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快速射电暴是什么

快速射电暴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2/12 12:58:29

快速射电暴是指遥远宇宙中突然出现的短暂而猛烈的无线电波暴发,持续时间极短,通只有几毫秒,却能够释放出相当于太阳在一整天内释放的能量。

产生起源

遥远宇宙中突然出现的短暂而明亮的无线电波爆发,从近十年前首次被报告,就一直让天学家感到困惑。这些神秘的事件只有少数几起得到确凿的证认,但是此前的观测没有多少细节可以揭示它们到底如发生,甚至到底在哪里发生。

分析了近700个小时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绿堤望远镜(GBT)存档数据后,一组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包含最多细节的快速射电暴事件。这些新分析的数据,其中同时包括线偏圆偏振数据,表明这一爆发发生在高度磁化的区域内,有可能是一个近期的超新星,或活跃的恒星形成星云。

快速射电暴是用射电望远镜探测到的来历不明的短暂闪光,虽然持续的时间还不到一秒钟,它所包含的能量却比我们的太阳几十万年中发出的能量还多。迄今只有11个FRB事件获得了确凿的证认,但天文学家们相信,在可观测的宇宙中每天都会发生成千上万这样的爆发。但是,要找到它们,却需要仔细而审慎地分析当前和存档中的日常射电天文观测记录数据。

在此前观测的快速射电暴中,只探测到过圆偏振数据。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另外还有所能存储的望远镜数据的限制。绿堤望远镜既有探测完整的偏振图像的能力,又有充足的观测数据存档。

通过研究这最近一次探测到的线偏振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从快速射电暴发出的无线电波显示出法拉第旋转效应,这是当无线电波通过一个强大的磁场时发生的螺旋形扭曲,其形状就好像开葡萄酒瓶木塞的螺旋起子。

对信号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它在来地球的路上经过了两个不同的称为(散射)屏的电离气体区域。通过分析两个屏之间的相互作用,天文学家能够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最强的屏非常接近爆发的源头,在爆发源的十万光年以内,这将其置于源所处的星系内。只有两种东西可以在信号上留下这样的印记:源周围的星云,或者其星系中心的电离气体。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快速射电暴的无线电辐射具有类似恒星的闪烁现象。这种无线电波段的闪烁现象通常出现在脉冲星的观测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毅超博士分析了快速射电暴方上一颗脉冲星的闪烁数据,表明快速射电暴也和脉冲星一样,其闪烁部分是由银河系星际介质引起的;同时也说明其爆发位置应当在30亿光年以内。

中国天眼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截至2019年8月28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天地会起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天地会究竟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由于史料的零乱和抵牾,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未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天地会起源于康熙年间。这一说法是英人威廉。斯丹顿在所著《三合会》一书中明确提出的。其主要根据是天地会秘密文件中有关于康熙年间少林寺僧征西鲁的传说。传说的大意是:康熙年间,西鲁

  • 1994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

  • 贝尔格莱德之围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贝尔格莱德之围,指1456年奥斯曼帝国围攻匈牙利要塞贝尔格莱德的一次战役,匈牙利军队在名将亚诺什·匈雅提的带领下打败对手。这一战既是经典的城市堡垒围攻战,又是出色的内河水师较量。背景前因1453年,距离贝尔格莱德围攻战前三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下了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最为著名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几乎整个

  • 贝尔格莱德之围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456年7月4日,号称30万之众的奥斯曼军队从巴尔干与小亚细亚各地集结,在匈雅提征集的援军赶到之前,以巨大的兵力优势与浩大的声势,压向了匈牙利人控制的南部重镇——贝尔格莱德。15世纪的贝尔格莱德,总体上来说是一座匈牙利人的城市。由于地处巴尔干中心位置,又毗邻重要的航运通道多瑙河,是控制巴尔干北部的

  •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966年12月28日中国成功地进行氢弹原理试验,当量30万吨。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由飞机空投的330万吨当量的氢弹试验获得成功。历史沿革氢弹的研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的,自从原子弹试爆之后,因为它能产生上千万度的超高温,也为日后研制氢弹开创了条件,美国在研制氢弹初期,经过了多

  • 贝尔格莱德之围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贝尔格莱德之围中匈牙利人为这次胜利付出沉重代价:由于军营中爆发鼠疫,匈雅提在三个星期后(1456年8月11日)死去。围城显示出城堡的设计良好,故此匈牙利人在巩固城堡。由于较弱的东部城墙曾被土耳其人突破,故他们在那里建立薛丹城门(Zidan gate)和重内博伊沙塔(Heavy Nebojsa tow

  • 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依法执行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南宁宾阳县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1997年至2000年读高中,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 2008年6月17日:著名赛车手徐浪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徐浪(1976年11月11日—2008年6月17日),浙江金华武义人,郑州日产帕拉丁车队赛车手,在国内赛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6月17日于穿越东方越野拉力赛中不幸身亡,英年32岁。电影《乘风破浪》主角的名字叫徐太浪,身份是不被家庭理解的小青年,又综合了其他细节,可以确定,徐太浪的原型正是中国

  • 1913年6月17日:支教模范白方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白方礼(此姓名是户口本上的正确写法,“白芳礼”属于错别字)(1913年6月17日—2005年9月23日),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人。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2005年

  • 二战美军绝密兵种风语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二战期间,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外族人无法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当地时间2014年6月4日,二战中最神秘的“纳瓦霍密码”译电员切斯特·内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