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马海战中的悲情人物马卡洛夫:竟中水雷身亡

对马海战中的悲情人物马卡洛夫:竟中水雷身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79 更新时间:2023/12/21 7:00:07

斯捷·奥西波维·马卡洛夫,近代俄罗斯海军最优秀的将领, 科学家、海洋学家极地探险家,俄罗斯科学院会员。

1876年以前,马卡罗夫在太平洋分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中任职,并开始研究舰船不沉性问题。他建议将舰艇隔成若干个水密舱,在舰上安装带有大功率的排水泵和排水管道,同时配备特种堵漏垫以堵塞破损。因此,马卡罗夫被苏联海军界誉为“船泊不沉性理论的奠基人”。

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他多次指挥水雷艇母舰,用撑杆水雷对土耳其舰队和商船实施出其不意的攻击,击沉、击伤土舰多艘。1881年,他首次在俄国海军中使用“瓦伊特赫德”自动水鱼雷,并于1月在巴统海域击沉土耳其蒸汽护航舰“因奇巴赫”号,创造了历史上鱼雷击沉军舰的首次战例。

1881年,马卡罗夫指挥“塔曼”号警卫舰,主动考察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第1次在该海峡发现了深水海流,并撰写了一部《关于黑海和地中海的水量交换》的著作,获得俄国科学院奖金。1886年,马卡罗夫指挥“勇士”号轻巡航舰进行了长达3年的环球航行。他在航行中系统地考察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广大区域,撰写了《“勇士”号和太平洋》一书。因此,马卡罗夫再次获得奖金和金质奖章,并赢得了世界海洋学家的声誉。1897年,年过半百的马卡罗夫提出了“北极进军”的口号,并于1899和 1901年乘破冰船叶尔马克号,连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极地考察,很快他又成了一名极地考察家。

1890年,马卡洛夫晋升为海军少将。此后,他先后担任波罗的海舰队副司令、俄海军炮兵总监。任职期间,已被晋升为海军少将的马卡罗夫发明了一种炮弹弹帽,大大增强了炮弹的穿透力,被称之为“马卡罗夫弹帽”,但因为官僚主义从没有被实践列装,日俄战争中俄国舰队如果装备了这种炮弹将会毫不费力的击穿日本军舰的主装甲。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他率先上书沙皇,倡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之议。 1904年日俄战争前夜,他正确估计形势,于2月8日致函沙俄海军部,指出战争迫在眉睫,停泊在旅顺港外锚地的俄国舰艇处境危险,随时可能遭受日军袭击,必须马上采取对策,以防万一。然而,沙俄海军部却没有理睬他的建议。不出他所料,2月9日,日本海军突然袭击,重创俄国军舰。开战之初,俄海军的整体实力尚占一定优势,但由于决策人狂妄轻敌,指挥失误,不能知己知彼,在日本舰队的打击下,沙俄舰队束手无策,只得龟缩到狭窄的旅顺港内,势成骑虎。2月17日,沙俄太平洋舰队司令斯达尔克因指挥不力被免职,3月,海军部任命马卡洛夫为太平洋舰队司令。

以下就是悲剧的开始,马卡洛夫到任之后,加强港口防御,撤换平庸不称职的军官,整治腐败,提士气, 他率舰队几次挫败日军进攻,一反过去消极防御为主动出击,俄海军的不利态势得到扭转,士气也高了。

1904年4月12日,旅顺港外风高浪急,几艘幽灵般的日本布雷船冒着相互碰撞和被俄海军岸防炮发现的危险,在港外出口航道布设了水雷。 翌日拂晓又派出第三战队军舰在旅顺港外诱敌。当时正值俄驱逐舰自外活动归港,遭到日驱逐舰围攻。马卡洛夫急遣“巴扬”号舰相救,又遭日第三战队军舰围攻。于是,马卡洛夫亲自率舰队驶出港口迎战,并奋起直追撤逃的日舰。当发现日军主力舰队早已列阵以待,便当机立断,下令各舰返航。返航途中,他乘座的装甲舰“彼得罗巴甫罗夫斯克”号不幸触水雷,引起舰上的水雷及主锅炉、弹药仓连续爆炸,遂即沉入水中。俄国舰队的希望,俄国人的希望,刚刚上任的远东舰队司令官马卡洛夫与随军俄罗斯画家维列金一起随舰沉入海底。看起来上帝已经忘记了俄罗斯人

马卡洛夫的战死看似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又映衬了他的悲剧性,但深入分析,马卡洛夫之败,非个人之过。马卡洛夫本来有望成为世界海军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但是沙皇专制制度毁掉了他。我们说一个名将,如果他所服务的是一种非腐朽落败的制度,那么这个名将倒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如果不是沙俄在战争初期的一系列轻敌、准备不足、贪污腐败、畏缩不前的消极防御造成的制海权的大部丧失(为什么日本人敢冒险布雷?由于前期奇袭得手,摸清了俄罗斯的底细,掌握制海权之后勘查了航道。),那么马卡洛夫的悲剧可能不会发生。

俄罗斯扔给了马卡洛夫一个糟糕的开始---制海权的丧失,在他到任后给了他一个平庸无能的班底,他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力回天了。使东乡平八郎感到最头疼的人就这样完了。据说马卡洛夫当时完全有可能逃生,但他选择了与舰同沉,除了捍卫俄罗斯的尊严之外,可能他也产生了绝望?

更多文章

  • 对马海战的战斗历程:日本海军是如何以小博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根据俄国舰队补给供应情况,断定俄国舰队将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海参崴。1905年5月20日东乡下令,全舰队进入战位,等待着俄国舰队的到来。1905年5月25日,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钻进了日本舰队的包围圈。27日清晨2时45分,

  • 对马海战的历史意义:海战正式进入战列舰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对马海峡海战是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日本仅以损失3艘鱼雷艇的代价,赢得了压倒性胜利。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巡洋舰分队旗舰奥列格号率领阿芙乐尔号、珍珠号和1艘驱逐舰脱离舰队,掉头向南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宾(被扣留,战后归还俄国),只有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逃到海

  • 对马海战俄军的失败原因:运气不佳成为战败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俄国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不用说是两支主力舰队前后被日本联合舰队全歼,彻底丧失了制海权,从而使日本军队没有了后顾之忧。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日本陆军面对的又正好是一支被一帮为了向沙皇争表忠心而互相勾心斗角的将军而把持的俄国陆军。而导致联合舰队大获

  • 对马海战的背景:日俄两国争夺东北利益引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日本在甲午战争胜利之后,中国成为它的主要侵略目标。而这与同样图谋中国的沙皇俄国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在俄国、法国和德国的直接干涉下,强迫新兴的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以当时日本的实力,根本无法同这三个列强相抗衡,日本不得不妥协,俄国逼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一事,已令日本怀恨在心,1898年,清帝国与俄国签订了旅顺

  • 对马海战简介:日本海军击败沙俄海军成海军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郞,马卡洛夫,

    日俄战争初期,沙皇政府决定从波罗的海舰队(后来加上黑海舰队)抽调舰船,编组“太平洋第2分舰队”,开往远东增援。这支混合舰队拥有各型主要战舰38艘,辅助舰船约20艘,下编两个大队(后来又增加1个大队),由罗日杰斯特温斯基海军中将统一指挥。这支仓促拼凑的舰队,某些舰只尚未完全建成就出海,边航行边安装。官

  • 文景之治的背景: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景之治,汉朝,皇帝

    由于秦末农民战争和四年楚汉之争,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西汉初年社会经济非常贫困。史书上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老百姓无法在田地上生产,到处是饥荒,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百姓死者过半。那时连皇帝也坐不上四匹纯一色的马拉的车子,将相们只能坐牛车。面对着这种形势,恢复和发展君主专制社会经济成为巩固统

  • 文景之治的成果: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国家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文景之治

    在薄税劝农,与民休息的政策指导下,经过文景二帝41年的治理,迎来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首先是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从汉高祖即位(前202)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前后共62年间,西汉王朝实行的是中国古代堪称典范的轻徭薄赋政策,农民的负担是最轻的。晁错在其《重农贵粟疏》中曾说:“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

  • 文景之治的影响:建立并完善了封建社会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文景之治

    影响一、基本建成封建社会制度。秦朝国祚短暂,中华帝国三大特点:中央集权,官员代理和伦理治国只完成其二。汉承秦制,但又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旧制,建立新制,是文景之治的历史贡献。文景之治前后长达四十年,解除封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处理前代积弊,经过两代皇帝的治理,基本上建成封建社会制度。二、道家思想登入殿堂

  • 大汉朝“文景之治”真相:并非皇帝英明神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文景之治

    只有读懂了中华大地上的粮食,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读懂中国的古代历史。 有了粮食,人才有了赖以生存的条件,人得以生存了,才有了经济的发展,才有了税收。古代中国最大的经济秘密是,税收大多来自农民,亿万个自耕农上交的钱粮支撑起了中央王朝。用狗尾巴草填饱肚子 要读懂中国历史,我们得从了解狗尾巴草开始。狗尾巴草和

  • 汉初文景之治: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得益的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

    汉朝开国之初,国力衰弱,百业凋零。《资治通鉴》描述当时的状况,甚至连天子出行都找不到4匹同样颜色的马,将相出行只能坐牛车。刘邦出身平民阶层,深知秦因暴政而亡的前车之鉴,深感夺取天下的不易与百姓生活的艰难,所以格外注意用温和的方式统治国家。儒生陆贾建议他实行“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刘邦认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