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要开脸

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要开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59 更新时间:2024/1/19 1:40:34

在古代,男人娶妻要三媒六聘,八抬大轿,但是纳妾的仪式相对就简单多了。如果男人看上一个女人,想要纳她做妾。可以随便摆上两桌,就算是礼成了。如果连摆桌也觉得麻烦,那可以直接唤人来给她开了脸,就等于是正式纳妾了。那么,这个开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开脸是古代女人从黄花大姑娘到妇人的一种标志,开了脸,就等于正式成为了妇人,不能再被人唤作姑娘了。而古时候女子嫁人,开脸也是非重要的一个步骤。一个女人一辈子只能开脸一次,开脸就意味着要成亲了。在新婚当天早上,在新娘子起床梳洗完毕之后,娘家人会请一位全福妇人为新娘开脸。

全福妇人的标准非常苛刻,必须是父母公婆皆在世,儿女双全,夫妻恩爱的女人。她会用棉线或者是铜钱等为新娘子开脸。开脸首先要在脸上鬓角处涂上一层香粉,然后棉线等在脸上来回的拉扯,把脸上的汗和鬓角处多的碎发给清理掉。熟练的全福妇人操作起来很快,但是还是免不了会感觉非常疼痛,甚至绝大多数新嫁娘都会疼得掉下眼泪来。

开脸完成之后,脸上的汗毛没有了,鬓角也修饰得非常整齐,显得容光焕发,肤若凝脂。然后全福妇人会将新娘子的头发挽上去梳成发髻,这就代表着她从此不再是姑娘,而是别人的媳妇了。而新娘子开脸时也不能随随便便的一坐,连坐的方位都是很有讲究的。

这是因为开脸并不仅仅是一种美容的方法,而更是一种祈福的仪式。在开脸的时候,新嫁娘必须要做北朝南,而绝对不能坐东朝西,这是很不吉利的。而古代新娘出嫁为什么一定要开脸呢?据说这个习俗跟隋炀帝有关。隋炀帝爱美,宫中美女成千上万,他仍然不满足,非要将天下绝色美人全部揽入怀不可。

隋炀帝经常微服出巡,看见美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抢入宫中。即便是坐着轿子的新嫁娘,只要被他看上,他能直接把人给抢走,破坏人家的婚事。所以当时隋朝的百姓们成婚,都是悄悄进行,生怕隋炀帝半路杀出来。可是有一个美貌姑娘她却不愿意,她想要风风光光地嫁给自己的心上人。于是在出嫁之前,她就想出一个办法,让人给自己开了脸。

然后花轿也别出心裁地做成了描金绘银的莲花座,看起来很是庄严。她就打扮好坐在这个花轿上,被轿夫抬着去往丈夫家中。路上果然出了事,虽然没遇见隋炀帝,却遇见了为他寻访美人的侍卫。侍卫拦下了花轿,轿夫们说他们不是办喜事,而是办请神仪式,轿子中的是神女,能通灵。侍卫掀开花轿一看,新娘子坐在莲花座上,神情端庄,脸上光洁如玉一点汗毛也没有,看着就真的跟仙人一样。侍卫信以为真,果断放行。而从此之后,这个开脸的仪式就流传了下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三蹦子是什么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北京土话习惯将“汽油动力带棚三轮车”称之为“三蹦子”(“蹦”读一声)。三轮车前部为驾驶位,后部是车厢,厢体一般为金属制半圆形,可以并排乘坐两个人(面向后方)。车厢上安装防雨篷,后部车厢下面装有弹簧和两个轮子。座位下面是一个木箱,可以开启,里面存放车夫的工具杂物等。座位上有用布和棉絮做成的坐垫。起源起

  • 古代落榜生能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落榜生”是指士子参加考试未被录取,又称“落地”、“不第”、“落下”或“未第”,自隋大业元年(605年)科举诞生以来,及第登科比例总体较低,大部分考生都成了落榜生。为了笼络优秀人才,保持社会稳定,历朝历代都很重视落榜生的出路问题。那么古代的落榜生都有哪些出路呢?追赠进士名誉。除少数年份外,唐朝每个大

  • 中华白海豚为什么是粉色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中国的最早的中华白海豚发现纪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虽然名为“白海豚”,然而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深灰色,年轻的会呈灰色,至于成年的

  • 智商税是一种什么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智商税,又称低智商税,网络流行词,是指由于在购物时缺乏判断能力,也就是低智商的表现,花了冤枉钱,这些冤枉钱就被认为是缴了低智商税。引申含义智商税,作为网络语的该词,又被称之为“低智商税”,其含义为因为自己的缺乏判断力、智商不够用而付出的代价,这些付出的“代价”,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就被大家吐槽为

  • 古代的粮仓是怎么储存粮食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我国一直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矛盾,粮食安全早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3年林甸粮库的失火,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古代同样重视粮仓的建设,粮仓在当时扮演什么角色?具体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呢?上图_战国粮仓曾出土了一个类似于齿轮的物件,此物是用来吊粮食粮仓的建立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必须从粮

  • 骰子是谁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骰子(tóu zi),北方的很多的地区又叫色子(shǎi zi)。中国传统民间娱乐用来投掷的博具。早在战国时期就有。通常作为桌上游戏的小道具,最常见的骰子是六面骰,它是一颗正立方体,上面分别有一到六个孔(或数字),其相对两面之数字和必为七。中国的骰子习惯在一点和四点漆上红色。骰子是容易制作和取得的乱

  • 日月潭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7.93㎞²(满水位时10㎞²),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中国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

  • 清统一台湾之战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清统一台湾之战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全国领土的作战。台湾自古以来就与大陆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统一是必然的规律和趋势,特别是自元朝以来,台湾直接归于中央政府管辖。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部队登陆大员,开始占领台湾。

  • 清统一台湾之战的详细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郑经死后台湾内乱,统一台湾势在必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刘国轩得知施琅准备进攻,便从台湾本岛调度乡兵到澎湖,并将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为军舰(大小炮船、鸟船、赶缯船、洋船、双帆等各式战船约200艘),准备决战。施琅出动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从铜山岛出发,姚启圣也拨3

  • 清统一台湾之战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施琅军队到达台湾后,郑氏无力抵抗清军只得投降,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的领土。康熙帝决定坚守台湾,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战船300余艘,水师2万余人,仍自铜山出洋,第二天上午,战船即陆续到达澎湖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