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讨伐战是怎么回事

董卓讨伐战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17 更新时间:2024/1/7 5:39:07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

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此次战役,虽然名义上是联合讨伐,实际各群雄却互相估量对手、保存自身实力,为此结下不少仇怨。联盟中两个最有人望的群雄袁绍、袁术反而是最先挑起内斗的人,袁绍首先用计夺取了韩馥的冀州,与公孙瓒开战。而袁术拥有南阳,与新任的荆州刺史刘表交恶,其麾下在讨伐董卓中威名远扬的孙坚在攻打刘表时中伏战死。其后袁家两兄弟决裂,形成中原混战。

其后,曹操因私怨进攻徐州陶谦;刘岱、桥瑁、张杨等较弱势力也纷纷明争暗斗;及孙坚部下拥立孙坚长子孙策亦进攻江东各地,割据一方。由于朝廷名义上和实际上都已经被奸臣董卓控制,各地诸侯间公开的杀戮也已经无人能管束,甚至再也不需要假借任何名义,三国割据战乱弱肉强食从此全面展开。

而董卓到了长安后,并没有减少恐怖的统治,反而变本加厉,自称太师,更欺压大臣、残杀百姓、奢侈挥霍、独裁凶残,令朝中大臣憎恨不已,司徒王允连同黄琬、尚书仆射士孙瑞、杨瓒等密谋要杀死董卓,连络上负责董卓警卫的中郎将吕布以及董卓部下的骑都尉李肃。

192年(初平三年)四月丁巳日,王允、吕布等人以皇帝诏书的名义,在未央殿掖门外杀死董卓,结束董卓的统治。但是董卓属下李傕郭汜等人以为其报仇为名,很快率兵攻破长安,杀死王允,击退吕布,延续董卓的暴政。最后献帝被迫逃出长安,流离失所,最终投靠曹操,汉室名存实亡。

在《三国演义》中,从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至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都是描写此战役,不过当中大部份情节都是虚构或改造:如非曹操发檄讨董;没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部份人物没有参加,而曹操、孙坚、张杨分别属张邈、袁术、袁绍之下。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都是虚构。当时袁术的确有扣押粮,但没有令孙坚败阵,反是孙坚劝服袁术再次运粮。而当中部份武将,如俞涉、潘凤、方悦、武安国、穆顺等都是虚构。

在《吴书》及《山阳公载记》有记载孙坚在入洛阳后,于南甄官井里找到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更私自收藏起来,后来袁术劫持孙坚的夫人,夺取了玉玺。不过,裴松之引用了《江表传》案《汉献帝起居注》、《虞喜志林》,当时汉室有六个玉玺,分别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但汉献帝由河上归还宫殿时,六个玉玺仍然在宫殿,没有外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董卓讨伐战的准备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董卓把持朝政,于是各路诸侯集结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建立会盟,但是由于都有自己的想法,导致前期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曹操有心杀贼却没有办法。诸侯会盟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

  • 讨伐董卓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控制朝廷。董卓引起群怒,于是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纷纷起兵反抗。188年汉灵帝驾崩,戚宦之争又起。宦官蹇硕等意图杀害外戚大将军何进,改立太子刘辩弟陈留王刘协。汉少帝刘辩顺利继立后,何进又与袁绍等士大夫企图去除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何进还令凉州董卓

  • 董卓讨伐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关东各地方群雄见董卓把持朝政,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相持阶段孙坚由长沙北上,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后,终于与袁术会合,被表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

  • 不知火现象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不知火,是日本九州地区传说中的一种怪火,也是古代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妖怪。现代研究认为不知火是古代日本海一带经常发生一种类似海市蜃楼的现象,海面仿佛燃起了熊熊大火,人们以为是神灵的无名怒火,因此得名。民间传说百鬼夜行排行十一不知火是日本九州地区传说中的一种怪火,也是古代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妖怪。在旧

  • 历史上真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政治动荡,权臣董卓把持朝政。于是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反董卓,据说是有十八路诸侯。但是,真的有十八路诸侯吗?聚集在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

  • 千斤顶的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千斤顶是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工作原理千斤顶分为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

  • 历史上真实的讨伐董卓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讨伐董卓是东汉末年的重大事件,也是三国的开端之一。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那些后来三国的建立者都还是不出名的人物,令人感叹。不过,常见的文学作品描绘的讨伐董卓还是与历史有什么差别的。首先,历史上号召诸侯共讨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桥瑁(《演义》中作“乔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英雄记》说得

  • 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944年初,当第一战区发现豫东北的日军大量集结并修复时,判断其可能南进,遂以4个集团军沿黄河南岸,由汜水经柴桥,再改沿新黄河西岸,经中牟以西尉氏、林沟、周家口及其以东河防,面对黄河铁桥、中牟方面部署防御,准备由正面迎击沿平汉路南进的日军。第一战区其他4个集团军及第40军,则由战区直接指挥,沿黄河南

  • 丹顶鹤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形态特征丹顶鹤体长约160厘米,

  • 兖州之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公元192年,曹操与青州黄巾军在兖州(治昌邑,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