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死后 岳家军中岳飞手下大将们的结局如何?

岳飞死后 岳家军中岳飞手下大将们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28 更新时间:2024/1/23 0:51:45

1141年(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达命令:“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那么岳飞死后,岳家军如何了?岳飞手下的大将们是什么结局呢?

张宪与岳云:在岳飞死的当天,其子岳云和张宪也被当街斩首;

牛皋:在岳飞死后第五年,牛皋被张俊他女婿毒死;

王贵:在岳飞死后,王贵离开岳家军去了福建任职,基本等于退养,八年后去世;

徐庆:徐庆被迫离开岳家军之后,到地方任职以后不知所踪;

董先:被打捞到御前干了几年后又调回鄂州任职,最后善终在鄂州;

幕僚:不是编管就是流放,相当一批没等到平反就死在流放地了;

胡闳休:也许是精神真的受挫,装疯装了几年后去世;

抗金名将岳飞

李道:在岳家军部将里,结局最好的估计就是李道了,之前屡战屡败,归了岳飞以后也混的人模人样,后来长期驻守襄阳属于后方干活的。岳飞死后他也没受牵连,再后来闺女李凤娘不知道沾没沾岳飞部将后人的光,被岳飞的粉丝宋孝宗挑去当儿媳妇了。升格成皇后以后权势熏天,皇帝都怕,李道又是加封又是赏赐的安享晚年;

李宝:按名垂青史的话,最好的是李宝。李宝后来陈家岛海战一战成名,也被封节度使还被赵构赐了个御书“忠勇李宝”旗,宋史里面他自己有传,从这个角度说混的比张宪牛皋这帮人好多了;

毕进:主要是生的儿子好,老来成了南宋中期的战神级名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跟着儿子工作地点沾的光,也埋到杭州陪岳飞去了。

更多文章

  • “戚家军”的制胜之道:严密的军纪造就了铁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戚继光,戚家军,倭寇,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安徽定远,生于山东微山。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

  • 戚家军抗倭的利器:全凭这四大利器才能大获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戚家军,抗倭,军刀,

    戚继光初到山东备战倭寇时,发现明军格骄兵惰、纪律松弛、兵不习战,跟熟练使用倭刀、重箭的倭寇相比,战斗力实在太弱。于是戚继光到金华、义乌等地招募了3000农民,并亲自训练他们,这便是早期的”戚家军“。1戚氏军刀戚氏军刀是戚继光专门针对倭寇使用的倭刀所改良制造的武器。明朝军队所用的刀在与倭寇交战时,经常

  • 严酷到令人发指的军纪:戚家军天下无敌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戚家军,嘉靖,倭寇,

    中国古代,有两支用主将姓氏命名的无敌军队,一是岳家军,一是戚家军。岳飞的岳家军,是靠合并、融合其他将领的精锐部队形成的,戚继光却是白纸上作画,把一群农民和矿徒训练成无敌之师,完全一手草创。军队,最最最重要的是什么?军纪!1、怕死的,千万别当戚家军戚家军军纪之严酷,军法之严,在明代可谓独一无二。戚继光

  • 魏忠贤及其“阉党团队”如何让明朝变得很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魏忠贤,阉党

    魏忠贤在宫中除了内倚客氏之外,又有心腹太监王体乾、李朝钦等三十余人,相助为虐。在外廷他也网罗党羽,约有八十来人,历史上称为“阉党”。其中著名的有所谓“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五虎”者,即文臣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五彪”者,即武臣田尔耕、许显纯、孙云

  • 揭秘: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权宦魏忠贤和他的阉党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魏忠贤,阉党

    “阉党”不是一个政党,而是晚明天启年间以魏忠贤为首的一个擅权乱政的帮派。宦官干政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曾出现,例如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十常侍之乱”,是东汉由盛转衰直至逐渐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后期,宦官势力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汉末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凶,势力大,

  • 明朝阉党魏忠贤的六大功绩:他真的一无是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魏忠贤,功绩,阉党

    长久以来,人们对魏忠贤的看法己经脸谱化了。人们认为他操弄权柄,迫害忠良,结党营私,祸国乱政,有谋反的迹象,是宦官专权的典型。然而仔细考察这段历史,我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全面,我们现在对魏忠贤的看法,多来源于重新上台的东林党人的说法,很显然,这种说法不具备客观公正的前提条件。崇祯元年接连发生了三次欠饷兵变

  • 明朝阉党时代:明朝大宦官魏忠贤和他的遍地生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忠贤,阉党,生祠,

    在一个皇帝、一个女人、一帮吹鼓手的推波助澜下,魏忠贤的“无上名号”愈来愈多愈来愈高,也愈来愈离奇:厂臣、元臣、上公、尚公、殿爷、祖爷、老祖爷、千岁、九千岁,对于九千岁魏忠贤似乎还不满意,因而有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所谓“阉党”并非一个政党,而是晚明天启年间以魏忠贤为首的一个擅权乱政的帮派。魏忠

  • 东林党和三党及阉党之争:亡国的明朝政治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林党,魏忠贤,万历,阉党

    在万历“争国本”事件中,和万历帝抗争得最强硬的那批名儒士大夫们,后来大多成了赫赫有名的东林党人,并且多是其中的中坚分子。这“东林党”在明季政治格局中,乃是不可不书的重要一笔。关于东林党形成的时间,一直有两说,一说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一说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两说的年份差距比较大。其

  •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 鸿门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鸿门宴,项羽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 中国人请客吃饭有时当不得真,历史上的鸿门宴就是这样的饭局,吃饭的想杀死被吃的,可见吃饭有风险,入座需谨慎。不过鸿门宴上项羽并没有杀掉刘邦,多少叫人有些匪夷所思。当时项羽虎视眈眈,陈兵霸上,几欲置刘邦于死地。不过刘邦很有办法,结果逃脱掉了。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

  • 鸿门宴上范增的三大失误:范增的计谋有大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鸿门宴,范增,项羽

    导读:古人年届六十一般都会卸甲归田告老还乡,这叫安享天年。可年过七十的范增还要出山帮助项梁项羽叔侄二人打天下。真的是“有志不在年高”。而且范增老谋深算,有“善用奇计”之称,可结局因跟项羽意见不合而愤然出走,落得个病死路途耿介而死的惨剧。其实项羽还是比较尊敬范增的,“亚父”的称号即为证明。范增最终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