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37年08月12日:慈安太后出生

1837年08月12日:慈安太后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45 更新时间:2024/2/29 4:12:29

孝贞显皇后一般指慈安太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咸丰帝的第二任皇后。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

咸丰二年(1852)二月被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进内诏封贞嫔;五月诏晋贞贵妃;六月已拟为皇后,其嫔妃册封典礼均未举行;十月立为皇后,时年十六,少于宗六岁。她生前没有子嗣,但却依靠丈夫咸丰皇帝的信任和宠爱,由嫔连升四级成为皇后,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堪称清代晋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后,尊为母后皇太后。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暴崩于钟粹宫,死因成谜。葬于普祥峪定东陵,经光绪、宣统两朝加谥,最终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慈安太后死因谜团

我们梳理了关于她死因的资料,归纳起来,大致有二类说法:

第一类:清朝官方的“正病死说”

《德宗实录》载:“(光绪七年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疴,初十日病势陡重,延至戌时,神思渐散,遂至弥留。”这一记载见于慈安的《遗诰》。但《遗诰》完全是在慈安死后,按照慈禧的指示所做,因此人们有理由怀疑它的真实性,怀疑慈禧有可能为了掩盖某种阴谋而肆意编造死因。

第二类:慈禧逼死或毒死说

1、慈禧逼死

《清稗类钞》记载: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慈禧权欲极重,慈安却倦怠少闻外事,并不与之争权,因此倒也相安无事。光绪七年初,慈禧患血崩剧疾,不能视事,慈安有一段时间独视朝政,致使慈禧大为不悦,“诬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以致慈安气愤异常,又木讷不能与之辩,恼恨之下,“吞鼻烟壶自尽”。

2、慈禧毒死

据《崇陵传信录》载:当年咸丰帝临终时,曾秘密留下一份遗诏给慈安,要她监督慈禧,若慈禧“安分守己则已,否则汝可出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但老实的慈安却将此事告诉慈禧并当着慈禧的面,将此遗诏烧掉。阴险毒辣的慈禧表面对慈安感泣不已,实际上已起杀机,遂借慈安进献点心之机,暗下毒药,加以谋杀。

这一类描述,多见于野史笔记,虽然十分生动,犹如作者亲眼所见,但可信性稍差。著名史学家谢国桢先生定义野史笔记为:“凡不是官修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都可以说是野史笔记。”(《明末清初的学风》)首先,野史笔记不是在占有大量的史料基础之上形成的记载,不具有权威性。

其次,在野的文人学士及贫士寒儒随笔记录的主要内容也多半是当时见闻,或阅读古今图书、经手文物,随笔撰写带有虚构性的人物故事,这就使得野史笔记具有一定的内容复杂性和记录方式的自由与随意性。因此,它的可信性要因事因人而分析。对野史笔记中的反复转载和传抄的慈安的死因,当时就有人提出质疑。

著名学者金梁曾言:“近人依托宫闱,流言无实,尤莫甚于恽氏笔录所载孝贞暴崩事。即云显庙手敕焚毁,敕语从而知?食盒外进,又谁确见?”(《清后外传》)

正如金梁所言,既然是秘密的遗诏,在只有当事人慈禧和慈安在场的情况下秘密烧毁,那谁又能知道呢?慈禧用毒药害死慈安,谁又能确认那食物就一定是慈禧安排?

要解开这一疑团,关键与前提是我们必须确认慈禧与慈安是否有不共天的仇恨。验之两人三十年相处的历程,似乎没有太大恩怨。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93年09月08日:数学家陈建功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陈建功(1893年9月8日—1971年4月11日),字业成,浙江绍兴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杭州大学教授。1893年9月8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1913、1920年陈建功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1923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江工业专门学校、国立武昌大学数学系。19

  • 1948年08月12日:朱自清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 1943年09月08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每年九月八日是“世界新闻记者日”或“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其目的是唤起全世界的新闻工作者加强团结、努力工作、认真采写真实报导、揭露战争贩子的反动面目、及时报导事件发生的真象、打击坏人坏事,保卫世界和平。九月八日为纪念捷克斯洛克氏族英雄、共产党员、新闻记者尤利乌斯·伏契克于1943年9月8日被德国法

  • 1978年0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97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华国锋、邓小平、廖承志出席,黄华和日本外务大臣圆田直分别代表本国在条约上签字。条约简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或“中日友好条约”。这是继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发表、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公报以来两国关系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中华人民

  • 1951年09月0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是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美国陆军第六军司令部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此条约不仅构成规定日本从属美国的法律依据,而且使美国可以在日本几乎无限制地设立、扩大和使用军事基地。条约正文全名:《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英文:Treaty of Security and Safeguard

  • 1992年08月12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英语: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是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在1992年8月12日签署的关于三国间全面贸易的协议。该协议由美、加、墨三国组成,经过几年协商,在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18年12月,美国、墨西哥与加拿大领导人

  • 2000年08月12日:第一个国际青年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 Youth Day)是一个由联合国发起设立的节日。第一个国际青年节是在2000年8月12日。联合国在1999年通过了第54/120号决议,将每年的8月12日定为国际青年节。国际青年节的设立为各国政府重视青年问题提供了契机。各地在国际青年日这一天,会举办演唱会、

  • 1966年09月08日:国际扫盲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所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所设立的。日期为每年的9月8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并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

  • 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被发现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家中寓所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享年75岁。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张爱玲,上海出世,生于1920年9月19日(张爱玲的美国绿卡、美国结婚证、死亡证上写的出

  • 2012年08月12日:世界大象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大象日于2012年设立,呼吁人们关注身处迫切困境的非洲象和亚洲象,每年的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节日来源因象牙的原因,大象遭到大规模屠杀,据估计,在亚非两洲,每天有一百头大象遭到猎杀,人们割取其身体最有价值的部位,尤其是象牙。尽管国际上已经颁布过象牙交易的禁令,但却适得其反,这一禁令更加剧了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