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毁坏圣像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毁坏圣像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34 更新时间:2024/1/11 5:44:27

8~9世纪(有更精准的说是726年至843年期间,一说717年至843年之间)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

皇帝利奥三世于726年掀起了全社会的“毁坏圣像运动”,君士坦丁五世时,破坏圣像运动达到高潮。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原因

总体而言,利奥三世推行运动是因为人民对当时奢华教会的不满,要求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圣像崇拜,教会地位崇高及财富雄厚,帝国政府想利用破坏圣像抵抗修院的势力,因而借由认为圣像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偶像,有违宗教原则的指责,发动毁坏圣像运动。

政治上

破坏圣像运动是一场帝国皇帝与宗教势力争夺对教会控制权的斗争。自4世纪以来,东罗马皇帝就对教会握有极大影响力,这是由于早期东罗马皇帝作为羽翼未丰的教会的保护人而自然形成的。不过,在破坏圣像运动爆发前,皇帝与教皇争夺权力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而且愈演愈烈。

自君士坦丁一世于公元324年亲自主持召开第一届大公会议后,狄奥多西一世、狄奥多西二世、马尔基安和查士丁尼一世分别主持召开大公会议。罗马主教马丁曾企图主持第二次大公会议,但他旋即被君士坦丁二世下令押解至首都监禁,而后遭到流放。其次东罗马皇帝拥有控制五大教区,即罗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亚历山大城和安条克教区的教会高层的任命权,君士坦丁一世、狄奥多西二世及查士丁尼一世分别罢免教区内的大教长及主教职位,教皇维吉吕更被软禁于君士坦丁堡达7年之久。

但教会一直力希望图摆脱皇权的控制,君士坦丁一世时,主教有权审理世俗法庭审理过的任案件,而主教的判决被认为是终审判决,狄奥多西一世时,教会进一步获得了税收和司法等方面的特权。7世纪时,教会反对了希拉克略提出的“联合论”和“两性一意论”,罗马主教格里高利一世更公开反对禁止官员和士兵在未完成职责以前进入修道院的皇帝敕令,又利用东罗马世俗大贵族争夺皇权,至7世纪末,罗马主教色尔爵在与皇帝的斗争中公然煽动军队反叛朝廷。教会权力不断的提高,促成了利奥三世发动破坏圣像运动以限制教会的发展。

经济上

4世纪以后,教会作为东罗马的国教,受到特殊的保护,教会财产增加极为迅速。君士坦丁一世的《米兰敕令》即明确规定,发还教产,许可教徒教会捐赠各种形式的财产。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后,教会不仅得到了大量地产、金钱和粮食,还兴建了大批教堂和修道院,教会的庄园内包括农用耕地、房产、果园、橄榄园、葡萄园、山坡牧场、小型手工作坊、农户、畜群等,修道院的高墙内,有修士的居室、工作间、教堂、会堂,其周围的田地亦由下级修道士耕作,此类田产为教会带来了庞大的收益。

同时,教会通过接受捐赠、遗产和经营庄园等途径,每年都可以得到相当丰厚的收入。教会又吸引了大批青壮年人出家,成为教职人员或修道士。6-7世纪,东罗马帝国连年战争、瘟疫不断,人力资源消耗严重。军队人数急剧下降,人力资源的短缺还直接削减了纳税人的数量,减少了东罗马传统税收人头税的总量,使国家收入大幅度下降。

在利奥三世执政期间,拉伯人占领了帝国大部分的领土,令占领地内的修士回流到境内,导致境内的修士人数大增。修士及教会在帝国境内一向享有众多的特权,他们所占有的土地却几乎占了帝国的半壁江山,加上教会所拥有之土地内税收及收益,不需缴纳给世俗权,令宗教阶层造成重大之影响。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透过此运动,大量没收教产、关闭修道院、强迫修女修士还俗。

军事上

为了抵抗外敌入侵,希拉克略王朝和伊苏里亚王朝的皇帝大力推行军区制,将全国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建立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军区制的实施需要大片的国有土地,但国内大部分的土地均控制在教会之下,致使未能将土地分配给保护国家的军官,令国家的防卫体系受到动摇。

其次,利奥三世所封的军区领袖大多是来自东方的小亚细亚,这批军事贵族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一般都有反圣物崇拜的倾向,同时对教会的封建势力感到恨之入骨,利奥三世为了讨好这批军事贵族,故此发起圣像破坏运动以争取他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青少年出家当修士,令国家缺乏军队兵源,当时拜占庭正面对阿拉伯人及保加利亚人的入侵,帝国不得不解决青少年人逃避到教会的问题,最终以运动来强迫关闭修道院等设施。

其他因素

也许与上略有重复,还有一种可能的因素。圣像的制造者是教会的隐修院,而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不喜欢让教会拥有这种名利双收的权力。此外,还有两个因素值得帝国皇帝的重视:一是与伊斯兰帝国接壤的广大地区的人民拒绝圣像,尽管其中也有操希腊语、在崇拜圣像的文化氛围中生活的居民;二是犹太民族在拜占庭的重要地位。出于对偶像崇拜的惧怕,这个民族可是一直反对崇拜圣像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发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

  • 毁坏圣像运动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教会地位破坏圣像运动的产生,遏制了教会无限膨胀的经济特权,限制了教会的扩张,这次运动是君权与神权的交替,此运动在各方面打击教会,导致教会需依附在君权之下,皇权高于教权的原则并未发生动摇,并加深了东西教会的裂痕,促成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在毁坏圣像运动之前,教会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这场运动打着宗

  • 1976年6月16日:国际非洲儿童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1976年6月16日,南非约翰内斯堡市郊黑人聚居的索韦托区数千黑人学生上街示威游行,抗议种族主义当局在黑人学校强行推行以白人使用的“阿非利加”语(亦称南非荷兰语)作为教育语言的“班图斯坦”教育制度,遭到南非警察的血腥镇压,当场打死500多名示威学生和儿童,造成震惊世界的惨案。1991年,联合国儿童基

  • 2000年6月16日:日本香淳皇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香淳皇后(こうじゅんこうごう、1903年(明治36年)3月6日-2000年(平成12年)6月16日)旧名久迩宫良子女王。她是昭和天皇的皇后,也是第125代天皇明仁的母亲。2000年(平成12年)6月16日逝世,享年97岁。“香淳”的出处来自《怀风藻》(751年编成,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汉诗集),是由日

  • 1842年6月16日:抗英名将陈化成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陈化成(1776年—1842年6月16日),字业章,号莲峰,汉族,福建同安县(今属厦门市)人,抗英名将、民族英雄。出身行伍,历任嘉庆间参将、道光间总兵,鸦片战争爆发时任任福建水师提督,后改任江南提督,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与英国侵略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早期经历陈化成(1776

  • 地摊经济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堂皇入室,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的优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概述地摊经济由来已久,只是城市未给予完全的合法化,是处于一种边缘经济。在全国各地,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和城管这

  • 半影月食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半影月食是月亮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通过地球的“半影”内的一种特殊天象。月球进入地球半影的天文现象,这时地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照向月球的光,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时昏暗一些,如果使用望远镜观测月亮,变暗的感觉会非常明显。在半影月食发生的过程中,只有半影月食的食分大于0.7时,肉眼才可以察觉到。2020年6月6

  • 日环食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日环食(annular solar eclipse)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发生日环食时,物体的投影有时会交错重叠。原理日环食的本质实际上是因为月球离地球较远,月球的本影不能到达地面而它

  • 快速射电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快速射电暴是指遥远宇宙中突然出现的短暂而猛烈的无线电波暴发,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只有几毫秒,却能够释放出相当于太阳在一整天内释放的能量。产生起源遥远宇宙中突然出现的短暂而明亮的无线电波爆发,从近十年前首次被报告,就一直让天文学家感到困惑。这些神秘的事件只有少数几起得到确凿的证认,但是此前的观测没有多少

  • 天地会起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天地会究竟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由于史料的零乱和抵牾,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未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天地会起源于康熙年间。这一说法是英人威廉。斯丹顿在所著《三合会》一书中明确提出的。其主要根据是天地会秘密文件中有关于康熙年间少林寺僧征西鲁的传说。传说的大意是:康熙年间,西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