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

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58 更新时间:2024/1/21 21:57:31

书》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在我国民俗化有深厚的内涵,有话是:“麒麟出没的地方,必然带来祥瑞。”不过古时没有人真正看见过麒麟,但却人人了解麒麟,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等。

麒麟自古就是祥瑞的征兆,古人一直觉得有麒麟出没就是好事就降临了,所以也有很多麒麟的画像、图腾等周边产物,但是一直没人真的见过麒麟,因为本来就是过去部落人记载的,是否存在无从考究,只是因为美好祝愿而一直深信麒麟能纳福。

永乐三年(1405年),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首次远航,于宣德八年(1433年)结束,先后远航过7次,拜访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今人们已知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里东非、红海。

当时明朝手工业、造船等方面都有大的突破,郑和每次到一个地方,就会赏赐当地一些明朝的珍稀东西,然后带回当代的宝贵玩意,正是如此,明朝百姓虽然没有出过国门,但也能听闻到一些国外的趣事,增长了不少见识。

明成祖听闻东非存在麒麟,于是让郑和远航时去带回麒麟,因此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直接绕过了阿拉伯半岛,抵达东非的麻林国,也就是麒麟的故乡,郑和麻林国带去里明朝最珍贵的瓷器、纺织品等,令麻林国王十分高兴,热情招待了郑和,与郑和相谈甚欢。

郑和见气氛非好,于是就向麻林国王讲明此次的目地,麻林国王十分慷慨,就命人带来一只“Giri(索马里语发音)”,发音与麒麟相近,它的形态、习性等都与我国古籍中的麒麟非常相似,郑和得“麒麟”后也没有多作停留,便打算回明朝了。

为了保护好这只神兽,郑和团队一路上都非常小心,生怕神兽因为不适应海上的航行死在船上,但值得庆幸的是最后郑和还是将它带回了明朝。

麻林国王有意拉近与明朝的关系,便派使者带着进贡品与郑和去往明朝,郑和顺利带回麒麟,让明成祖十分高兴,甚至亲自迎接郑和回国,这一消息自然也是明朝百姓万分振奋,郑和带着麒麟下船,周围臣民纷纷仰长脖子观望,见者皆欣喜倍万,认为只要一睹麒麟相貌,就能给自己带来幸运。

郑和将这只神兽献给明成祖的时候表示这只名为麒麟上的神兽,是一只瑞兽,它的出现就代表着国家一定会国泰民安、盛世长存。明成祖一听这话开心不已,立马命宫中的画师画下这只神兽的样子,然后将画好好保存起来。

“郑和下西洋”事件记录者马欢在《瀛涯胜览》一书写道:“麒麟,前二足高九尺,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头上有两肉角,在耳边。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饼。”

明成祖得此祥瑞之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认为自己的江山一切如意,他还命宫廷画师将麒麟的模样画下,现今我们欣赏到的画像《瑞应麒麟图》就是当时所画。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36年12月4日:名妓赛金花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1936年12月4日,赛金花因病于北京过世。赛金花的晚年贫困潦倒,接受过很多人的接济,最后的日子是和她的女仆顾妈(顾蒋氏)一起度过的。赛金花(1870年或1864年—1936年),其初名为赵彩云,又名傅彩云,安徽黟县人。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早期经历 赛金花闺名赵灵飞,乳名赵彩云(一说

  • 虎门销烟的过程:禁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签订的。虎门销烟间接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给华夏人民带来的伤害(割地赔款)。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

  •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在永乐三年,即公元1405年,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从大明离开,驶向未知的大海远方,此时,在船上的众人们可能不会想到,他们正在进行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海上远航,他们的事迹,将载入史册,被世人传颂。而世人在提起这件壮举时,总会出现一个人的名字——郑和。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远航家,郑和与他的七下

  • 1533年12月4日:瓦西里三世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瓦西里三世·伊万诺维奇(俄语:ВасилийIIIИванович,1479年3月25日—1533年12月4日),莫斯科大公(1505年—1533年在位)。伊凡三世和拜占廷公主索菲娅·巴列奥略之子。统一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通过政变夺取大公位置。早年事迹 他的父亲伊凡三世本来是要把大公公位

  • 虎门销烟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的历史影响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

  • 虎门销烟的过程:缴烟与销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缴烟道光十九年二月十一(1839年3月25日),义律屈服,愿意约见任何一名官员。广州知府与他见面,但义律又不出现。林则徐向义律作最后通牒——《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痛斥义律,义律最终于二月十四(1839年3月28日)朝早六时服从林则徐之命令。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20283箱禀》;

  • 1952年12月4日:卡伦·霍妮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952年12月4日,霍妮逝世。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1885-1952),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生平简介 凯伦·霍妮1885年9月16日生于德国布兰肯内兹(Blankenese)。父亲是挪威人,远洋轮

  • 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1791年12月5日0时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岁,死因不明。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英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身世背景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玛

  • 1870年12月5日:大仲马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1870年12月,大仲马卧床不起,他嘱咐家人去请一位教士。但是,12月5日当昂德里约神父到来时,他已经失去知觉。当晚10时,他死在女儿玛丽的怀中,享年68岁。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人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

  • 郑和下西洋是怎么交流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曾经为了让文化和经济广为交流发生了很多的代表性的事件,就比如张骞的丝绸之路,大唐的玄奘取经等等,这些代表性的事件是在当时并不发达的通讯情况下进行的。不过,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远程文化经济交流就是郑和下西洋这个代表性事件了。相信,有很多的人都会疑惑,郑和自小就生长在华夏大地,自然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