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如何应对中风的后遗症

古人如何应对中风的后遗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73 更新时间:2024/2/13 0:36:37

缺血性脑中风,即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腰膝酸软。

血栓堵塞脑血管引发中风——这样的脑血管病,在当今时代是越来越多发了。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类血栓性疾病更是多见。走在街头巷尾,因为中风而身体偏枯的人,经可以遇到。

脑血栓能不能不留后遗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这抢救治疗的时机大有关系。如果抢救及时,通过介入溶栓治疗,患者脑组织损伤小,就可能不留后遗症。如果抢救不及时,就很难说了。这是现代医学给我们的康复机会。

在古代呢?古代人如应对中风的后遗症呢?

我们的祖先不知道脑子里哪出了血栓,不知道哪一处脑组织受到的影响,自然也就无法及时溶栓了。但是,我们的祖先很聪明,用其他的办法,实现和及时溶栓类似的治疗效果。

什么办法呢?

这就是益气活血。

古人的这一治疗心法,是十分难得和重要的。如果在古代有诺贝尔医学奖,这样的治疗心法,是绝对可以拿奖的。毫不夸地说,这是中医的千古绝技。

在中医的症候辩治理论中,有一个症候十分重要,叫做气虚血瘀证。这在中风的患者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你看,有太多中风患者,后遗症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良。为什么会这样?古人觉得,血主濡之。肌肉身体发挥功能,离不开血的濡养。

如今肢体不灵,必然是血脉不通,濡养失职了。那么,血为什么会濡养失职?是因为它缺少了气的推动。你看,很多患者的肢体,痿弱无力,这就是气虚的表现。还有一些人,中风后流口水,这是气不能固摄的表现。另外,像神疲乏力、身体倦怠、少气懒言、语言失灵等也都是气虚血淤的体现。这类人的舌象,你仔细看,常常是舌质淡紫,或者有紫斑。为什么?血淤所致。还有脉象,多沉涩或者细缓无力。为什么?气虚鼓动无力、脉道不充所致。

总而言之,中风之后,气虚血淤,脏腑、肌肉、经脉失于濡养,这就是古人眼中中风后遗症产生的一大根源。

所以,古人对此主张益气活血。以上所述就是益气活血这一治疗方法的来历。

用什么办法?从前,我们介绍过补阳还五。这是非常经典的治疗办法。不过,它不是我们今天要和您说的方法。我们要介绍给你的,是源于当代中医名家的另一重治疗心法。很是实用。

组方如下——

准备中药黄芪、牛黄、丹参、川芎、地鳖虫、牛膝(用量依患者个体情况而定),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一粒胶囊装入药末0.35克,每日服用3次,每次4粒,连服4个月为一个疗程。若服用效显,就2到3个月为一个疗程。

此方的拟制者,乃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郑卓人大师。这个方法是为当代许多中医临床所应用的,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所致脑血栓后遗症的验方,主要表现就是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腰膝酸软。它在业界是比较有名气的。

这里面体现出了鲜明的益气活血的治疗理念。其中的黄芪,善于补气,丹参活血、川芎行血、地鳖虫破血逐瘀。四味药基本构成益气活血的治疗构架。同时,牛膝通络化瘀、引血下行,有利于控制血压,配牛黄清痰热而开心窍,解决血淤生热、日久成痰的问题。如此一来,方简力宏,用药周正,不失为一张良方。

当然了,方剂总归是方剂,看官需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应用才可以。尤其是其中的药量配比,一定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切记,它是可以治疗的药方,而不是食疗方,所以应用起来务必谨慎、考虑周全。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人没有碘盐如何治大脖子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很多人都知道碘缺乏可以导致大脖子病,但真正见过此病的人很少,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近些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缺碘,至少不是那么普遍和严重。古人不知道碘元素,更没有碘盐,如果真的缺碘,岂不是大脖子病横行?”你别说,还真是这样。大脖子病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常见的疾病,至少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记载。它还

  • 雅克萨之战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清顺治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征服黑龙江。波雅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当局的重视和赞许。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

  • 雅克萨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雅克萨之战清军之所以取胜,首先是由于战争是正义的,得到了军民特别是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其次是清军从长期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边界斗争的特点,采取了有效措施,作了较充分的准备。第三是实行了军政兼施的指导方针,在以武力为后盾的基础上,先对侵略者严辞警告,警告无效后,才发兵反击。反击时

  •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是中国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就东段边界等问题进行交涉。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俄历7197年8月28日),中方代表索额图、佟国纲等与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今

  • 《尼布楚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尼布楚条约》以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条约形式,从法律上确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享有充分的主权。这并非古代粗浅的势力范围划分,而是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保护的领土主权。这遏止了俄国继续向南扩张,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来自西方的国际法在《尼布

  •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夭折的色楞格谈判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俄历7194年)1月,俄方谈判外交使团组成,以戈洛文为全权大使,弗拉索夫为副使。2月5日(农历一月十三日,俄历1月26日)从莫斯科启程,卫兵多达500人,270车弹药粮草,在路过托博尔斯克时,又增哥萨克骑兵、步兵、火枪手、龙骑兵1400人以上,总人数超过20

  • 中华穿山甲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中华穿山甲(学名:Manis pentadactyla):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动物。头体长42-92厘米,尾长28-35厘米,体重2-7千克;鳞片与体轴平行,共15-18列。尾上另有纵向鳞片9-10片。鳞片棕褐色,老年兽的鳞片边缘橙褐或灰褐色,幼兽尚未角化的鳞片呈黄色。吻细长。脑颅大,呈圆锥形。

  • 捻军起义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捻军起义是爆发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19世纪初开始活动于皖、鲁、豫一带。所谓“捻”,即农村迎神赛会时要搓捻子燃油,因此得名。他们活动分散,每一股称为一捻,少则几人、几十人;多者不过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数越多,“居者为民,出者为捻”,多是一些生路艰难的农民群众。捻军的斗争自1853年开始

  • 台湾海峡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台湾海峡,简称“台海”,是中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北起中国台湾省新北市富贵角与福建省平潭岛连线,南至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岛与中国台湾省鹅銮鼻连线。主要以大陆棚为主,平均水深约60米,最深处水深为88米。海域上的岛屿,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岛屿外,尚有澎湖群岛与台湾省屏东县的小琉球。地理位置

  • 中华田园犬是什么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中华田园犬,传统称呼为“土狗”,北方有的地方又叫“柴狗”,属于食肉目、犬科、犬亚科的一种哺乳动物,长大后肩高约25~55厘米,体重约10~30公斤。属于亟待拯救的本土犬种。以前广泛存在于中国农村及东南亚地区,现在城镇化也广泛把中华田园犬当作宠物狗。物种介绍中华田园犬与早期的狼、中国狼、草原狼外形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