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24年03月10日:金庸出生

1924年03月10日:金庸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94 更新时间:2023/12/13 4:59:42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1944年,金庸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金庸所创作的小说中无处不体现了对历史意义及价值的探寻。他通过在小说中塑造武林门派之间、人与人之间、宗教与世俗之间、正教与邪教之间、国家民族之间以及朝代与朝代之间的恩恩怨怨,最终造就了不同个人、门派、国家、民族、教会、朝代的各种悲剧。从本质上来说,金庸正是企图通过在小说中抒发强烈的悲剧情怀,旨在达到解构负面价值、弘扬正面价值的效果。

在金庸创作的小说里,“情”与“理”深刻体现了生命本质与传统道德之间的永恒矛盾,具体来说就是爱情与道德规范的冲突。显然,金庸的作品没有过多的抑情绝欲的说教,更没有与传统道德文化相违背的滥情现象。他仅仅通过“情”与“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爱情中的悲剧意识,通过对人真实生命的适当描述和张扬,反映了对禁锢人们和社会发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爱情悲剧意识是对现代爱情的讴歌。

艺术特色

结局

与大团圆的结局不同,金庸的小说更多的是直面邪恶的成功和侠客的失败。然而金庸的创作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特征,即在描绘悲剧现实的同时,也赋予其一定的弥合功能。

历史背景

金庸将其作品及其人物形象有机地融入到鲜明的历史背景之中,如《射雕英雄传》的时代背景为南宋初年,宋、金对峙,以及蒙古崛起的这一时段。《天龙八部》的历史背景为宋、辽、西夏以及大理等几个政权纵横交错的时代。《鹿鼎记》描写的则是清朝初年,满汉民族冲突的剧烈矛盾。

同时,金庸先生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前提下,将许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纳入到其文学作品之中,如完颜洪烈、岳飞、大理段氏、朱元璋康熙皇帝、顾炎武等等,这些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与小说中的虚拟人物交相辉映,虚实相加,使小说更加真实生动,读者更容易接受整个故事,不会令人产生虚无缥缈的感觉。

金庸对作品时代背景的选择也是为小说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服务的。纵观金庸的文学作品,几乎所有的历史背景都放在动乱年代,这是因为动乱时代更能体现出历史人物的英雄豪情,与庙堂之上懦弱陈腐的官员相比,侠客具有强烈的民族正义感。正如郭靖所言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为国为民”来作为侠客的最高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们最后的归宿,这是侠之精神境界的升华。金庸作品中的江湖英雄,其身虽不居庙堂,却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真正英雄。

语言

金庸语言的繁杂丰富,在其行文句式上就有充分的体现。他袭用了旧小说夹用诗词、歌赋、联句等方式,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表述上,则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方式。如丘处机的《无俗念》、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侠客行》等,均运用得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体现出金庸深厚的语言表述功底。

人物形象

纵观金庸的所有作品,除个别小说之外,大多数人物形象均有很强的相似之处,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以及《天龙八部》中的萧峰等,虽然他们的性格有所差异,但他们均是武功高强,怀有一颗报国之心的英雄。再如其中的黄蓉、任盈盈、赵敏,以及阿紫等女性人物,均属于武功高强,且均有很强后台的厉害角色,或是父亲,或是师父,她们与普通女子相比,在性格和行事方面均属于异类,被世人列为“妖女”的范畴,但又都具有浓厚的侠骨柔情,虽然表现形式有所差别,但均殊途同归。

金庸小说中的女性有两个共性,这此女性都是古代重情的“豪女”。中国的古代女性虽然比较重情重情,但是会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女性的情感却只能深理于心中,即使到了待嫁年岁,也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如果传统女性去大胆地追求爱情,这样不但会被认为是有伤风化,更会被旁人说三道四,即使有人敢于追求白己的爱情,一也会受到家人的惩罚,最后难免被人冷嘲热讽,最后落个身败名裂的结果;但是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女性相比却有很大的差异,现代的女性追求爱情,却被认为是潮流,还能得全社会的广泛赞许和认可。

在金庸的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大多敢爱敢恨型;与此同时,金庸作品中的有此女性人物不仅渴望爱情,还体现出对传统贞节观念认同。对于这种这种矛盾情形,一也就是女性的传统与现代两种特性在女性人物中的体现。这种传统与现代共存即可以体现在一个女性人物的身上,还可以表现在不同女性人物的身上。然而,哪里有矛盾哪里就会有冲突,有冲突的作品会更加吸引读者。

比如在《神雕侠侣》这部小说中,小龙女这个人物就是传统文化中仙女的形象,其不仅貌美如花,还武功高强。然而其对于爱情,她却能不顾别人的流言蜚语,爱上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杨过,对于这种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勇气只有现代女性才会有,而小龙女竟然一也具备,真是不得不让人钦佩。金庸的这种女性创作观念,不但可以很好的吸引读者的眼球,还让读者读得津津有味。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效果,可能就是因为人物身上所体现的传统与现代特征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这样既可以顺应故事情节,还可以顺应读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会陶醉在小说中,让人流连忘返,致使金庸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读者在金庸的著作中真正的看到了实际生活中的女性身影:可以明显看出,这此女性具有疯狂的一面,当然,相比之下,女性传统的一面居多。

因为,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现代女性是传统的女性发展而来的,对于现代女性个性,其不可能独立存在现实社会中,更不能完全丧失之前的传统气息。在一般的武侠小说中,对于男女之情的描写可谓少之又少,即使存在一此个别女性,通常一也是小说中的点缀。但在金庸所描写的小说中,爱情在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小说中的主体,小说中的女性在小说中的地位提升了许多。在小说中,有了男女角色情感的贯穿,使小说中内容丰富多彩。此外,还提升了小说的趣味性及吸引力。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20年04月10日:大林宣彦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大林宣彦(1938年1月9日-2020年4月10日),出生于日本广岛县尾道市。日本导演、编剧、剪辑。1960年,拍摄了8毫米电影《尾道》。1963年,与人合作拍摄了16毫米电影《大肚汉》,该片获得了比利时国际实验电影节特别奖。1967年,拍摄了奇幻短片《传说在下午,有时会遇到吸血鬼》。1970年,为

  • 2017年05月10日:中国品牌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品牌日”指的是国务院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平面、网络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的自主品牌公益宣传,旨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2019年5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品牌日,2019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活动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

  • 2019年05月10日:铁路华工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2019年5月10日是横跨美国大陆的洲际铁路(Transcontinental)竣工150周年,旧金山市议会也通过最新的提案,将从今年起,每年的5月10日都是旧金山“铁路华工日”(Trans⁃continental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Day),来纪念参与兴建铁路的华裔

  • 1957年03月10日:本·拉登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本·拉登一般指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阿拉伯语:أسامةبنمحمدبنعوضبنلادن,拉丁转写:Usāmah bin Muḥammad bin Awaḍbin Lādin,1957年3月10日-2011年5月1日),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利雅得省人,是“基地”组织首领,该组织被

  • 1553年04月09日:拉伯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弗朗索瓦·拉伯雷,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之一。拉伯雷的主要著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巨人传》共分五卷,取材于法国民间传说故事,主要写格朗古杰、高康大、庞大固埃三代巨人的活动史。1483年(一说1494),拉伯雷出生于法国中部的希农城,十几岁后,拉伯雷接受了宗教教育,进修道院当了修士。期间开始

  • 1860年05月09日:詹姆斯·巴里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詹姆斯·巴里爵士Sir James Matthew Barrie(1860年5月9日-1937年6月19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他生于英国东部苏格兰(现安格斯郡)农村一个织布工人之家。自幼酷爱读书写作。1882年在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在诺丁从事新闻工作两年。1885年(此时他已25岁),他移居伦敦,

  • 2013年03月10日:泷下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泷下毅(たきした つよし,Takishita Tsuyoshi,1975年11月5日-2013年3月10日),日本的男性声优,茨城县出身,所属事务所为青二Production。他是青二塾大阪校第14期毕业生,大阪艺术大学出身。代表作品有《真·三国无双》系列的司马懿等。擅长橄榄球。2009年和同事务所

  • 1851年03月09日:奥斯特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汉斯·克海斯提安·奥斯特(丹麦语:Hans ChristianØrsted,1777年8月14日-1851年3月9日),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文学家。在物理学领域,他首先发现载流导线的电流会产生作用力于磁针,使磁针改变方向。在化学领域,他发现了铝元素。十九世纪后期,在科学方面的后康德哲学和演进,由于

  • 1626年04月09日:弗朗西斯·培根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月22日一1626年4月9日),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

  • 1915年05月09日: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秘密条款。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时机,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此后日本帝国主义以威胁利诱的手段,历时五个月交涉,企图迫使袁世凯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