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地会起源之谜

天地会起源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10 更新时间:2024/2/12 12:58:33

天地会究竟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由于史料的零乱和抵牾,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未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天地会起源于康熙年间。

这一说法是英人威廉。斯丹顿在所著《三合会》一书中明确提出的。其主要根据是天地会秘密文件中有关于康熙年间少林寺僧征西鲁的传说。

传说的大意是:康熙年间,西鲁番入侵中原,清廷文臣武将皆无退兵之策,只好发布榜文,征集勇士前往御敌。福建少林寺僧闻讯后,连夜赶至京城,奏请出征西鲁。他们在“六丁六甲”帮助下,一举打败西鲁。回京后既不愿为官,亦不肯受赏,仍归少林寺清修。后遭奸人诬陷,少林寺被清廷焚毁,寺僧大多惨死。幸存的蔡德忠等五位僧人逃至广东惠州长林寺,巧遇好汉万云龙、朱洪竹、陈近南等,一同敌血为盟,结拜为兄弟,矢志“反清复明”,于是出现了“天地会”。

后来,日人平山周的《中国秘密社会史》、陶成章的《教会源流考》等著作中,也都沿用了此说;民国以后出现的《汉留全史》、《海底》、《洪门志》、《洪门史》诸书中,进一步丰富了这一说法的内容。罗尔纲在1934年写的《水浒与天地会》一文中,更明确提出:“天地会创始的年代,洪门相传,始自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甲寅。”

他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天地会的创立背景作了如下论述:“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臣烈士,多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赴屡蹶,与虏拼命;然卒不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势已盛,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尽,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结为团体,以待后起者可藉为资助也。此殆洪门创立之本意也。”罗尔纲认为,孙中山这段极扼要、极透彻的提示,是研究天地会所不可不知的。

二、天地会创始于雍正年间。

萧一山在《天地会起源考》一文中,依据伦敦所藏较早的原抄本《西鲁叙事》及《西鲁事》叙述的传说,认为大地会的创始年代应为雍正十二年,从而否定了前一种说法。

但他又从康熙时代的历史背景推断,天地会是郑氏谋主陈永华和郑氏旧部组织的,因此进而提出:天地会大约在康熙时已经有了,到雍正末年经过改组才有较严密的组织(故又称“复兴天地会”)。谓天地会起于雍正末年,固然不错,谓天地会起于康熙时代亦无不可,只是说起于康熙十三年则系显然错误,因为那时郑氏尚据有台湾。

三、天地会起源于乾隆年间。

建国以来,有些学者根据新发现的史料,推断天地会创始于清代乾隆年间,但创始的具体年代又有歧异:蔡少卿在《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一文中,介绍了清政府在台湾天地会林爽文起义时追查天地会根源的过程,并根据其中的材料得出结论说:天地会起源于福建漳州地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漳浦县洪二和尚首倡:至于在此之前有无天地会名目,因无确据,尚待证实。天地会产生的社会根源是清朝康、乾年间,漳州地区己存在着大量破产的农民和盐民,他们迫切感到必须互相扶持,甘苦与共,于是天地会组织就应运而生。

秦宝琦、刘美珍在《试论天地会》一文中,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天地会的档案,认定天地会创于各种秘密结社大量涌现的乾隆中期。其创始人或创始人之一是漳浦县僧人提喜即洪二和尚,此人在乾隆年间已被清政府找到了下落。他们还指出:《西鲁序》直到嘉庆十六年还未定型,它和后来人们常见的抄本有很大的差别,故用嘉庆以后逐渐形成的《西鲁序》为据来证明天地会创于康熙或雍正年间是靠不住的。

此外,台湾学者戴玄之1963年在《天地会的源流》一文中提出,应按正史来研究天地会的起源,他认为,天地会为洪二和尚提喜所创,正式创立于乾隆三十二年;至于其他有关传说,皆系“神话”或“幻想”,不足为据,其主要根据是:乾隆年间,两广总督孙士毅根据天地会会员许阿苏供词,认为天地会起自乾隆三十二年,乾隆皇帝亦深信之,在上谕里说:“天地会名色,起自三十二年。”四、无地会起源于明末清初。

何正清、吴雁南在《略论天地会的起源》一文中认为,从天地会的思想渊源看,似起源于明末清初,因为天地会受道教影响极大,而此时正是道教势力较大之时;从社会条件看,明朝早已具有产生天地会一类社会组织的条件;至于天地会创立的具体时间,他们认为应以起于明清之际为是。理由是:天地会的形成有一个很久远的过程,早在明代就出现了天地会的雏形,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朝初年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而且在清初的刑律中也有所反映,如顺治初年,刑律对“异姓结拜兄弟者”只“处以鞭一百”,到顺治十八年即改为“凡歃血结盟、焚表结拜弟兄者着即正法”;康熙年间的《大清律例》中对此又作了更为严酷的规定。所以,天地会具体起源于顺治、康熙年间;其起源的地点不限于四川,亦不限于东南,而是在同一时期内先后出现于我国南北东西多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4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

  • 贝尔格莱德之围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贝尔格莱德之围,指1456年奥斯曼帝国围攻匈牙利要塞贝尔格莱德的一次战役,匈牙利军队在名将亚诺什·匈雅提的带领下打败对手。这一战既是经典的城市堡垒围攻战,又是出色的内河水师较量。背景前因1453年,距离贝尔格莱德围攻战前三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下了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最为著名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几乎整个

  • 贝尔格莱德之围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456年7月4日,号称30万之众的奥斯曼军队从巴尔干与小亚细亚各地集结,在匈雅提征集的援军赶到之前,以巨大的兵力优势与浩大的声势,压向了匈牙利人控制的南部重镇——贝尔格莱德。15世纪的贝尔格莱德,总体上来说是一座匈牙利人的城市。由于地处巴尔干中心位置,又毗邻重要的航运通道多瑙河,是控制巴尔干北部的

  •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966年12月28日中国成功地进行氢弹原理试验,当量30万吨。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由飞机空投的330万吨当量的氢弹试验获得成功。历史沿革氢弹的研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的,自从原子弹试爆之后,因为它能产生上千万度的超高温,也为日后研制氢弹开创了条件,美国在研制氢弹初期,经过了多

  • 贝尔格莱德之围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贝尔格莱德之围中匈牙利人为这次胜利付出沉重代价:由于军营中爆发鼠疫,匈雅提在三个星期后(1456年8月11日)死去。围城显示出城堡的设计良好,故此匈牙利人在巩固城堡。由于较弱的东部城墙曾被土耳其人突破,故他们在那里建立薛丹城门(Zidan gate)和重内博伊沙塔(Heavy Nebojsa tow

  • 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依法执行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南宁宾阳县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1997年至2000年读高中,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 2008年6月17日:著名赛车手徐浪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徐浪(1976年11月11日—2008年6月17日),浙江金华武义人,郑州日产帕拉丁车队赛车手,在国内赛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6月17日于穿越东方越野拉力赛中不幸身亡,英年32岁。电影《乘风破浪》主角的名字叫徐太浪,身份是不被家庭理解的小青年,又综合了其他细节,可以确定,徐太浪的原型正是中国

  • 1913年6月17日:支教模范白方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白方礼(此姓名是户口本上的正确写法,“白芳礼”属于错别字)(1913年6月17日—2005年9月23日),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人。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2005年

  • 二战美军绝密兵种风语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二战期间,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外族人无法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当地时间2014年6月4日,二战中最神秘的“纳瓦霍密码”译电员切斯特·内兹在

  • 马桶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马桶的发明被称作一项伟大的革新,马桶解决了人们吃喝拉撒的排泄问题。作为大小便的用具马桶,是古代世界众多国家公认的“卫生水准的标尺”,人们常常把马桶作为衡量这个国家人居生活是否卫生的标杆,我们了解一下马桶古人诗如何使用马桶的。我国古人最早使用马桶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的皇帝使用的玉石雕刻的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