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次濡须之战的过程

第四次濡须之战的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757 更新时间:2024/1/17 19:02:10

濡须最早进入东吴政治集团视野。东吴将领陈武仁厚好施,在庐江郡(濡须是在庐江郡的境内),无论是乡里人,还是远方客,大多依讬于陈武。

濡须之战是发生于东汉末年至三国后期,吴国与魏国之间前后共计四次的战争。因战场主要在濡须附近而得名。经过前三次的战平、东吴求和、魏军战败,濡须口迎来了第四次战役。

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明帝死,曹芳登基称帝,由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但曹爽逐渐专擅曹魏朝政,“势倾四海,声震天下”。

高平陵之变后,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

魏嘉平四年(公元252年),魏国权力已被司马师架空。同年,孙权病逝,东吴太傅诸葛恪掌握了东吴的朝政。

战役过程

吴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十一月,东吴太傅诸葛恪在东关地区征集人力,于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濡须水上重新修复了东兴堤,左右依山各筑一城,留下数千士卒把守。由于水堤修入了魏国境内,魏国耻于受侮,大将军司马师借此上表伐吴。

魏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十二月,司马师上表曹芳,起十五万大军三路伐吴:西路,派遣征南大将军王昶进攻南郡(江陵);中路,派遣镇南将军毌丘俭进攻鄂城(武昌);东路,由司马昭担任都督,统领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共七万大军攻打东兴濡须。

胡遵到达濡须后,马上投入战斗,命令部队架设浮桥渡过湖面,列阵于东兴堤上,分兵攻打濡须东西二城。但城堡建在陡峭处,易守难攻,魏兵几次进攻都被击溃。

诸葛恪从建业率四万援军日夜兼程救援濡须口。

其麾下留赞、吕据丁奉、唐咨等作为前锋。当时,东吴军队攀山西进,因山路狭窄而缓慢前进。丁奉亲率三千人马,下山后改坐舟楫顺水而下,两日赶到了濡须,并占据徐塘。

此时天降大雪,魏军众将正在营内饮酒,毫无戒备。丁奉命令将士脱去厚重的铠甲,丢弃长枪大戟,只带头盔、短刀和盾牌,轻装突袭魏军前部营垒,魏军一触即溃,诸葛恪的后续大部队也陆续赶到。

吴兵登上东兴堤,擂鼓呐喊,奋勇向前,魏军惊恐溃逃,争渡浮桥,人多桥断,落水和自相践踏而死者达数万人。前部将军韩综、乐安太守桓嘉阵亡。魏军烧毁营寨败退,吴军缴获车乘、牛、马、驴、骡各数千,资粮、军器如山般的堆积,振旅而归。

战役结束

魏军战败后,司马昭曾询问众人应由谁承担责任,随军司马王仪称“责任在统帅(司马昭)”,司马昭大怒说:“司马(王仪)欲委罪于我吗?”于是下令斩杀了王仪。

司马昭因为在他督领下的胡遵军、诸葛诞军遭到败绩,坐失侯。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魏吴濡须之战,以东吴彻底完胜而告终。

曹魏三代帝王前后四次攻打濡须水口,前后延续40年之久。但魏军始终未能突破东吴的濡须坞防线。这道屏障有力地保障了江东的平安,免遭战火洗劫。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火星间歇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远古火星存在超级间歇泉喷射8公里高地球喷泉相形见绌。地球上的间歇泉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水被从地下逃逸出的蒸汽流冲入高空;另一种喷泉涌出地表的二氧化碳气泡形成的。这两种方式都能形成非常壮观的喷泉。例如,美国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的“老忠实”间歇泉,把滚烫的水喷射到大约45米的高空中。科学家表示,他们

  • 2020年8月28日:查德维克·博斯曼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查德维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1977年11月29日-2020年8月2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美国影视演员。2003年,查德维克·博斯曼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影视角色,出现在电视剧《Third Watch》中。2008年,他出演了自己的大银幕处女作《特快达阵》。2013年4月

  • 盗版软件和正版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盗版软件是非法制造或复制的软件。它非常难以识别,但缺少密钥代码或组件是缺乏真实性的表现。盗版软件无保证,并且无法升级。另外,还可能无法通过Internet下载软件供应商提供的更新。分辨区别如何识别哪些软件是“盗版软件”软件销售公司无法提供合法的版权证书软件的版权,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户口、身份证。它是软

  • 中分发型的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头发从眉心向左右两侧均分开来,露出额头,这种发型会让人显得优雅高贵。形容男子的一句话是"齐刘海是小清新,斜刘海是幽酷炫,中分的是帝王。形容女子的一句话是“齐刘海是萌妹,斜刘海是御姐,中分的是女王。”古语解释均分。《庄子·德充符》:“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

  • 2003年9月21日:伽利略号坠毁木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是1989年从“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发射的,是美国航天局第一个直接专用探测木星的航天器。也是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最成功的探测器之一。它于1989年升空,1995年12月进入环木星轨道。它旅行了28亿英里,它的终结日期比原来预计的晚了六年(2003年9月21日)。伽利略号绕木星飞行了

  •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戊戌政变,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皇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而以慈禧太

  • 1643年9月21日:爱新觉罗·皇太极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蒙古大汗,清朝第二位君主。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

  • 核潜艇的分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只有军用潜艇采用这种动力来源。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1954年1月24日首次开始试航,它宣告了核动力潜艇的诞

  • 1998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1998年法国绿党领导人、时任法国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倡议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1998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无车日”这天,参与活动的城市将主要通过限制机动车进入城区,

  • 1993年9月22日:国际熊猫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熊猫节是中国发起拯救大熊猫的节日。定于每年的9月22日。节日起源1993年是中国发起拯救大熊猫运动10周年,成都举行了“国际熊猫节”,以后每年9月22日成为国际熊猫节。是属于熊猫的日子。研究中心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63年,是我国建立最早、栖息地面积最大、以保护大熊猫及高山森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