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星堆出土方尊

三星堆出土方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01 更新时间:2024/2/1 13:58:52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上新!在此次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中,3号坑被称为“聚宝盆”,里面有丰富的青铜器,此前已经出土了三星堆最大的一个青铜尊。4月12日,3号坑又传来好消息,一件完整的圆口方尊被成功提取,这也是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完整首件圆口方尊。

这件圆口方尊不仅是从三星堆遗址提取出的第一件方尊,也是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首件完整圆口方尊。从3号坑提取出的这件圆口方尊。圆口、方腹、方足,腹部饰以兽面纹,方腹四个角的部分饰以对称的带冠大鸟纹饰,肩部有立鸟装饰。而此前三星堆已发掘的十件铜尊中,有这种立鸟装饰的已有8件。

对镜相照 跨越时空聆听“兄弟”对话

而让考古专家爱好者们惊叹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居然藏有这件圆口方尊“孪生兄弟”,仔细比较下来,这两件圆口方尊的体量、形制、纹饰特征,几乎完全一样。

而有一个地方,是可以区分两位“孪生兄弟”的窍门。先来看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件馆藏物,它名为“牺首兽面纹圆口方尊”,是商代晚期酒器,基本保存完好。

再来观察从3号坑提取出的这件圆口方尊。圆口、方腹、方足,腹部饰以兽面纹,方腹四个角的部分饰以对称的带冠大鸟纹饰,肩部有立鸟装饰。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执行领队冉宏林表示,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圆口方尊是传世品,它原本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

“我们仔细将它与三星堆新出土的圆口方尊进行比较,3号坑出土的这件圆口方尊,它的肩部有立鸟,台北故宫博物院那一件没有,这是它们之间唯一的区别。两者相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来,这种器物主要使用的区域应该都是在长江流域。”

把酒问天 国之重器道出千年传奇

尊是酒器的共称。青铜礼器一般用于祭祀、宴飨、朝聘等礼仪场合,是礼制等级的体现和统治阶级权威的象征。

此前考古学界普遍认为,铜方尊起源于商代晚期殷墟青铜文化。与圆形铜礼器相比,方形铜礼器的使用者等级更高,身份更尊贵。随着殷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交往,铜方尊传播至周边地区。

根据考古类型学,将两者的形制、造型特点、纹饰综合起来看,从3号坑提取的圆口方尊可能和“牺首兽面纹圆口方尊”年代差不多,或许两者有关系,“我们现在只能说明可能两者的年代比较接近,但是没法提出进一步的结论性观点。”三星堆遗址3号坑发掘负责人镇这样说。

两件青铜方尊的类同,是否说明三星堆时期的古蜀文明与殷商文明有过交集?青铜立鸟这个三星堆的独特的标志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文化信仰?

这两件国之重器的主人会是谁,它们经盛过怎样的美酒?

文物是时光的例证。三星堆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它源源不断地我们提出问题。考古发掘,在于解答,在于证实。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吃饭能打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有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叫做“吃不了兜着走”,一说它出自清代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中第二十三回中“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用来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另一说则是出自一个故事。相传黄河边有个卖包子的潘姓老汉,因为做包子的技术一流深受百姓喜爱,为了方便食客携带,还专门用白布做了一些小

  • 靖难之役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

  • 靖难之役的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太祖分封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子为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藩王,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朱元璋曾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

  • 靖难之役朱允炆为何不动用朱元璋给他留下的王牌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靖难之役其实这个战役也还是挺复杂挺悲惨的,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其实当时的朱允炆有更好选择的,但是他没有做,那么是什么选择呢?其实是这样的,话说当时的朱允炆是有一直王牌军队的,是朱元璋特意留给他的,但是朱允炆却没有选择不用,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你说的这支部队就是

  • 靖难之役沐英的30万沐家军为何不救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靖难之役其实挺复杂的,我们今天不说他,我们来说当时的朱允炆和沐家军,其实沐英的沐家军可以说是朱允炆最忠实的拥护者,但是大家也知道的,话说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沐英的沐家军却没有出来帮忙,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其实这个还是挺有说法的,也有很多人都问了这件事情,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

  • 靖难之役朱棣是如何推翻朱允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要不是朱标早逝的话,靖难之役也就不会发生了,关键是朱棣还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长辈,这种从后背身上抢夺皇位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实际上当时建文帝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反而是被身处劣势的朱棣给翻盘了,那建文帝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当时建文帝只有22岁,上位仅仅一年,早年被朱元璋分配到各地的藩王势力也

  • 202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式揭晓。来自全国15个省、市和自治区的20项考古发现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产生了202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名单:01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02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03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

  • 日本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恐损害人类DNA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日本政府4月13日早上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污水。4月12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通过邮件回复封面新闻采访,对于日本政府内阁即将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超过123万吨核辐射废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决定,表示强烈谴责。福岛核电站泄漏:每天产生140吨核废水

  • 放射性氚有什么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为了宣传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中所含有的放射性氚的安全性,日本复兴厅于13日制作并发布了一份传单。在这份传单中,“放射性氚”被拟化成了“吉祥物”的可爱角色。传单中解释称,放射性氚也存在于雨水、海水、自来水和人类的身体中。传单还称,由于放射性氚不会在人体内蓄积,会同水一起被排出人体,以及在排向海

  • 4万年前古人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贵州省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下至8米深的考古探方,目之所及,皆是清晰、连续的文化层。23个地层,相继出土了不同时期的文物。遗址年代序列完整,被考古学家称为“一本倒叙的历史书”。历时5年发掘,贵州招果洞发现大量古人类活动遗物遗迹2016年,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