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行军蚁吃人吗

行军蚁吃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4/4/11 16:41:06

行军蚁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动物中,所有没有固定巢穴,靠集群游荡生活的蚂蚁的统称,要栖息于南美、非洲、亚洲等地,分成“行军蚁亚科”、“双节行军蚁亚科”、“游蚁亚科”三个家族若干个属种,没有固定巢穴、期集群游荡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关于行军蚁的传说一直很多,甚至传说它可以吃人,这是真的吗?虽然只是个传闻,但我们还是本“野史未必都虚构”的信条来分析一下。

“数不清的蚂蚁成群结队,如一股黑色暴般奔袭而来,把所到之处变成一片死亡的禁地”,这是很多有行军蚁的报道中都出现过的桥段。其中最为奇的莫过于二战时期,一支由1800人组成的德国精锐部队在非洲的原始森林中遭遇行军蚁,结果1764人被啃成白骨的所谓秘闻。

行军蚁它是一种昆虫,昆虫的出身注定了行军蚁的个头不会大。因为昆虫的体型如果过大,那么它的呼吸就会成为一个严重问题:与多数的陆生脊柱动物不同,昆虫不用口鼻呼吸,而是用腹部的气门以及体内错综的气管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大的体型会造成自身缺氧。所以,行军蚁工蚁的个头一般都是在2-8毫米之间,兵蚁,雄蚁蚁后则稍大,可以以厘米计。较的个头注定了行军蚁的战斗力也不会有多高:体型优势通是难以克服的。

美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赛威芝(Thomas S.S avage,1804-1880)在1847年,发过一篇恐怖而精彩的论,描述行军蚁是如袭击民居的。它们长驱直入,与屋里的“原住民”老鼠、甲虫、蟑螂等发动大战,也不放过人储藏的鲜肉和油脂,有时甚至关起来的家禽,都会被活活咬死。

行军蚁的群体少的十几万,最多的则有两千万。觅食时,行军蚁会成一个长达几十到百米的纵队,位于纵队前方的会像树冠一样散开,形成一个巨大的扇面,浩浩荡荡前行。

这样的阵势看上去很有震撼力,也可能吃掉沿途的一切,只是要建立在追得上的前提下。遗憾的是,由于步幅太小,蚂蚁军的时速只有每小时20米。也就是说,即便是一群距离你只有1米的行军蚁,也需要用3分钟的时间才能爬到你身上,还得是你保持不动的前提下。如此“神速”不要说面对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即便是跟脊椎动物中认的“慢节奏”树懒(1分钟2米)比也逊色不少,吃掉沿途的一切还是免谈吧。

实际上,行军蚁的食物中90%都是小型昆虫,剩下的一些体型稍大的动物要么是已经死亡的,要么是因为种种原因动弹不了的,而对于食蚁兽、蚁鸟等喜欢吃蚂蚁的动物来说,行军蚁更是移动的“盘中餐”。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犹太人大屠杀是指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是二战中最臭名昭著的暴行之一。德国在这场种族清洗活动中屠杀了将近600万犹太人。犹太人大屠杀在英语和德语的名称为“Holocaust”,此字是来自希腊语,意思是用火焚烧祭祀。犹太人则称其为“Shoah”,来自希伯来语,带有“浩劫”的意思。历史背景

  • 禹王碑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神秘的岳麓山禹王碑从岳麓山北麓山顶电视塔附近沿石板路东下,在山东面一侧,远远就能看见一处类似石亭的小景点,这就是静卧山顶近千年的禹王碑。禹王碑是岳麓山的古老文化象征,它的碑文铭刻千年,至今尚无人破译。禹王碑高1.84米、宽1.4米,碑文9行,共77个字,每字直径约0.16米。碑文形如蝌蚪,似篆非篆。

  • 捕虫树和刺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捕虫木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科,有1属,2种,其物种别称捕虫树。叶片具腺体,可分泌粘液,粘性极强。昆虫被粘后,其植株不会分泌消化液。所以刺蝽或花叶蛛会吃食捕虫木所捕的猎物,其排出的粪便,会变成捕虫木的肥料。捕虫树(Roridula)是捕虫树科捕虫树属植物,只有两种,生长在南非最南端的开普地区。它们扎根在非

  •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区靠近印度阿萨姆邦的地方),主体在墨脱县。从墨脱县甘登乡多卡村往上,一直到米林县派镇加拉村,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全长

  •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Yarlung Zangbo River),狭义上指其最大拐弯即扎曲大拐弯(排龙乡扎曲村)——世界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方。广义是包括多个大拐弯,主要在墨脱县(千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主体所在),例如墨脱县旁辛乡的雅江拐弯也很大(山体雨林丰富)。雅鲁藏布江,在古代藏文中称央恰布藏布,意

  •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由于1947年由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所引起的矛盾冲突。从1948年5月15日凌晨开始(冲突从1947年11月开始),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它使以色列成为独立的国家,将巴勒斯坦英帝国托管地的剩余地区分成分别由埃及和外约旦控制的地区。战争中有96万

  •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犹太人在公元一、二世纪起离开巴勒斯坦之后,流散到世界各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他们的处境很悲惨。中世纪欧洲各国,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而犹太教被视为异端邪说,它们对犹太人实行种族歧视、迫害甚至屠杀。从13世纪到15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犹运动”,特别是19世纪末发生在沙皇俄国的排犹运

  • 至今无法破解的禹王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文字,每字径约17厘米,分为9行篆刻,共有77个字,碑高1.7米,宽1.4米,字体与甲骨钟鼎不同,也与籀文蝌蚪不同,形如蝌蚪,且苍古难辨,但在尾行空白处有楷书“古帝禹刻”四个字,禹王碑字体奇特古老,破译艰难,据说著名历史学家兼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三年,仅破译

  • 为何会巴以分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位于亚洲西部,版图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历史上,巴勒斯坦一直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混居之地,公元前12世纪末,犹太人祖先希伯来部落迁居巴勒斯坦。公元前11世纪,智慧而善商的犹太人在此地建立了希伯来王国,曾经强盛一时。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

  • 我想静静是啥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网络用语:别找我,我想静静,别问我静静是谁。原意是“让我静一静”,在网络中多半被(故意)曲解为“我想念静静”。因为“静”字多为女性用名。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我想静静”入选2015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文名:我想静静外文名:I w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