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人的发髻为什么是歪的

秦人的发髻为什么是歪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12 更新时间:2024/2/8 4:36:19

如果仔细观察秦兵马俑的造型,会发现佣的发髻都是歪的。而在一些比较考据的电视剧中秦人的发髻也是歪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束发,作为一种古人的重要礼俗,历来都很重视。尤其是汉人,几乎所有男子束起的发型基本都很中正。不过,在上图的秦俑中,却有很大一部分将士束起的发型却偏向右侧,并且有的还斜的特别厉害。按理说,秦朝特别注重礼仪,而且又是衣着统一的军队,更应该严格要求统一发型,怎么会出现有些陶俑发束偏向一边的现象呢?

一是兵马俑的发型与楚文化有关。

“歪髻”这种奇特的发型,在几千年来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迹的。经过努力探索,在这个谜团上有了新的发现。研究者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找到了“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明确记载。土人,是指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一部分被称为“土著”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头顶偏于一侧的“歪髻”的真正源头,应该是汉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换句话说,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从“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中去找。

在宋代吴文英著作的《风流子》中,有“堕妆偏髻,露浓如酒,微醉敧红,自别楚娇天正远,倾国见吴宫”这样叙述。也就是说:“偏髻梳妆,胜若美酒,远自楚天,近出吴宫。”

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记》一书中,有“湖北江陵马厂一号楚墓中,发现墓主人梳有偏髻”的材料。材料中交代:“该墓的墓主人……头发乌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脚用锦带捆缚。”这里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此外,在湖南罗子国芈姓楚人的墓葬中,也发现梳有“偏髻”的陶俑头像。

先秦日期,偏髻的发型在楚国人中很盛行。关于这种发型的由来,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据说当时有楚国人的发髻被风给吹偏了,但很多人觉得这样好看,后来便盛行偏髻,这种风俗也就被流传了下来。事实上,在出土的湖南罗子国芈姓楚人的墓葬中,就发现了大量梳有“偏髻”的陶俑头像。

那么,为什么兵马俑与楚文化又有什么微妙的关系呢?这是因为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据《汉书》记载,阿房宫由秦惠文王修建,未成而亡;随后,芈氏(秦宣太后)执掌朝政达41年之久。所以,近代出土的大量王室玉器和楚苗式样“偏髻”玉人,都暗指阿房宫工程是由她主导续建的。因此,专家推测,留着“偏髻”的兵马俑也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是兵马俑的发型属于秦军的军事的发型。

歪髻的这一装束风俗与军事文化有关。在商鞅变法时期,他曾推出军功受爵制度中,并把军衔分为20余个不同等级。这些军士的不同等级就体现在头饰上。因为发髻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快速被识别出来的,甚至比今天部队中的肩章还好认。最终,秦国就延续了这种发型。

那么,发型跟军人的身份地位有什么关系呢?有史料研究表明,对于发型冠式据身分地位分为:发髻偏后→发髻偏左→发髻偏右;并且裸髻→戴帻→戴冠;单板长冠→双板长冠。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秦人为什么尚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提到秦,我们肯定会想到它的尚武精神,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后来大一统的秦朝。提到别的国家都是各种形容词,唯有秦是“尚武”,这是为什么呢?秦人地处边疆,一直与少数民族,林胡,犬戎等争地方,开疆扩土,所以民风彪悍,人们也已武力高为荣。再加上山东六国一直因秦地处偏僻不通周礼而歧视秦国,所以秦人想与山东六

  • 为什么我们自称汉人而不是秦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我国历史上有多个大一统王朝,各方面实力都到达巅峰,人们以这些朝代的子民为豪,如汉人、唐人。那么问题来了,明明秦朝才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我们为什么不自称秦人呢?首先,秦朝时间太短。一统天下,这么伟大的功绩,若是时间再久远一些,文人骚客的话梅辞藻可能可以把它捧到天上去。可秦二世而亡,令人叹息。在古代,所

  • 刺猪洞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刺猪洞是位于黔西县素朴镇塘山村营盘坡观音岩半山腰的一处自然景观。起源相传早年猎人们到此打猎,被猎犬追逐的刺猪潜入洞中躲藏,刺猪洞因此而得名。简介刺猪洞神秘莫测,它位于悬崖峭壁底层,洞门两侧怪石峥嵘,奇峰突兀,箐木蔽日。洞口不大,洞内广阔,入口处有一古代留下的军事防御工事,营地内大约可以容纳200人,

  • 赳赳老秦的出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很多人提到秦、老秦,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句子,让人热血沸腾。那么你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吗?这句话的全文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是《大秦帝国之

  • 日本秦氏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日本秦氏为日本一个古代的氏族,与东汉氏同为具影响力的氏族。自称秦始皇的后代(新撰姓氏录说是三世孙孝武王)。秦氏为日本一个古代的氏族,传说先祖是中国秦始皇的子孙弓月君(融通王)。可能与东汉氏以渡海的形式来到日本,但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日本书纪》的记载,是由百济来到日本,来到的时间约3世纪,当应神天皇

  • 流凌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流凌,是指河流封冻前,冰块和河水一起流动。因流动的冰称为凌,所以冰在水面或水体中随水流动称为流凌。流凌可以分冬季结冰流凌和开春解冻流凌,前者流凌以冰花和冰淤为主,后者以碎冰块为主。这里所指的是封冻前的结冰流凌。现象解释流凌指的是在河流封冻前,冰块和河水一起流动的现象,也指河流在解冻后冰块顺流而下的现

  • 冰挂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冰挂是指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形成原因冰挂是由于冰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凝固形成的,需要潮湿冰冷天气才能形成。物态变化冰挂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南方空气中的水蒸气多一些,突然遇冷凝固成了固体。像雨、雾

  • 脂肪液化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脂肪液化是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

  • 郫县豆瓣有什么优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郫县豆瓣是成都市郫都区(旧称郫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是中国顶尖调味料之一,其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郫县豆瓣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

  • 邯郸之战的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秦昭襄王见赵违约不割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遂于公元前259年10月,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赵国大将廉颇率赵军十万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王陵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取胜。秦国增兵十万支援王陵,秦军五校(每“校”8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