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歆:刘备的师叔,揭秘其生平经历

华歆:刘备的师叔,揭秘其生平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15 更新时间:2024/1/14 10:46:15

管宁割席,这是一个成语典故。意思是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出自《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东汉末年,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这一故事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而这,无疑让华歆的品牌受到了质疑。并且,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更是表示:“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也即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华歆描绘成助纣为孽的人物。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正史上的华歆,真的是一个小人吗?

首先,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郡高唐县人(今山东省高唐县)。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名士、重臣。在东汉末年,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众所周知,卢植是刘备和公孙瓒这两位诸侯的老师。所以,就华歆来说,自然可以称之为刘备、公孙瓒的师叔了。当然,从这一点来说,刘备虽然在东汉末年已经家道中落,不过其也可以说是师出名门了,这应该也是刘备能够崛起为一方诸侯的原因之一。汉灵帝这位皇帝在位时,华歆曾被推荐为孝廉,由朝廷授予郎中一职,但因病而辞职回家。汉灵帝去世,辅政的大将军何进调河南郑泰、颖川荀攸和华歆入京。

中平六年(189年),华歆到洛阳后,被授以尚书郎之职。也即在东汉末年,华歆已经成为闻名天下的名士了,从而受到了朝廷的征召。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将汉献帝迁到长安时,对此,道不同,不相为谋,华歆果断离开了董卓。来到南阳之后,华歆劝袁术发兵讨伐董卓,但袁术没有采纳。华歆向东行到徐州之后,汉献帝下诏任华歆为豫章太守。担任豫章郡太守期间,华歆恪尽职守,深受百姓的爱戴。孙策平定江东之后,华歆为了避免战火殃及百姓,所以整理衣冠欢迎其到来。孙策知道华歆有德有才且年长于自己,故此待以上宾之礼。

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彼时,曹操虽然在忙于官渡之战,但是,他依然没有忽略华歆这位人才,而是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将华歆征召到许昌。来到许昌后,华歆被授任为议郎后升任尚书,又转升侍中,再代荀彧为尚书令(相当于副丞相)。曹操征讨孙权时,奏请汉献帝任命华歆为军师。魏国建立后(曹操受九锡封为魏王),任御史大夫。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华歆来到曹操麾下后,可谓平步青云,其官职的晋升速度,无疑是令人咋舌的。

换而言之,对于荀彧、荀攸、程昱、贾诩、司马懿等曹操麾下的谋士,在官职上都难以获得类似于华歆的晋升速度。而这,显然说明华歆拥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比如他的东汉末年积累的名气等。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拜华歆为相国,安乐乡侯。作为曹魏的相国,华歆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同年12月,曹丕代汉称帝,华歆登坛主持受禅仪式,向曹丕献上皇帝玺绶,其后,魏文帝曹丕改相国为司徒,而华歆也随即担任司徒这一官职,地位同样十分显赫。

值得注意的是,华歆在历史上饱受争议,除了“管宁割席”这一成语典故,应该也和主持受禅仪式存在一定的关系。不过,在笔者看来,东汉王朝的灭亡,在当时已经是大势所趋。虽然华歆曾经忠于汉室,不过,汉室已经难以匡扶的背景下,华歆帮助曹丕登基称帝,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了。并且,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早一点退位,应该也是一个解脱了。对于曾担任相国、太尉等官职的华歆,历来很清廉,禄米及皇帝赏赐都赈济了亲戚熟人,家中没有百斤,更没有十斗粮食的储存。朝廷每每将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只有华歆不收留,而是将她们嫁人,曹丕为此叹息不已。

对此,在笔者看来,华歆这位朝廷重臣的清廉,显然能够和蜀汉丞相诸葛亮相提并论。当然,因为立场不同,诸葛亮对华歆,包括王朗等曹魏大臣,无疑是颇有微词的。值得注意的是,曹丕即位初期,下诏要求宫廷大臣向他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华歆推举了管宁,曹丕派车专门去迎接。虽然当初管宁曾表示要和自己划清界限,但是,华歆并没有因此忌恨管宁,反而向魏文帝曹丕推荐了这位人才。即便华歆内心真的不愿意,他的这一举动还是值得称赞的。

最后,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皇太子曹叡即位,封华歆为博平候,增邑五百户,与之前的累计为一千三百户,并于同年十二月改任华歆为太尉,华歆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魏明帝曹叡没有同意。在曹魏历史上,司马懿、蒋济司马孚邓艾等人都曾担任太尉一职。当然,华歆担任曹魏太尉一职,是在司马懿、蒋济、司马孚、邓艾等人之前的。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派曹真从子午道(关中至汉中的通道)进军征伐蜀汉。

标签: 古代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继位,手握重权的八爷党为什么没有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夺嫡大战中,雍正皇帝笑到了最后。而当时还是四阿哥的雍正并不是诸位皇子中最受康熙器重的,也不是势力最强的,所以他能继位这一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抛开雍正继位的合法性不谈,总之雍正就这样当上了皇帝。那么当时几乎掌握着朝廷大半权利的八爷一党,加上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的支持,为何会如此心甘情

  • 玄武门之变前的李世民有多可怕 难怪李建成会对他手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玄武门之变,唐朝,历史解密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随后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不久又继承皇位,改年号为贞观。那么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的权势到底如何呢?李渊当年在太原准备起兵的时候,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亲儿子分别聚集力量,将来协同作战。此时成败未

  • 皇帝御驾亲征,打赢了却认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历史解密

    北宋在军事力量上始终是比较吃亏的,自北伐失败后,对待辽国的态度也就逐渐地转变为了被动防御。不过,宋朝的一步步退让并不能带来和平与安定,相反地,反而是助长了辽的野心,变得更加猖獗。燕云十六州本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但是自从这十六州落入胡人手中以后,中原也就无异于是光秃秃地暴露在了胡人的面前,中原所有的王朝

  • 孔子为什么会梦到周公?周公真的会解梦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朝,周公旦,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孔子为何经常梦见周公?那周公是谁?这周公真会解梦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小时候,家里墙上总会挂一本日历,巴掌大小,每天撕一页。每一页的底部,常有一条“周公解梦”的小知识。提到“周公会解梦”,就得说到孔子。因为这个典故,可能就来自于《论语》,孔子说: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真的敢与和珅叫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纪晓岚,清朝,历史解密

    当年的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尤其是王刚老师饰演的和珅总是和纪晓岚对着干,但是电视剧只是为了迎合市而杜撰的,他们真正的关系是什么样呢?1:首先我们说说官位,纪晓岚最大做到什么官位?都是什么性质的?大家都知道纪晓岚也就做过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国子监事致仕

  • 通判是怎么出现在宋朝的?都是由皇帝亲自选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通判,宋朝,历史解密

    喜欢宋朝文史的朋友一定见过“通判”这个官名,是州府里的主要的官员之一。宋朝州府里一把手既然叫“知州”、“知府”,依理推之,通判应该是知州、知府的副手,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副职二把手,通判这个官是宋朝的“特产”究竟是个怎样的官,接下来就来聊一聊。从形式上看,通判有协助知州、知府工作的职责。宋朝的知州、知府

  •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干什么?有人的成了地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古代的公务员也有退休的时候,各个朝代的退休年龄不一样,但只要没有天灾人祸,没有贪腐问题被查办,大家都能熬到退休。那么退休之后要怎么办呢?各个朝代还是不一样的。咱们今天具体说一说。先来说说夏商周吧。许多文章都把这三个朝代略过了,但是它们也是古代的组成部分,所以咱们在这里写一下。这三个朝代的退休年龄是7

  • 南吴君主杨渥20岁就被迫继承王位,最终被奸臣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吴,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中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今天说的是南吴君主杨行密的儿子,长子杨渥。这个杨渥可以说是出生名门贵族,从小衣食无忧爱好广泛,最大的爱好是击球。但偏偏就是对继承君主之位不感兴趣,这点让他的父亲很恼火。他的父亲杨行密晚年感觉自己快不行了的时候,派人将宣州观察使杨渥召回准备料理父亲的后事,杨行

  • 许褚的实力如何?为什么能被曹操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在很多武侠类影视剧中,我们一定听过这么一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19个字,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象的总结概括了出来。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伴随着这句话的中心思想。尤其是中国的古代史上,有过很多混乱的年代。比如东汉末年时期,各地诸侯应运而起,通过混战来分割天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 秦军如此强大,为何还有奖励背叛了秦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郑安平,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军队有力军功激励机制,整个秦国军队从士兵到将军精气神都焕然一新,一个个都变成了铁血战士,天下人都称秦国军队为秦锐士。在这种晋升体系在当时来说算是很先进的,基本上大家为了军功都是视死如归,既然死都不怕就更别说叛变投敌了。不过任何事情都还是有例外的,在这支秦国新军中就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