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被刘备重用,而诸葛亮为什么却不看好他?

魏延被刘备重用,而诸葛亮为什么却不看好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4 更新时间:2024/2/3 10:49:31

提到著名的“子午谷奇谋”,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蜀汉大将魏延在随同诸葛亮北伐时提出的著名军事构想。在《魏略》中,魏延向诸葛亮说:“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魏延请求领兵五千,从地势险要的子午岭赶到长安,随后与诸葛亮里应外合,占领关中西部。

魏延的这个计策虽然很有创意,可诸葛亮却十分干脆地拒绝了。这是诸葛亮不信任魏延的一个典型案例。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便着手筹备北伐事务。当时蜀汉阵营人才奇缺,可以使用的战将少之又少。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个钉子,没办法,诸葛亮只得任用骁勇善战的魏延为前锋。但是,诸葛亮却始终不放心魏延。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看好魏延呢?

关于诸葛亮和魏延的恩怨,史书和民间故事都有着许多记载和描写,人们反复谈论这件事情。

在《三国演义》中,当诸葛亮点起七星灯为自己续命的时候,魏延闯入营帐打翻了灯盏,导致武侯丧命。尽管这完全有可能是罗贯中杜撰的一个故事,但最少反映了魏延和诸葛亮之间的不睦。

诸葛亮带着有色眼镜看魏延,魏延自然对诸葛亮产生很多不满。

在诸葛亮看来,魏延文化程度低,虽然有一定的打仗经验,而缺乏系统的章法韬略。在蜀汉阵营甚至整个三国圈子,诸葛亮以学识渊博、善断能谋著称。他特别喜欢研习过兵家典籍、腹有韬略的那些人。比如在刘备眼中,“纸上谈兵”的马谡不可担当大任。而诸葛亮不以为然,他看好马谡的那套说辞,委以镇守街亭的重任。

从武勇过人的小卒子一路走来,魏延跟随刘备定广汉、克雒城、围成都,“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引起了刘备的关注,并得到赏识。

而要让诸葛亮激赏魏延,似乎没有可能。因为在诸葛亮眼中,魏延虽然勇猛,但却少智慧,是一个只能谨慎使用的人物。

魏延个性鲜明,这很让诸葛亮不舒服。“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成为魏延反复被人诟病的理由,也成为诸葛亮不能大胆放手的重要原因。

刘备刚刚占领汉中后,必须立即安排汉中守将。当时,大家普遍觉得张飞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刘备却选择了魏延。有刘备的信任,魏延有点飘飘然,甚至口出狂言:“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妄言至此,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性格就是命运,在诸葛亮看来,魏延为人粗俗而孤傲,是一个很难驾驭的人物。一旦战事吃紧,魏延剑走偏锋,就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诸葛亮更偏爱的是赵云姜维廖化等这样兢兢业业、低调踏实的武将。

魏延孤高自矜,与人结怨,诸葛亮认为魏延必然招祸取咎,惹火烧身。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魏延作为作战前锋。战事还没有完全拉开,诸葛亮生命垂危。在谋划身后之事时,诸葛亮与蜀汉大臣杨仪等人商定,让魏延做战略撤退时的断后总指挥。

诸葛亮去世,蜀汉犹如失去了定海神针。魏延和杨仪分别给刘禅上书,互诉对方谋反。形势一边倒,大家都认为魏延很不靠谱,魏延几乎成为孤家寡人,最后,杨仪在汉中杀了魏延。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或许闪射着智慧韬略。而作为统筹全局的主心骨,诸葛亮必须考量计划的可行性,对部队的战斗实力,夺取长安的路径,以及攻守后防做出全面衡量。

生性谨慎的诸葛亮绝不至于完全不听魏延的建议,他在斟酌之后,没有采纳魏延的意见。“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人不可能事事都顺着自己,魏延因此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与其说诸葛亮不看好魏延,还不如说魏延自己把自己逼上了死路。

标签: 三国魏延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有25个儿子,司马家族夺权时有人反抗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势力相当庞大。但是后来,整个曹魏政权却给司马家族轻松夺去。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疑问:曹操既然那么多儿子,眼看着曹魏江山逐渐衰落,被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一步步蚕食,乃至于最后被司马炎夺位。难道曹操的那些儿子们,就没有一个站出来与司马家族搏斗的吗?在司马家族夺权的过程中,也不能

  • 神龙政变的五大功臣为什么都没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神龙政变,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能力可见一斑。虽然武则天做皇帝的大部分时间做得还不错,但是她把国家改为了“武周”,还把自己的儿子从皇位上赶下来的。这让李姓的家族子孙以及朝内还心向唐太宗的李姓天下的人非常不满。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尤其是武则天对于接班人的考虑,不得不让他

  • 手握重兵的靖南王耿精忠,最后为什么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耿精忠,清朝,历史解密

    这个说起来真的很讽刺,看看耿精忠这个名字,“耿”、“精”、“忠”;这三个字,哪一个不是“至情至信”的字眼?“忠心耿耿、精忠报国、忠义无双”,耿精忠一样也没做到。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本是大明臣子,满清入关时耿仲明卖主求荣,归降了大清。努尔哈赤对耿仲明不薄,又是封王,又是封地,耿仲明感念清朝皇室的恩德,故

  • 忽必烈对文天祥钦佩不已,他死后彻底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天祥,宋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传承上千年,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无论身居何种位置,都想着报效祖国,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生命,这些人就是国家栋梁,是中华精神的实践者,同样也是全世界人类的榜样。提到救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武将,诚然无论是打江山还是守天下,一个王朝的军事实力

  • 水浒传中,花荣真的是宋江的心腹吗?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花荣。虽然梁山上不乏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帅哥,如眉清目秀、面白须长的吴用,龙眉凤目、皓齿朱唇的柴进,但他们都没花荣帅的出名。花荣一出场,必然惊艳四座。“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的花荣就是众多读者心目中的梁山第一美男子。可这个梁山靓仔结交的朋友,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个人

  • 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不被诸葛亮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延,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魏延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延在《三国志》中是以罪将的身份出现在书中的,原因是他当时有谋反篡逆的意图。然而真正读完关于魏延那一章才能发现,其实魏延只是和杨仪观点不同,加上诸葛亮死后,小人杨仪掌权,小肚鸡肠的杨仪为了报政见不和之仇,陷害了魏延。得到刘备赏识而在三

  • 历史上的孙权是怎么看待孙策 和演义中的区别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孙策,孙策,历史解密

    看过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江东三氏打拼才有了后来的吴国,第一是孙坚的,孙坚是个能文能武的将军,一生驰骋疆场,最后却被刘表陷害,中箭身亡,孙坚死后长子孙策继位,带领手下的程普黄盖等人从袁术手中逃出,来随后周瑜追随孙策打下了江东的半壁江山,但是不幸的是孙策又被仇家杀害。最后孙策临死之际孙策把自己的江山托付给

  • 三国典故——偷渡阴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偷渡阴平,历史解密

    偷渡阴平,是三国末期,曹魏灭蜀汉之战中的一次决定性的军事行动。钟会所指挥的东路魏军是主力,被蜀军阻拦在险要之地剑阁,无法前进。魏军西路指挥官邓艾在攻占沓中后,向钟会建议说:“如果从阴平偷越,直向涪城,剑阁守敌必定回救涪城,大军即可乘势前进;如果剑阁守敌不撤,涪城空虚,定能攻下。”钟会接受这一建议,令

  • 在长平之战中楚国明明可以趁机攻打秦国,为什么却没有付出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说到在历史上的长平之战,我觉得始终是一个疑团,为何那么说,因为那时候的秦国整体实力并非那麼强,最终却可以完爆,我觉得,网编觉得这应当還是与那时候的当政相关的,那时候楚国的整体实力不通常,可最终却输掉,不为人知彻底就是说自个沒有抓住机会,网编见到有至少的人到问网编历史时间中长平之战楚国我也可以在借着秦

  • 揭秘:近80岁的姜子牙为什么那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子牙,商朝,历史解密

    姜子牙,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动摇的,就连诸子百家都说姜子牙是他们家的人,所以姜子牙有一个十分光荣的称号“百家宗师”。我们大部分的人了解姜子牙是通过《封神演义》这本书,这本书是万历时期的人写的,书中有两条脉络,一条是根据历史的结局,一条则是仙界的争斗。历史上的结局很好理解,姜子牙最终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