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666年9月2日:伦敦大火

1666年9月2日:伦敦大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79 更新时间:2024/2/19 9:27:37

伦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发生于1666年9月2日~5日,是英国伦敦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灾,烧掉了许多建筑物,包括圣保罗大教堂,但切断了自1665年以来伦敦的鼠疫问题。2016年是伦敦大火发生350周年。

事件经过

1666年9月2日星期日凌晨1点左右,伦敦布丁巷(Pudding Lane)有一间面包铺失火。一阵大风将火焰很快吹过几条全是木屋的狭窄街道,然后又进入了泰晤士河北岸的一些仓库里。

大火延烧了整个城市,连续烧了4天,包括87间教堂、44家公司以及13000间民房尽被焚毁,欧洲最大城市伦敦大约六分之一的建筑被烧毁。后来起火点普丁巷附近立了一个纪念碑,高61.5公尺,共有311阶,顶端为火焰饰围绕的圆球,是英国天学家建筑师克里斯多佛·雷恩(Sir Christopher Wren)所设计,重建的工作由雷恩主导,54间教堂中有51间是他重新设计的,包括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

伦敦大火纪念碑的碑柱为古罗马风格的多利安式。纪念碑为圆柱形带凹槽,柱内中空,有311级旋转楼梯直通碑顶,在那里可远眺伦敦金融城风光。眺望台的铁栏杆,都是用当年烧熔的铁器重新铸成的。

大火与鼠疫

在伦敦大火的前一年(1665年),欧洲爆发鼠疫流行,仅伦敦地区,死亡六万人以上。1665年的6月以来的3个月内,伦敦的人口减少了十分之一。

鼠疫由伦敦外蔓延,英国室逃出伦敦暂住牛津,市内的有钱人纷纷携家带口急忙出逃,有病人的住房都用红粉笔打上十字标记。伦敦不再有扰人的官司问题,因为法律界人士已全都移居乡下。

1666年9月2日凌晨2点,一位布丁巷的面包师傅法里诺忘了关上烤面包的炉子,使得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布丁巷位于伦敦旧城拥挤地区的中心,也是附近的伊斯特奇普市场的垃圾堆放地,一般的老百姓都住在那里。1665年国王查理二世致函伦敦市长,敦促他实施严格的灯火管制。

火灾发生时伦敦市长在凌晨就接到了失火通知,但他毫不在意,这一天是星期日,他没心情工作。到下午,大火已经烧到泰晤士河畔,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到了星期三整个伦敦已有13000间房屋被烧毁、87个教区的教堂被烧毁,300公亩的土地化为焦土。圣保罗大教堂被烧毁,连结古墓也遭殃,露出了像是木乃伊的尸首。

伦敦大火只有5个人丧生火难,大多数市民有充裕的时间逃离灾区,是不幸中的大幸,伦敦的驿道上挤满了装载著各种家产的手推小车。而且伦敦大火彻底切断了自1665年以来伦敦的鼠疫问题,这场大火烧死了数量庞大的老鼠,地窖中的老鼠根本没有藏身之处。

重建后的伦敦市以石头房子代替了原有木屋,个人卫生也得到改善,使得瘟疫不再爆发。日记名家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忠实的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次瘟疫与大火的接连事件,“目睹瘟疫的惨状,心中极为不安,口中只好嚼嚼烟草,以避开细菌的侵袭。”“我从床上爬起来,穿上睡衣,走到窗前观看,以为失火地点在最远处的马克基的后面,尔后又上床蒙头大睡。”

大火之后重建伦敦的迫切要求强有力地拉动了内需,科学家出身的胡克这时成为一位建筑大师,伦敦大火后他担任测量员及伦敦市政检查官。

1666年10月1日,建筑师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提出了全伦敦市灾后的修复方案,其中的圣保罗大教堂工程从1675年开始,直到1710年才告完工,共花费了75万英镑。他参与的建筑工程还包括皇家的肯辛顿宫、汉普顿宫、大火纪念柱、皇家交易所、格林威治天文台。这些工程使得英国的经济开始突飞猛进,笛福说过,如果没有那场大火,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经济不会有那么快的起色。

经济损失

大火也造成了大约1000万英镑的经济损失。当时伦敦市的年收入是12000英镑,理论上说,灾难损失需要800年才能弥补。

火灾后,超过1万人无家可归。许多难民临时居住到穆尔菲尔德的棚屋中,或在他们烧毁的房屋旁建造个简陋小屋。不过,灾后重建工作非快速,到了1672年,几乎所有的市民都迁入了新居。

遇难人数

尽管大火蔓延到伦敦80%的城区,烧毁了13200间房屋、87座教堂、47个办公厅,但据记载只有5人死于火灾。

死者包括:引起火灾的面包师的女仆;舒尔大街上的钟表匠保罗·洛厄尔;一个老人,他从圣保罗教堂中抢救出了一条毯,却被烟雾呛死;还有两个人,他们试图抢救出谷物和财物,却倒霉地被困在地窖中。

丧生于大火的准确人数,可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约翰·伊夫林曾提到“有一种来自某种生物遗体的恶臭味道”,而现代法医学显示,高温可以导致尸体蒸发,所以无法把它们登记在案。

结果

大火开始于普丁大街上的国王面包房,托马斯·费里劳是面包房的主人。当时,费里劳就否认了对自己纵火的指控,但是一个叫罗伯特·休伯特的法国钟表匠鬼迷心窍地指认就是费里劳放的火。因此,尽管有证据显示费里劳并没有纵火,人们还是把他吊死。

直到1986年,事件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面包师联合会正式声明为火灾负责,并向公众道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37年9月2日:顾拜旦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皮埃尔·德·顾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1863年1月1日~1937年9月2日),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1863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非常富有的贵族家庭。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国际奥林匹克

  • 1945年9月2日:三八线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

  • 胡惟庸案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作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朱元璋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的权力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上呈与皇帝。从此明朝名义上

  • 1837年9月2日:张之洞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

  • 蓝玉案的相关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蓝玉案,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此为明初四大案之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朱元璋以蓝玉案为契机,不仅诛杀蓝玉一门,连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

  • 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废除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废除过程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

  • 19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8年生于上海南汇,现代翻译家、学者。朱梅馥,女,1913年出生于上海。文学家傅雷之妻,曾与丈夫整理并出版了《傅雷家书》。1966年9月3日晨,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人物简介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8年生于上海南汇,现代翻译家、学者。1924年考入上海大同

  • 1658年9月3日:克伦威尔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国首位护国主(1649年5月—1658年9月3日在任),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曾逼迫英国君主退位

  • 1875年9月3日:费迪南德·保时捷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费迪南德·保时捷(又译费迪南德·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1875年9月3日–1951年1月30日)是著名的德国汽车工程师,他对以往的汽车进行了革命性的更改,奠定了今天汽车模样,设计了甲壳虫汽车,保时捷公司的创始人。1875年9月3日,费迪南德·保时捷出生于奥匈帝国波西米亚北部的

  • 1924年9月3日:江浙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江浙战争(1924年9月3日-10月13日),又称齐卢战争、甲子兵灾,是1924年中华民国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直系军阀与反直系军阀势力之间的一次重大较量,也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战争经过1924年9月3日上午10时,江浙战争在江苏宜兴打响了第一枪。苏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