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洋大学的消失之谜:难逃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

北洋大学的消失之谜:难逃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74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4:55

20世纪50年代,北洋的噩梦来临: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当时校友回忆:“当时对校名问题争论得很激烈,因为有人说不改名是吞并,改名才是合并,因此“北洋”两个字是不能用的,于是天津大学就应运而生了。但我觉得把在中国现代发展史占据重要地位的我国一所正规国立大学的名字改掉,实在不值,更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未被广大人士所认识。”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原北洋大学的理学院调入南开大学,航空系调入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矿冶系分别调入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抽调采矿系采石油组并入清华大学;抽调采矿系采煤组至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抽调电信系至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抽调水利系农田水利及土壤改良专业至武汉水利学院(现已并入武汉大学);抽调土木工程系测量专业至武汉测绘学院(现已并入武汉大学);矿冶工程系调唐山成立河北矿冶学院;纺织工程系调出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今天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造纸专业调往天津轻工业学院(今天津科技大学)。其中原来合并的河北工业大学独立,原来因为合并而改的校名又无法恢复,并且原址被河北工业大学占用。其中调出去的专业直到今天都是其中大学的中流砥柱。原来的北洋大学的师生分散到各校去了。以后就没有北洋大学的毕业生了。

今天在天大的校史上也无奈地写到:“从天津大学调出的18个历史悠久、优势突出的科系,把北洋大学的优良传统带到了祖国各地,为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标签: 北洋大学清朝

更多文章

  • 北洋大学开创的真正原因:自强以培养人才为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洋大学,清朝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认为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不良,学术落后,救亡之道应从改良教育入手。1895年“公车上书”时主张改良政体,“废科举,兴学堂”不仅否定科举制度,还指出洋务教育的严重不足。梁启超在《学校余论》一文中就批评洋务教育“至今数十年,未尝有非常之才出乎其间,以效用于天下”,“所学者不过

  • 西汉末代皇帝和篡位者:刘婴与王莽是什么关系?(王莽篡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皇帝,刘婴,王莽,王莽篡汉

    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者皇后的亲属叫外戚)手里。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了一个早死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为侯。其中最大的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掌了大权后,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因为他父亲死得早,没有那种骄奢的

  • 王莽新政趣解:王莽被很多人“怀疑”是“穿越者”(王莽篡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莽,新政,穿越,,王莽篡汉

    曾经网络上有个调查问的是“历史上哪些人像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答案很多,其中有一个是“王莽”。王莽,篡了西汉位子建立“新朝”的权臣,连一代都没过完就亡国了,他为什么是穿越回去的?因为,王莽所建的新朝,实施了一套我们今天这些现代人才听说过的大同社会样板。当然,他没称呼它为大同社会,他把这套理论称呼为崇

  • 靠谶言起家的新朝皇帝:王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王莽篡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莽,汉朝,谶言,王莽篡汉

    1.汉代以前,“谶言”只是零零碎碎地出现。如在西周王朝,周历王时期,出现过一个神秘的谶言:“桑弧萁服,实亡周国”。而西周王朝,最后真的亡于“桑弧萁服”者---抱养的女儿----褒姒。春秋时期,鲁国也流传了一个谶言:“季氏亡,鲁不昌。”鲁国是春秋时期一小国,是传说中西周王朝开国功臣周公的封地,被人称之

  • 一代枭雄王莽的权谋之路:王莽如何快速成就霸业(王莽篡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枭雄,王莽,霸业,王莽篡汉

    王莽其实是个皇帝,而且政权存在长达15年。从一个角度讲,他几乎是个完人,权谋大师,爱民如子,道德高尚,大义灭亲。从另一个角度看看他,他几乎是个魔鬼,篡权多位,坑杀亲人,荼毒百姓,用人唯亲。其他与后来的袁世凯有这诸多的相同点,如果没有最后的十五年,王莽甚至可以被历史称之为可比周公,伊尹,姜子牙的能臣。

  • 相爱穿梭千年王莽汉成帝关系 王莽篡汉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相爱穿梭千年,王莽,汉成帝,汉朝,王莽篡汉

    导读:自相爱穿梭千年开播以来,该剧都成为网友讨论热点。很多网友都想知道相爱穿梭千年王莽汉成帝关系如何?相爱穿梭千年王莽历史造反篡位成功吗?小编现在科普下王莽此人历史结局。王莽演员陈翔:王氏一族年轻一代的领导者。与公明从幼时就是挚友。后来因公明帮助许皇后、维护汉室正统,在政治上两人相对立,不可避免地从

  • 王莽篡汉的故事 王莽是怎么篡汉建立新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莽,西汉,王莽篡汉

    王莽篡汉:公元前22年,王莽24岁入中枢开始做官,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叔父王商上书汉成帝,愿把自己封邑的一部分分给王莽,朝中名望大臣,也上表推荐王莽;王莽30岁时,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而王莽的伯叔父王凤、王商、王根相继为大司马辅政。汉成帝(刘骜)之世,王氏为侯者九

  • 东京审判的背景介绍:由美国主导的对日审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京审判,二战,战犯,

    历史东京审判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1946年1月19日,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根据1945年12月16—26的莫斯科会议规定,发表了特别通告,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同时颁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其内容与英、美、苏、法4国在

  • 东京审判简介:一场对日本战犯的最终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京审判,二战,法官,

    东京审判即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是1946年中至1948年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战犯进行的审判,它是在广泛代表性基础上的审判。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为了处置战犯,警示后人,维护世界长久和平,中、苏、美、英等战胜国在日本东京组织了“远

  • 东京审判中的遗憾:美国为了冷战而包庇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京审判,二战,战犯,

    远东军事法庭东京审判于1946年5月3日开庭,1948年11月12日宣布对25名被告的判决,随后闭庭。从审判本身的最初目的来看,其收场方式甚至让人难于理解,审判方面更让人感到有见风使舵之嫌疑。未经起诉便释放一直拘禁着的岸信介 儿玉誉士夫等全体甲级战犯嫌疑者一事便是如此,不出版审判记录也是如此。反观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