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社交对人有影响吗

不社交对人有影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96 更新时间:2024/1/16 2:37:34

我们似乎正活在一个低社交的时代。不知道跟别人说些什么,也没什么动力去结识新朋友。觉得维持关系非累、非常麻烦,交流或闲聊都特别费,有那时间宁愿在家里刷刷剧、上网。

以前,一个人待会特别闷,就想跟朋友待在一起;现在,只想有些时间,能一个人静静发呆,不想动、不想说话、不想费劲去展现自己交际……

这究竟是一件事,还是坏事呢?

不妨开宗明义:人究竟需不需要社交?能否完全不需要社交而活着?

答案也非常简单:需要。不能。

我在总是容易想多,怎么办?中讲到:心理学里有一个假说,叫做“社会大脑”:这个假说认为,人类的大脑会不断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调整自身,使其着“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方向进

比如: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类跟有生命的对象互动时,大脑前额叶皮层中有一条通路会被激活;反之,跟无生命物体互动时,这一通路则保持静默。(Ninomiya et al.,2020)

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对“人类的反馈”更加敏感。

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类动物(猴)的身上也同样存在。这说明:对于哺乳类动物而言,群居以及如更好地适应群居,是一件非常重要、值得专门开辟一个“功能”的事情。

因此,在大多数需求模型中,积极的社交反馈,都是一项最基本的需求,跟食物、睡眠、稳定性是并驾齐驱的。一旦缺乏,就会造成内部的平衡态失调。(Cacioppo J et al.,2014)

比如:2020年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时间缺乏跟其他人进行社交时,会在大脑中引起跟饥渴非常似的反应,亦即焦虑、不安、恐慌,以及对有效的社交线索的渴求。(Livia Tomova et al.,2020)

所以,如果你长时间奔波在和家里的两点一线上,每天就是上班工作、下班宅家,缺乏有效的社交,那你实际上就是在“饿着”自己的大脑。

久而久之会怎么样呢?可能会导致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失调,从而导致更难自地产生多巴胺,更需要依赖于外在的刺激和反馈——亦即比如游戏、综艺、影视剧、信息流,亦即各种能够短期刺激的娱乐。

所以,有句话叫做“宅着宅着,人就废了”,也许是有一点道理的。

不社交,真的就这么可怕吗?

其实也不是。我们应该把“不社交”分成两种:不想社交,跟不能社交。

前者是只需要轻度的社交,不希望把太多的时间、精力花在社交上,主动选择了“不社交”;而后者是存在社交需求,但因为种种原因(比如社交恐惧、社交焦虑),难以跟别人进行有效的社交,导致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

他们分别对应着心理学中的两个术语:独处(Stay alone)和孤独(Loneliness)。

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有研究表明:有意选择的独处可以获得宁静和恢复活力,但被迫的社交隔离会引发大脑的抗拒。(Nguyen T et al.,2018;Thuy-vy T et al.,2019)

因此,前面讲的缺乏社交所导致的问题,其实针对的,应该是后者,也就是孤独。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那其实问题不大——你完全可以从独处中,获得更宁静的心境,更有序的思维,以及更富有创造力的想法。

什么样的人可能会更喜欢独处呢?最简单的,就是性格偏内向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内向者有一个特征,就是对多巴胺的阈值较低。因此,当来自外界的信息过多时,他们会特别容易感到疲惫和“超负荷”。

亦即,对他们来说,社交是一件高成本、低收益的事情。一方面,它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脑力去行动;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和反馈打乱心境,破坏平稳的生活状态。

对于内向者而言,从独处中获取能量、整理思维,跟自己对话,间或有几个知心朋友,能够满足轻度的社交,才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

另一种可能是:你可能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2016年,一项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的研究表明:更聪明的人会更加倾向于独处。他们针对18岁~28岁的成年人,抽取了1.5万例样本,发现:在学业、工作上表现更好的人,在独处时会报告更高的满意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独处的人一定更聪明,也不意味着喜欢群居、社交的人更不聪明——不要这样机械地解读喔。我们要关心的,是它背后可能的原因。

研究者认为:更聪明的人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适应能力,因此他们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会更少。也就是说:对大多数人来说,“独处”是一件需要去适应的事情。但是更聪明的人,更容易从这种独处的环境中尽快适应、找到乐趣。

另一方面,聪明的人拥有更高的能力去独立解决问题,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会更低。因而,他们天生就不太需要强社交。

从常识上来想也很好理解:聪明的人本身就是人群的异数,因此会有一些特立独行的观念和想法,从而会更加难以融于大众的圈子。因此,与其让他们花费精力去融入和适应,不如保持适度的独处,以便更好地发才能。

对这些人而言,一个好的环境,可能是一个大家彼此间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去维护关系,可以更加直地进行沟通、交换想法、碰撞点子的环境。

所以,我常常说:不合群并不是一种错。当你感到“不合群”时,也许只是因为你需要一个更高层级,能更好适应你、容纳你的群体。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的裤子是开档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从古装影视剧中,看到古人的服装风采,那些王公贵族的昂贵的锦衣华服,女子的服饰更是飘逸。汉服在今天仍然会在某些场合出现,并且成为中国的国粹之一。汉服唐装是非常繁荣昌盛,但是也是非常繁琐,其中包括:玄端、襦裙、襦袴、衣裳、长衫、深衣、袍衫、广袖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宫廷贵族的衣服,普通庶民,却只有上衣下裳,

  • 金匮之盟的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金匮之盟[jīn guì zhī méng],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背景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

  • 为什么说春雨贵如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春雨贵如油,是民间的民俗谚语,就是说春天的细雨像油一样可贵,形容春雨宝贵难得。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明·解缙《春雨》。解缙身矮善辩,擅联句,思维敏捷而性情率真。相传其幼时雨中摔倒,引得路人大笑,他随口作诗道:“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跌倒解学士,笑死一群牛。”此外还有打油诗:春雨贵似油,多下

  • 鸮尊是如何出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尊为古代盛酒器。铜尊,最早见于商代。鸮,俗称猫头鹰。在古代,鸮是人们最喜爱和崇拜的神鸟。鸮的形象是古代艺术品经常采用的原形。商代的玉器、石器、陶器、青铜器中,都有精美的鸮形。鸮尊即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鸮尊有什么渊源呢?它是怎么出土问世的呢?鸮尊渊源妇好墓出土随葬器物1928件,其中铜器468

  • 拉基火山还会爆发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拉基火山(Laki)是冰岛南部火山,紧靠冰岛最大的冰原——瓦特纳冰原(Vatnajokull)西南端。简介拉基火山是火山裂缝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唯一显著地形特征,又称为拉基环形山(Lakagigar)。该裂缝为东北-西南走向,拉基火山把它截为接近相等的两部分。拉基火山海拔818米,高出附近地带200米。

  • 中国古代炒菜用什么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渊远流长,漫长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孕育了我们丰富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代代相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的祖先当然也是要吃饭的,不然哪来的我们大中华十几亿的人口呢。我们人类一生下来就不能少了要吃油,当然不是说直接吃油,而是我们在炒

  • 海克拉火山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海克拉火山为冰岛西南部活火山。海拔1491米。在雷克雅未克东约113千米。其火山喷出物主要出现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大裂隙上,长达5-6千米。有记录以来,火山爆发超过1104次,1930年以来,共爆发了15次。地理环境海克拉火山(Hekla),是一座复式火山,也是冰岛最著名的火山之一,外形像是倒扣的船,

  • 卡特拉火山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卡特拉火山,是冰岛的主要火山,科学家表示历史证明卡特拉会紧随艾雅法拉的脚步,何时喷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研究进展冰岛位于大西洋中部洋脊一个面积巨大的火山多发带。历史上,地震活动经常导致冰岛火山喷发。与地震一样,预测火山何时喷发也是一个科学难题。卡特拉火山,是冰岛的主要火山,科学家表示历史证明卡特拉会紧

  • 古代钦天监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在一些明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钦天监这个词语,什么预测天气、占卜吉凶、识人断命、解释异象,几乎没有什么是钦天监不会的,由于钦天监经常与玄学连在一起,显得尤为神秘,让人觉得钦天监大概就是一个遍布神棍的地方,而历史中真实的“钦天监”到底干嘛的呢?1、历史发展 钦天监作为官署名,主要职责是观察天象、编制节气

  • 曾侯乙编钟是如何出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是如何出土的呢?出土环境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进行曾侯乙墓发掘期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填土清除完,把墓葬打开时,地面水与地下水都混在一起,看到的几乎是一个200平方米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