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90年7月2日:美国通过休曼法案

1890年7月2日:美国通过休曼法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60 更新时间:2024/2/10 7:21:34

休曼法案(英语:Sherman Antitrust Act,经被称为Sherman Act,1890年7月2日通过),美国联邦的反托拉斯法,要求美国联邦政府有责任去调查并且起诉,有托拉斯行为的公司与组织。它是美国第一个针对独占与卡特尔的法律。由俄亥俄州参议院议员、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约翰·休曼在1890年提出。

简介

休曼法案(Sherman Act),简单定义反托拉斯行为是任以契约、信托或其它方式所形成之联合或共谋行为,而具有限制州际间或与外国间之贸易与商业者。同时也发展出「域外适用」原则(FTAIA),只要意图影响美国贸易,违反行为具有直接、实质及合理可预见的效果而足以产生休曼法或联邦交易委员会法上之诉讼者,便可适用修曼法。此法主要规范行为类型为水平卡特尔,其类型有固定价格、集体减产或配额、集体杯葛、分割市场(产品、销售区域、客户及其它)、围标等。而此审理原则是采「当然违法原则」,因此商业正当理由抗辩成立的机会不高。

概述

休曼法第一条明规定,任何限制州际间或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或商业的契约,以托拉斯形式或其它形式的联合或共谋,都是非法的。此处所称之联合或共谋,理论上应包括水平联合(同业竞争者之间)以及垂直联合(上下游厂商间),惟面板厂商之联合行为系属竞争对手间的水平联合,因此以下说明均以水平联合为主。

休曼法第一条仅揭示联合行为之定义,对于哪些种类的行为会被认定属于水平联合则无具体规定。参照美国竞争法实务发展,会被认为涉及水平联合行为的案件类型包括:直接或间接限定价格(Directly or indirectly fixing prices)、限定交易条件(Fixing trading conditions)、协议划分市场(Sharing markets)、限制或控制生产或投资(Limiting or controlling production or investment)、围标(Collusive tendering(bid-rigging))、联买或联卖(Joint purchase or selling)、分享信息(Sharing information)、交换价格信息(Exchanging price information)、交换非价格信息(Exchanging non-price information)、限制广告(Restricting advertising)及订定技术或设计标准(Setting technical or design standards)等。

总归而言,处于同一产销阶段水平市场的竞争者间,不可以就商品的价格、数量、市场及技术设备等为任何相互约束或限制的协议,例如商品制造或供应业者共同决定统一同类商品价格、共同决定调涨价格、共同减产以提高商品价格、划分商品贩卖的地理市场范围、分配商品销售对象的消费者或客户层等,均属于违法的联合行为。

此外,既有业者联合起来不上游特定供货商采购,或不供货给下游特定经销商,或采取各种方式抵制新进业者参进市场,此等竞争者相互间协议实行的抵制行为,甚至包括常见的联合集体采购(联买)或联合统一贩卖(联卖)等协同行为,均将使原本应存在的竞争状态丧失,故属于休曼法所禁止的联合行为。

关于管辖权部分,虽然休曼法不适用于涉及外国之间的贸易或商业行为(进口贸易或进口商业除外),然而若该行为对于非与外国间的交易或商业行为,或者与外国间的进口贸易或进口商业,或于美国从事与外国间的出口贸易或出口商业,有着直接、实质可合理预见的影响,且此影响符合休曼法下请求权的要件时,该行为即受休曼法的管辖。

重点在于,何种情况会被视为具有「直接、实质和可合理预见的影响」?虽然目前美国最高法院就此尚无定论,不过参酌美国司法实务,多数认为即使该交易行为完全发生于美国境外(例如交货与付款均不在美国境内),只要若干产品嗣后进入美国市场,即会符合上开市场影响理论,而使该交易行为受休曼法的监督。

换言之,若从我国业者的立场观察,只要我国业者有产品外销至美国市场,则业者与其水平竞争者间的互动,即需符合休曼法对于水平联合行为的禁制规定。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搜救犬能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搜救犬在工作犬的所有类别中,搜索与救援是仅次于警犬的、最受人们尊敬和赞扬的犬的热门职业之一。经过专业培训后,它们成了百发百中的搜索行家。犬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百万倍,听力是人的18倍,视野广阔,有在光线微弱条件下视物的能力,是国际上普遍认为搜救效果最好的“设备”。用犬搜索是现场搜索最为行之有效的

  • 《印第安人迁移法》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印第安人迁移法》(Indian Removal Act),是美国政府的印第安人迁移政策的一部分,于1830年5月28日由安德鲁·杰克逊总统签署为法案,法案授予联邦政府权力,将印第安人从密西西比河以东迁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领地”(Indian Territory),领地位于现今俄克拉何马州内

  • 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英文为“Treaty of peace,amity,and commerce,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Chinese Empire”,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

  • 1914年7月3日:《西姆拉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西姆拉条约》是1914年7月3日,中英两国和西藏地方代表西姆拉会议后,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伦兴夏托拉擅自签订的条约。清朝末年,英国加强侵略西藏。辛亥革命爆发后,英国策动西藏部分反动分子叛乱,企图搞所谓西藏“独立”。在英国要挟下,1913年10月,北洋政府派代表到印度西姆拉参加“中英藏

  • 1898年7月3日:京师大学堂创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旧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统辖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

  • 1978年7月3日:《亚马逊合作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亚马逊合作条约》,是1978年7月3日南美洲八国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签署的条约,以共同加速开发亚马逊地区。于1980年8月3日生效。基本简介1978年7月3日,南美洲八国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签署了《亚马逊合作条约》,以共同加速开发亚马逊地区。巴西、秘鲁、波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圭亚那、苏里南和委

  • 1062年7月3日:北宋名臣包拯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

  • 1876年7月3日:淞沪铁路正式通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淞沪铁路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吴淞铁路,1876年7月3日江湾段正式通车时,由于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初筑时为762毫米窄轨,后来改为普轨。此后的100多年间,淞沪铁路见证了上海开埠后的荣辱兴衰,也经受了淞沪会战炮火的洗礼。淞沪铁路建成后,南端紧邻上海公共租界。20世

  •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

  • 2005年7月4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动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京津城际铁路(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Railway)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城际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