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德兰海战所处的海战时代:平行纵队成为主流

日德兰海战所处的海战时代:平行纵队成为主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3/12/14 15:46:00

日德兰海战(Battle of Jutland;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Skagerrakschlacht);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

1916年的海战战术

此时的舰队通是排成若干平行纵队前进的,相对而言,这一队形机动性更高。若干较短的纵队能比一字长蛇阵更快地转,同时也能更快的将旗舰(通常位于中心纵队之首)的信号通过探照灯或旗语传递给整个舰队。而在一字长蛇阵中,位于纵队之首的旗舰上发出的信号往往需要花1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才能被传递到纵队最后的舰船,这是因为战舰烟囱中的冒出的黑烟使人们很难辨认前后发来的信号,每艘船都不得不重复向它后面的(或前面的)船自己所接收的消息。而由于很多消息必须被每艘船确认收到才能付诸实施,因此这样浪费的时间可能会翻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排成平行纵队前进实战中,舰队往往会在交火之前排成一路纵队来迎战敌舰。这就需要每个纵队领航的舰只引领其率领的舰艇左转或右转来排成合适的队形。由于交战双方的舰队都是以高速行进的,因此舰队指挥官们就需要派出侦察舰队(通常由战列巡洋舰巡洋舰组成)来报告敌方的位置,速度,航向等信息,使得舰队能够尽早地排成最有利的队形来迎战敌舰。侦察舰队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对方的侦察舰队获得类似的信息。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己方排成的纵队正好横在对方舰队的前进路线上,构成一个T字或丁字形(己方舰队位于丁字一横的位置),使得己方所有前后主炮和一侧的所有舷炮都能瞄准对方,而对方只有纵队最前方的舰艇的前方主炮能够以还击。但构成一个T字形队形的计划有很大一部分要取决运气:由于双方都已高速前进,很有可能因为时机没有掌握好,导致自己从丁字的一横变成了一竖,从而被动挨打。

标签: 日德兰海战一战海军

更多文章

  • 对马海战中的悲情人物马卡洛夫:竟中水雷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近代俄罗斯海军最优秀的将领, 科学家、海洋学家和极地探险家,俄罗斯科学院会员。1876年以前,马卡罗夫在太平洋分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中任职,并开始研究舰船不沉性问题。他建议将舰艇隔成若干个水密舱,在舰上安装带有大功率的排水泵和排水管道,同时配备特种堵漏垫以堵塞破损。因此,马

  • 对马海战的战斗历程:日本海军是如何以小博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根据俄国舰队补给供应情况,断定俄国舰队将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海参崴。1905年5月20日东乡下令,全舰队进入战位,等待着俄国舰队的到来。1905年5月25日,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钻进了日本舰队的包围圈。27日清晨2时45分,

  • 对马海战的历史意义:海战正式进入战列舰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对马海峡海战是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日本仅以损失3艘鱼雷艇的代价,赢得了压倒性胜利。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巡洋舰分队旗舰奥列格号率领阿芙乐尔号、珍珠号和1艘驱逐舰脱离舰队,掉头向南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宾(被扣留,战后归还俄国),只有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逃到海

  • 对马海战俄军的失败原因:运气不佳成为战败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俄国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不用说是两支主力舰队前后被日本联合舰队全歼,彻底丧失了制海权,从而使日本军队没有了后顾之忧。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日本陆军面对的又正好是一支被一帮为了向沙皇争表忠心而互相勾心斗角的将军而把持的俄国陆军。而导致联合舰队大获

  • 对马海战的背景:日俄两国争夺东北利益引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日本在甲午战争胜利之后,中国成为它的主要侵略目标。而这与同样图谋中国的沙皇俄国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在俄国、法国和德国的直接干涉下,强迫新兴的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以当时日本的实力,根本无法同这三个列强相抗衡,日本不得不妥协,俄国逼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一事,已令日本怀恨在心,1898年,清帝国与俄国签订了旅顺

  • 对马海战简介:日本海军击败沙俄海军成海军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日俄战争初期,沙皇政府决定从波罗的海舰队(后来加上黑海舰队)抽调舰船,编组“太平洋第2分舰队”,开往远东增援。这支混合舰队拥有各型主要战舰38艘,辅助舰船约20艘,下编两个大队(后来又增加1个大队),由罗日杰斯特温斯基海军中将统一指挥。这支仓促拼凑的舰队,某些舰只尚未完全建成就出海,边航行边安装。官

  • 文景之治的背景: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景之治,汉朝,皇帝

    由于秦末农民战争和四年楚汉之争,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西汉初年社会经济非常贫困。史书上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老百姓无法在田地上生产,到处是饥荒,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百姓死者过半。那时连皇帝也坐不上四匹纯一色的马拉的车子,将相们只能坐牛车。面对着这种形势,恢复和发展君主专制社会经济成为巩固统

  • 文景之治的成果: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国家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文景之治

    在薄税劝农,与民休息的政策指导下,经过文景二帝41年的治理,迎来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首先是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从汉高祖即位(前202)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前后共62年间,西汉王朝实行的是中国古代堪称典范的轻徭薄赋政策,农民的负担是最轻的。晁错在其《重农贵粟疏》中曾说:“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

  • 文景之治的影响:建立并完善了封建社会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文景之治

    影响一、基本建成封建社会制度。秦朝国祚短暂,中华帝国三大特点:中央集权,官员代理和伦理治国只完成其二。汉承秦制,但又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旧制,建立新制,是文景之治的历史贡献。文景之治前后长达四十年,解除封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处理前代积弊,经过两代皇帝的治理,基本上建成封建社会制度。二、道家思想登入殿堂

  • 大汉朝“文景之治”真相:并非皇帝英明神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文景之治

    只有读懂了中华大地上的粮食,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读懂中国的古代历史。 有了粮食,人才有了赖以生存的条件,人得以生存了,才有了经济的发展,才有了税收。古代中国最大的经济秘密是,税收大多来自农民,亿万个自耕农上交的钱粮支撑起了中央王朝。用狗尾巴草填饱肚子 要读懂中国历史,我们得从了解狗尾巴草开始。狗尾巴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