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避讳名字的方法有哪些

中国古代避讳名字的方法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54 更新时间:2024/1/31 18:41:30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在某些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相对低地位或阶级的人直呼相对高地位或阶级的人姓、名、字、号是不合礼仪的,为了合乎礼仪,用词必须有所改变。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避讳习俗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的东亚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所以会特别注意亲属称谓。以下为古人避讳字的八种方法:

第一: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第二: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史记》作,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第三: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第四: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第五: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第六: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第七: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第八: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些古人字画看不懂了吧!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趵突泉有哪些景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面积达158亩,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有哪些景点呢?正门趵突泉的南大门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观澜亭

  • 日本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日本政府4月13日早上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日本核污水真能“一倒了之”?影响有多大?东京电力共准备了约1000个储水罐,目前9成已装满。所有储水设施的总容量约为137万吨,预计到2022年秋季达到极限。对此,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表示强烈谴责。如

  • 印度惊现人脸山羊到底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2021年4月9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塔皮河畔塞勒蒂帕达(Seltipada)村,村民阿杰拜·瓦萨瓦(Ajaybhai Vasava)的母羊生出了一只极其怪异的羊羔,除了四肢和身体看上去和羊无异外,山羊的头部和人类非常相似!太逼真,只能马赛克处理小羊羔仅仅活了十分钟,从社交媒体上发表的照片来看,头部眼

  • 山东菏泽为什么有这么多汉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队员在对菏泽市孙大园堌堆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156座汉墓,并发现了9座东周墓葬、5个商代灰坑和27个龙山文化灰坑。该遗址位于菏泽市魏楼水库西南部,整个面积1.3万平方米,年代跨度比较大,从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商代、东周一直到汉代。这次考古发掘的汉墓分土坑墓和砖

  • 太空也能寄快递纳米气凝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在即将到来的空间站任务中,纳米气凝胶材料将被用来打造天舟二号上护送太空物资的低温锁柜,再度随天舟家族“出征”。纳米气凝胶材料在空间站任务中担任了什么角色?它是如何打造出“超级冰箱”的?神奇的纳米气凝胶是什么?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材料,被科学界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它是由纳米尺度的

  • 三星堆出土方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上新!在此次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中,3号坑被称为“聚宝盆”,里面有丰富的青铜器,此前已经出土了三星堆最大的一个青铜尊。4月12日,3号坑又传来好消息,一件完整的圆口方尊被成功提取,这也是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完整首件圆口方尊。这件圆口方尊不仅是从三星堆遗址提取出的第一件方尊,也是经科学

  • 古代吃饭能打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有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叫做“吃不了兜着走”,一说它出自清代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中第二十三回中“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用来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另一说则是出自一个故事。相传黄河边有个卖包子的潘姓老汉,因为做包子的技术一流深受百姓喜爱,为了方便食客携带,还专门用白布做了一些小

  • 靖难之役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

  • 靖难之役的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太祖分封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子为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藩王,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朱元璋曾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

  • 靖难之役朱允炆为何不动用朱元璋给他留下的王牌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靖难之役其实这个战役也还是挺复杂挺悲惨的,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其实当时的朱允炆有更好选择的,但是他没有做,那么是什么选择呢?其实是这样的,话说当时的朱允炆是有一直王牌军队的,是朱元璋特意留给他的,但是朱允炆却没有选择不用,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你说的这支部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