,8月15日,腓特烈从道恩的包围圈中脱身,在格尼茨战役小挫劳东,进入布雷斯劳,但到了10月9日,一支由费莫尔率领的哥萨克和道恩的参谋长弗朗茨·莫里茨·冯·拉西伯爵的部队联合攻入柏林,并掠夺军事仓库,且征收一笔数额达200万的银币后退走。

11月3日,腓特烈的4.4万部队和道恩的5.3万部队进行了托尔高战役。他使用侧翼突击的老方法,但特遣部队的行动却被对方察觉而无所作为,腓特烈的正面遭到奥军的猛烈攻击,他又一次三匹马战死,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部,他被震晕了倒下来失去知觉,仅仅是靠着汉斯·恩斯特·卡尔·格拉夫·冯·齐腾的骑兵的灵活反击,道恩意外受伤才使得奥军先撤出战场,奥军损失1.126万,腓特烈的损失统计从1.5万到2万不等。冬季到来,再度给这位劫后幸存者以喘息的机会。

1761年是外交年,极度关心汉诺威的英王乔治二世上年末去世了,他的孙子乔治三世对汉诺威不感兴趣,下令结束这一耗费大量英镑的战争,英国驻汉诺威的驻军锐减,斐迪南亲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族领地后撤。法国陆军大臣舒瓦瑟尔转西班牙,两国签订家族协议,对付共同的敌人。奥地利最富于攻击力的将领劳东奉命率领7.2万奥军5月和俄军会合,完全切断东普鲁士和勃兰登堡的联系,并准备占领柏林。9月1日,奥军再度攻取Schweidnitz要塞获得其补给。10月5日,主战的英国陆军大臣老皮特在下院遭到反对,被迫辞职。国王的老师布特伯爵把首相纽卡斯尔公爵赶下台,他要求腓特烈承认失败,割让西里西亚,腓特烈拒绝,英国遂停止援助。整个欧洲,包括许多普鲁士人都要求腓特烈让步,他的士兵已经失去战斗的意志,他们声称如果再次受到攻击,他们宁愿投降。1761年底,腓特烈二世发现自己孤独的对抗一打以上的敌人。他承认,只有出现奇迹才能解救他。

一次奇迹终于挽救了他,1762年1月5日,痛恨腓特烈的俄国女沙皇去世,继位的彼得三世是腓特烈的崇拜者。当腓特烈接到消息后,马上下令给所有的俄国俘虏以衣服、鞋子和食物,并把他们释放。2月23日,彼得宣布结束与普鲁士的战争,5月22日,瑞典随之与普军媾和。同月,10万土耳其军队对匈牙利展开攻击。6月10日,俄军重现投入战场,然而这次却是以普鲁士的盟国身份参战。彼得三世穿着一袭普鲁士军装,并自动请求为“国王,我的主人”服务,这是有史以来最为颠倒的情形之一(最聪明的腓特烈靠最白痴的彼得三世才得以活命)。腓特烈心胸舒暖,他的军队士气恢复。不过他也同意他的敌人的看法:彼得三世时疯了,尤其是彼得建议去攻击丹麦,收复荷尔斯坦因的时候。腓特烈只好静静的看着这个可怜的王子自己毁掉自己。6月28日,彼得在一次他妻子发动的政变中被推翻,几天后被暗杀。继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令俄军立即回国。当时腓特烈正准备攻击道恩,遂要求俄军司令将女沙皇的命令拖三天宣布,他利用这三天打了一次博克施道夫战役,7月21日,谨慎的道恩在损失2000人的情况下后撤。他更愿意等待俄普联军分裂。7月23日,普军重现占领Schweidnitz要塞。而俄国终于退出战局。10月29日。亨利亲王率领2.4万人在萨克森弗赖堡战役击败3.9万的帝国议会军。这已经是七年战争的最后一战了。

整个西欧的资源当时已经耗尽,其中尤以普鲁士为甚,14岁以上的孩子统统都被征调,农村荒芜,而商人由于毫无交易而破产。奥地利当时人多钱少,国债高达1亿古尔登。西班牙帝国参战不久就被打的落花流水,英国舰队发动哈瓦那战役和马尼拉战役,夺取了古巴和菲律宾。法国破产了,他的殖民地失去了,海外贸易几乎停顿。英国急需和平来巩固他所获得的财产。1762年9月5日,英国首相布特勋爵约翰·斯图尔特派遣使节赴巴黎会见法国陆军大臣舒瓦瑟尔公爵,如果法国愿意割让加拿大,英国将同意归还西印度群岛的贸易中心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同意归还菲律宾和古巴。同意法国在印度保留五个非武装的贸易点。老皮特在下院激烈的斥责这些条款,但是舆论支持布特勋爵。11月5日,英、法、葡、西签订《枫丹白露条约》。

只剩下普奥两军在相互对峙,1763年2月,匈牙利女王玛利亚·特雷西亚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和她最痛恨的敌人签订和平条约,日耳曼诸国恢复到战前的状况,什么都没有改变,消失的只是青春和热血,回想30年前,这对相互厮杀的君王竟然差一点成为夫妻。腓特烈答应支持女王的儿子约瑟夫成为罗马王,继承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恢复和平。腓特烈二世回到了离别六年的柏林,贫困而悲伤的群众站在两边欢迎他,这个当代第一名将年仅51岁,背已驼,脸已皱、消瘦如柴,牙齿尽落,头发半白,饱受胃痛、腹泻和痔疮的折磨,他认为,如今最适合他的地方,就是残废军人养老院。可是普鲁士境内几成一片焦土,1.3万住家被摧毁,上百个城镇成为废墟,数千家庭灭门,据他自己估计,18万普鲁士军人战死在战场上,50万平民死于医药和食物匮乏,占当时国家总人口的1/9,有些地方,仅剩老弱妇孺在耕地。他要做的就是重建和平和繁荣,以赎前罪,他又活了23年,孤独的死去时他只相信身边的狗是忠诚的

标签: 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更多文章

  • 七年战争中的海上争霸:英国逐渐称霸整个大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七年战争最重要的不是在欧洲大陆,因为在那里只不过造成了微不足道的变化。它的主要战场在大西洋、北美以及印度。大英帝国形成的第一步,是在17世纪把荷兰人的海上霸权转移到英国手上,第二步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乌特勒支条约》,它使英国垄断了大西洋两岸的三角贸易,急速的扩充了舰队。到1758年,英

  • 七年战争局势的变化:普鲁士军队遭遇巨大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1758年4月11日,英国为一连串胜利所鼓舞,答应在10月间给腓特烈67万英镑的额外补助,并承诺不片面谈判。当时腓特烈已经无法再他的领地征收更大的税收了,他开始在萨克森征税,发行不足的货币,雇佣犹太银行家兑换外币。在1758年春季重新拉出了一支14万人的军队。4月,他再次带兵7万南下,目标直指维也纳

  • 七年战争中的奇景:腓特烈大帝率军大败欧洲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更多的坏消息传来,奥军收复西里西亚大部,一支由哈迪克中将率领的小分队突入柏林,而谣传法军和瑞典军都在向此地靠拢,一旦柏林失陷,他的家人,武器和弹药都将落入敌手,他急速的回援他的首都,途中他得到新的消息,称法军和瑞典军并没有移动的迹象,而哈迪克的奥军骑兵只有3400人,而当地的卫戍部队不知虚实,竟然不

  • 七年战争的开端:普鲁士要面对整个欧洲的敌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腓特烈二世曾试图要萨克森选侯加入他的同盟,并慷慨的答应把哈布斯堡家族的属下的波西米亚划给他作为报偿,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三世对于这种邪恶的假慈悲嗤之以鼻,遂命令他的将领抵抗腓特烈二世的前进,而自己却退往华沙继续当他的波兰国王。萨克森的力量太小,不足以抵抗一支欧洲最精锐的部队;只好退守皮尔纳要塞里;腓特

  • 七年战争中的外交战: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联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外交是这一计划的另外一面,她派遣密使,远赴各地,以激起对腓特烈的敌意,并为奥地利争取盟友。她注意到俄罗斯日渐壮大的力量,这力量是由彼得大帝缔造,而当时由伊丽萨白统帅;她已看出,腓特烈对这位女沙皇的恋情所做出的尖刻品论;她内心也乐意重新与英国结盟,但这个协议已受到英国片面承认西里西亚归普鲁士所有而遭到

  • 加莱海战经过:西班牙无敌舰队主力遭遇巨大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加莱海战,英国,无敌舰队,

    远涉重洋1580年,普利茅斯人弗兰西斯·德雷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亲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在这次历时三年的航行中,德雷克的船队不仅掠夺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还袭击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港口。满载而归的德雷克给投资者带来了4700倍的利润。作为资助者之一,伊丽莎白一世分到了16.3万英镑的红利,这个数字几乎相

  • 加莱海战背景:英国试图挑战西班牙的海上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加莱海战,英国,无敌舰队,

    16世纪,西班牙一度以为自己就是大海的主人,作为欧洲首屈一指的海上帝国,它拥有号称“无敌”的强大舰队,这支舰队在海洋上纵横驰骋,为西班牙带来数不清的财富。然而,西班牙的强大却引起新兴的强国英国的不满,终于在1588年,西班牙与英国之间上演了一场海洋利益争夺战。在16世纪末,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全世界

  • 加莱海战简介:英国击败西班牙获得大西洋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加莱海战,英国,无敌舰队,

    1588年的加莱海战是英西战争中最重要的海战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对近代早期的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使英国在此战后到1589年的科伦纳-里斯本海战再次被压制间,英国在这一年的时间基本处于主动方,而西班牙的

  • 楚德湖战役双方伤亡及意义:保卫了东正教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楚德湖战役(德语:Schlacht auf dem Peipussee;俄语:битва на Чудском озере, bitva na Chudskom ozere)又称冰湖战役(俄语:Ледовое побоище, Ledovoye poboish'ye;德语:Schlacht auf

  • 楚德湖战役历史评价:利用地形伏击的经典战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楚德湖战役(德语:Schlacht auf dem Peipussee;俄语:битва на Чудском озере, bitva na Chudskom ozere)又称冰湖战役(俄语:Ледовое побоище, Ledovoye poboish'ye;德语:Schlacht a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