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科多曾经参过八王议政 雍正为什么最后没有杀他呢

隆科多曾经参过八王议政 雍正为什么最后没有杀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4/1/19 5:20:16

隆科多康熙朝后期首辅大臣佟国维的侄子(以电视剧为依据)。他本人也是承袭他父亲的爵位,曾经跟随康熙御驾亲征,并在战场上杀敌保驾的有功之人,深得康熙赞赏,并赐宝刀以示嘉奖。康熙觉得这个年轻人前途远大,于是就把他安排到关外当差,意思是到基层历练,待成大器再加以重用,但是隆科多显然是没有体会到康熙的良苦用心,对关外的苦差事很是不满,心里有怨气,后来索性回到京城赖着不走了,好歹有世袭爵位,饿是饿不着的。

后来隆科多在八王议政时,选了雍正来拥护,雍正一上位,隆科多和年羹可是两大功臣。但是在雍正三年的时候,雍正开始有步骤的打压隆科多,君臣关系反转的这么快,想必也是有原因的。原来隆科多自比诸葛亮,奏称“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一语,称康熙死日他曾带匕首以防不测,又说自己九门提督分分钟可以召开两万兵马,当时畅春园死前遗照蹊跷,世人诸多猜测就是雍正矫诏,除了老十三外的皇室宗亲没有人认可他的皇位是名正言顺的,天下人纷纷传雍正皇位来历不明。而隆科多说的这些话,不就是证实了雍正带兵逼宫重病的康熙吗?哪个帝王不在意自己的名声?所以雍正开始慢慢的打击隆科多,但是还不能杀掉他,可见雍正心里是有多憋屈啊。

在电视剧里面,雍正的三个军机大臣,张廷玉是汉人的代表,隆科多是满人的代表。雍正的新政,汉人有意见,满人也有意见,杀掉隆科多这个满人代表,满族人会怎么想?再说隆科多的姐姐是皇后,这也促使佟氏一门在满洲贵族圈里面的影响力巨大。雍正犯不着去得罪佟氏一族,惹怒满洲贵族,影响自己皇权统治。新政已经得罪很多人了,杀掉隆科多只会得罪更多的人,不杀反而能收买人心。

其实说到底,剧中隆科多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行为,只是贪图权力而已。这样的人要杀了,不仅会恶心到自己,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名声。还不如将隆科多圈禁起来,恶心死他,毕竟从荣华富贵到锒铛入狱,正常人都接受不了。即使在真实的历史上,隆科多也没有被杀,只是被圈禁而已。

标签: 雍正隆科多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为什么用了22年才消灭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夏,宋朝,历史解密

    当我们翻开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史时会发现没有一部《西夏史》,这是为什么呢?是本身就是无关紧要还是另有隐情值得思索,在我看来——西夏的历史之所以在历史上被抹去,是因为蒙古人曾在西夏手中吃过亏。13世纪初期的蒙古帝国如一颗超新星,引燃了北部草原和戈壁。整合了原来分散的游牧部落的蒙古帝国迅速开始对南方的西夏进

  • “第五言福,百家始终”,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独有的历史传承,从上古八大姓到后来的百家姓,从“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的上古时期到秦汉后姓氏合二为一流传至今,这个标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国的姓氏有单姓和复姓,比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以官职为姓的“司马、司空、司徒”,以居

  • 左宗棠晚年做错事,慈禧反而开除举报他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左宗棠,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晚清时期的历史,始终绕不过这么一个女人——在20几岁时以太后身份临朝,统治晚清朝政数十年之久,凭借政治权术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慈禧太后。总览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有人说她在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靠耍阴谋诡计上位。但不能否认的是,在晚清数十年波云诡谲的政局动荡中,慈禧始终屹立不倒,其把控形势

  • 揭秘:捻军与太平天国有着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捻军,清朝,历史解密

    捻军(1853-1868年),与太平天国同时存在的农民起义队伍,近代历史学家把太平天国拔得很高,使后人忽视了和它同期存在,且更晚灭亡的捻军。捻军的活动范围在长江以北,太平天国在长江以南,它俩没有直接关系,都是各自为政,在中后期时偶有合作,仅此而已。捻军也是民间的秘密结社,称为“捻党”,在《湘军志》里

  • 刘邦的哪几个儿子是被吕后带大的?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吕后,历史解密

    说道历史中的第一位皇后,在正史中记载的就是吕雉,但是在历史中,吕雉的名声并不是很好,更何况她死以后吕氏还惨遭灭族!吕雉的恶毒和心狠手辣是公认的,但是吕雉的狠毒和恶毒,都是对着和她为敌的一些人,或者对她有威胁性的一些人,那些对她来说至亲的人, 吕雉还是十分温柔的,这一点可以从刘邦的几个儿子身上得到证实

  • 中书省的下设机构都有哪些?还有哪些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书省,君主制,历史解密

    中书令西汉年间中书,乃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史家司马迁中年以后,因曾身受腐刑,并学识过人等原因任此要职。曹魏后,宫内图书的整理逐渐不拘于宦官,也起用士人,从而演化成可以讨论政策的研究机构,其主官阶高者称中书监,次者称中书令。如西晋

  • 鲁隐公是怎么继位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鲁隐公,春秋,历史解密

    鲁孝公在位二十七年,死后其子弗湟继位,就是鲁惠公。鲁惠公继位后,知道秦国用天子之礼祭祀天帝,鲁惠公于是也向周平王申请,周平王不同意。鲁惠公很生气,就故意用天子之礼祭天,周平王也不敢过问。鲁惠公的正妻无子,而他的妾声子生儿子息。息长大后,鲁惠公为息娶宋国之女。宋女来到鲁国后,惠公见她长得漂亮就将宋女作

  • 为什么说与司马师争权的下场,司马昭会承担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你们知道为什么说与司马师争权的下场,司马昭会承担不起,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曹操的位置谁来坐?于是乎曹丕、曹植这对兄弟,就展开了“光芒万丈”的“竞争”。最终曹丕技高一筹取得了胜利。可惜经此争斗后,曹丕就对曹植忌惮太深,若非老妈出面,他真敢把曹植杀掉。因此许多人都言,曹魏之所以会被司马家取代,祸根就埋在“

  • 戴思恭的传扬丹溪学说是怎么样的?他有着怎样的医学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戴思恭,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戴思恭被朝廷征为正八品御医,授予了“迪功郎”的官职。由于他治病疗效特别好,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看重他。戴思恭曾为晋王治愈了肢瘫的病症。但后来,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因旧病复发而死。朱元璋大怒,逮捕了王府的御医,要将他们治罪杀死。戴思恭上前从容进言道:“我曾经为晋王治过病,

  • 冷兵器时代,步兵是怎么对付骑兵的?只需把握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骑兵,商朝,历史解密

    早在商代,就有持枪的“骑士”出现。骑兵的出现给步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骑兵的战场机动性很强,往往可以做到出其不意。在西方,亚历山大大帝就利用步兵正面顶,骑兵背后冲击的做法,打下了囊括希腊到印度河的一大片疆土。其次,马镫的出现赋予了骑兵强大的冲击力。训练不佳的步兵面对成千上万的骑兵冲锋,会被吓得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