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卤城之战的背景

卤城之战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30 更新时间:2024/2/8 12:48:35

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蜀军和魏军在卤城可能发生的战役,也是司马懿唯一一次和诸葛亮正面交锋。战后魏国诸将获得封赏,诸葛亮直到三年后才第五次北伐。

太和三年(229年),蜀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今甘肃陇南武都区)、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将兵分三路会攻汉中。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达朐忍,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大雨班师。

231年春天,诸葛亮乘曹魏雍凉地区半年没有下雨,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堡,并在祁山堡东北修建卤城作为蜀军大营,诸葛亮又招揽鲜卑人轲比能,轲比能起兵到石城响应汉军。

轲比能231年四月在北方的幽州贡马,并无响应诸葛亮之事,此处汉晋春秋记载有误,不应取信。

曹魏因大将曹真病重,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231年2月诸葛亮进军祁山、卤城。《后主传》“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兵分水、旱两路。旱路走祁山道。水路走嘉陵道。水路是第三次北伐的成果,取得武都郡,控制了西汉水、漾水、浊水。《华阳国志》明载“平恐漕运不给”。

水运缩短了战线。漾水水运在东汉时代就有。《后汉书·虞诩传》载“诩乃自将吏士,案行川谷,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余万。诩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余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

沮县在汉安帝时代已经是颇具规模的货物集散地,《水经注丶漾水》载“漕谷市在沮”。沮县在沔水旁边。蜀汉后来又在西汉水(嘉陵江)边建立新港口——武兴,设武兴督。“驻守嘉陵江边的武兴城(今略阳县城),城开西北一门,外有仓垒”——吴镇烽的《陕西地理沿革》“武兴故城条”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正对江面仓储之粮,由嘉陵江运来。沟通沮县和武兴的是“沮水枝津”“两当溪”,虞诩通漕运。

《水经注·漾水》“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汉水又东南于盘头郡南,与浊水合。”“(两当)水出陈仓县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之故道水。”又说“故道水南入东益州之广业郡界,与沮水枝津合,谓之两当溪,水上承武都沮县之沮水渎,西南流,注于两当溪。”“又西南,注于浊水”。

这一带在东汉时代由于水运兴起是非常富庶的,诸葛亮路过看到这里密布的遗迹坟冢,感慨到“祁山去沮县五百里,有民万户,瞩其丘墟,信为殷矣。”

3月诸葛亮抵达天水。同期,司马懿屯长安,向陇右进兵。《明帝纪》“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

不巧三月曹真去世,司马懿临时从荆州空降,《晋书·宣帝纪》载“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抵御诸葛亮。

《魏书》曰:“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魏人开始没有发现诸葛亮的辎重,实际上诸葛亮采用了水运,魏军斥候在陆地上就没有发现,辎重由西汉水而来。

司马懿进军途中,张颌劝其分兵设防雍、郿,确保后方“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司马懿拒绝。事后证明,诸葛亮确实想打击关中后方,卤城之战后给李严三策的上策就是“上计断其后道。”可惜李严没有采用,否则雍、郿无防或弱防。

这时候陇右只有郭淮、费曜,而且这两个人在前一年10月——12月之间,刚被魏延吴懿,破于阳溪。这时候诸葛亮率领的蜀汉主力,对郭淮有优势兵力。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95年10月8日:乙未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乙未事变(朝鲜语:을미사변)又称王城事变、闵妃弑害事件,是指1895年10月8日(农历乙未年八月二十日)朝鲜王后闵氏(明成皇后)在汉城(今首尔)景福宫被日本浪人谋杀的历史事件。这次事件由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策划,并有部分朝鲜人协同参与。乙未事变的缘起是日本人谋求重振在朝鲜的优势地位,因此暗杀了亲俄

  • 五丈原之战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五丈原之战是中国的三国时期发生的一场战役。魏蜀两方在五丈原发生,交战双方为曹魏及蜀汉,时为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年,魏明帝青龙二年)。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六次北伐,由汉中出发,取道斜谷,穿越秦岭,进驻五丈原。在此,蜀军与魏军对峙了100余天。最后,诸葛亮病逝于此。231年(曹魏太和五年

  • 五丈原之战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五丈原之战是魏蜀双方在五丈原进行的战争,也是诸葛亮病逝的战争。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一百余天,最终司马懿获得胜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北原之战234年(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二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攻魏,并派遣使节前往吴国相约同时大举出兵。诸葛亮到达县,大军驻扎在渭水的南面。司马懿率领军队渡

  • 1998年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每年的10月8日即为全国高血压日,是在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而设立的日子。而在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出现广泛化,低龄化的今天,高血压日的活动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高血压日来历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疾病。它涉

  • 1883年10月8日:阎锡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北洋政府期间支持袁世凯称帝

  • 五丈原之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五丈原之战是晋室夸耀先祖功业的事件之一,诸葛亮病死,司马懿大获成功,后把持政局,凌驾曹氏后人之上,间接种下后来三国归晋的基础。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伐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位于今陕西宝鸡),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

  • 魏灭燕之战是什么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魏明帝震怒。魏明帝派荆州刺史毌丘俭出任幽州刺史,时辽水大涨,毌丘俭不利而还。毌丘俭讨伐受阻,使公孙渊更加得意。景初元年(237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

  • 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家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立陶宛国家日,每年的7月6日,立陶宛共和国重要节日。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重要节日,每年的7月6日为立陶宛国家日。该节日源自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陶卡斯加冕。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

  • 魏灭燕之战的背景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魏灭燕之战是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随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加快,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东南的吴国政权勾结。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

  •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恢复独立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立陶宛恢复独立日是1990年3月11日,立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作出决定,恢复立陶宛独立,改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立陶宛共和国,并且选出了苏联七十多年、立陶宛四十多年以来第一位非共产党领导人——兰茨贝吉斯。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记者集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