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莫蒂默十字战役背景与经过

莫蒂默十字战役背景与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09 更新时间:2024/1/13 12:31:55

莫蒂默十字战役,系英格兰玫瑰战争中的战役。1460年12月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在韦克菲尔德战役战死后,其子爱德华继为约克家族首领。1461年2月2日爱德华率约克家族军队,在赫里福德郡的莫蒂默十字路(Mortimer’s Cross),击败由彭布罗克伯爵欧·都铎(Owen Tudor,?—1461)等率领的兰开斯特家族军队。欧文·都铎等许多被俘贵族被残酷处死。

背景

1460年末,约克家族在韦克菲尔德战役中招致惨败。作为领袖的约克公爵理查德与小儿子埃德蒙德一起被杀。兰开斯特的武装规模则还在进一步扩充。残的约克家族势力,则被分割在英格兰东南部与威尔士南部两地。他们看上去即将输掉整场战争。

但就在大厦将倾之际,约克公爵的大儿子爱德华站了出来。父亲在身前曾排他到当地去招募支持自己家族势力的部队。他就要用这支部队去阻截强大的对手。作为《权力游戏》中少狼主的原型之一,年仅18岁的爱德华将开自己的传奇履历。

飞速阻击

1461年的年初,作为新任约克公爵的爱德华,已经在威尔士南部完成了部队招募工作。之后,他收到了沃里克伯爵从伦敦发来的消息,玛格丽特(安茹的玛格丽特)的军队正在南下伦敦的路上。爱德华必须马上出发去同沃里克的部队回合,阻止兰开斯特人的前进步伐。否则就会首都不保,家族遭到彻底的失败。

1月下旬,爱德华带着5000人的部队从赫利福德出发,很多属于约克家族和老公爵理查德的旧部都争相跑来加入他的队伍。这些人都希望为爱德华的父亲报仇雪恨。

在行军过程中,爱德华又得到了另一个消息,玛格丽特的姘夫欧文·都铎爵士以及他的儿子加斯普·都铎,也组建了一支规模部队。他们正在东面进发,去和玛格丽特的主力队伍回合。这支敌军主要从威尔士北部的当地人中招募。

此外还有威尔特郡伯爵詹姆斯·巴特勒带领的大量雇佣兵,都是兰开斯特家族从爱尔兰、法国与布列塔尼地区招募的。于是爱德华和都铎家族的两支军队,都带着大量的威尔士人,分别从南部和北部同时向东进发。

年轻的公爵决定改变原有的计划,在同沃里克会合前先拦截这支规模不大的兰开斯特偏师。虽然资历尚浅,爱德华已经展现出名将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他下令全军突然向着北移动,进行了17英里的急行军,一直抵达了关键性的交通枢纽——莫蒂默十字。

所谓的莫蒂默十字,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从威尔士向东进入英格兰的道路,以及罗马时代就存在的南北主干道都在此交汇。莫蒂默十字路战役也由此得名。爱德华率领的约克部队,正是利用了罗马时代就在使用的大道,完成了快速前进。

而都铎家族的兰开斯特部队,则沿着东西走向的道路,不紧不慢的前行着。他们必须沿着此路进入英格兰,并通过鲁格河上的桥梁。爱德华带兵抢在他前面抵达了十字路口,堵住了他通向东方的要道。

幻日奇景

这年的2月1日,兰开斯特军抵达莫蒂默十字路口,才发现严阵以待的敌军。由于未曾料到会有这样的冲突,都铎家族并没有尽可能招募足够多的部队,他们必须以4000多人的部队,去突破5000约克人的封锁。好在他们的士兵大都经验丰富,而对手的全军上下都缺乏历练。

加斯普·都铎将自己控制的主力,部署在了兰开斯特军队的中央阵线上。他的父亲欧文·都铎率领右翼部队,作为全军进攻的侧重点。指挥雇佣军部队的詹姆斯·巴特勒伯爵,则在左翼负责承受对手右翼方向上的猛攻。

爱德华的约克军,将自己的战线部署在了南北走向的罗马大道之前。公爵亲自带兵组成了中央部队,他的支持者们则分居两翼,包括左翼的威廉·赫伯特与右翼的沃尔特·德弗鲁。与有着较多经验的兰开斯特人不同,约克阵中的指挥官都是地方上的小贵族和士绅豪强。他们在对手眼里,都不被当做贵族看待。

所以,尽管部队人数居于劣势,兰开斯特人却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对面的约克军队,用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做领袖,实在是不堪一击。其他几个带队的也大都是无名之辈和小喽啰,根本无法构成威胁。

对于爱德华而言,这是他第一次作为统帅来参加战斗。他在身处一线与敌人搏杀之余,还必须及时控制住整支军队。因为时间仓促,他没有按照传统的习惯先构筑防御工事,将多余的时间都用来给强行军后的士兵休息。

2月2日的破晓,早起的士兵们突然发现,在雾气尚未散去的天上一下子出现了三个太阳。这种奇异的景象,称之为“幻日”。一般是由于空气中的湿度太大,造成的阳光折射效果。现代气象记录表明,在很多地方都有出现幻日现象。人们经会看到天上有2个太阳高挂,但也也会出现三个、四个甚至五个太阳的情况。

1461年的世界,没人知道幻日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让爱德华有了不少发挥的余地。这位少帅很快就显露出自己的领袖才华。利用士兵们向着天空疑惑不解的时刻,爱德华向他的部下们宣布:这天上的三个太阳,就是上帝保佑约克家族的最好证明!

因为三个太阳不仅仅寓意基督教神学理念中的三位一体,更代表着约克家的三个继承人。这当中既有爱德华自己,也包括了弟弟乔治和理查德。

原本就摩拳擦掌着要复仇的约克军队,经过爱德华这么一套理论的升华,更是士气大。双方很快就在上午就爆发了一系列前哨冲突。尤其是弓箭手和炮兵,彼此间你来我往的射击。只有由于距离尚远,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收获。于是双方又不约而同的决定,在下午进行更大规模的进攻。

激战十字路口

午饭后,两军的战斗开始变得激烈起来。因为都没有构筑阵地工事,也都拥有致命的远射武器,大家就都不希望在对射中消磨自己的有生力量。相反,必须催促部队前进,用冲锋和肉搏去击溃面前的对手。

对自己更有信心的兰开斯特部队,几乎是同时发起了左右两翼的猛攻。左翼的雇佣兵非常轻松地就逼退了约克人的右翼。后者逐渐撤到了罗马大道的另一侧,将爱德华直属部队的侧翼,暴露在对手面前。

好在中路的爱德华本人,带着最精锐的主力也正在压迫加斯普·都铎的主力。这里集中了双方战斗力最强的武士,也部署了数量最多的士兵。所以厮杀得异常激烈。双方用剑、短柄斧或钩镰等武器,不断敲击对手的盔甲和盾牌,发出持续而可怕的响声。

弓箭手也纷纷操起近战武器,加入到惨烈的近身肉搏之中。战友与敌人都近在咫尺,一张陌生而狰狞的脸在人群中不时闪现。最后还是具有数量优势的约克人,将兰开斯特的中路逼得后退。

但决定战役最终结局的却是兰开斯特军队的右翼。指挥这一翼的欧文·都铎,计划从约克军队的左翼外侧迂回,来一个决定性的侧翼突击。然而,当他指挥的部队还来不及完成机动时,约克军队的左翼部队就直接杀了过来。欧文的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转向,就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反击杀的措手不及。整个兰开斯特军的右翼,就此崩溃。

得胜的约克左翼部队,很快又从侧面攻打兰开斯特中路的加斯普·都铎。兰开斯特人在这种会毁灭性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撤出战场。看到大势已去的左翼佣兵,也只能丢下同僚们自行撤退。爱德华随即下令全军追击,不少贵族与乡绅都骑上战马,从后侧扫过溃败的兰开斯特残兵。

混乱之中,欧文·都铎被他的手下抛弃。约克人在抓住他后,毫不犹豫的将其就地斩首。莫蒂默十字战役,就以爱德华和约克家族的完胜而告终。他们仅用数百人的伤亡,就将对面的4000多部队几乎全歼。加斯普·都铎虽然侥幸逃脱,但已经没有能力再向后提供援助。他在之后的战争中,所能做的只是困守威尔士领地内的城堡。

后续

至于年轻的爱德华,则靠着此战开始建立自己真正的威信。他的胜利,同样也给远在伦敦一筹莫展的沃里克伯爵,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后者决心在王后的队伍抵达伦敦前,就阻止灾难的发生。他从南部各地抽调了10000人的力量,北上阻击兰卡斯特大军。双方最终将在战争爆发的圣阿尔班斯镇,狭路相逢......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第二次圣奥尔本斯战役战前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第二次圣奥尔本斯战役,又名第二次圣阿尔班斯战役,是玫瑰战争中的重要战役。1461年,初出茅庐的约克公爵爱德华在莫蒂默十字路战役中,完胜了兰开斯特家族的偏师。但后者的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因为约克家族的部队仍旧分隔两地,并在整体数量上处于劣势。在玫瑰战争肇始的圣奥尔本斯镇,安茹的玛格丽特表现出了自己的军事

  • 切尔诺贝利事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切尔诺贝利被称为“鬼城”,于1986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重大事故,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可1986年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四号反应炉发生了爆炸,后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涵盖了大面积区域,所释放出的辐射

  • 爱德华向北行军占领约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金雀花的理查在韦克菲尔德战役中阵亡,他的长子爱德华四世于1461年继位,成为约克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但是战争还在继续。爱德华在这个时候在和沃里克会师后从西面向伦敦行军。由于和王后向北往丹斯泰堡(Dunstable)的撤退巧合,这使得爱德华和沃里克得以带军队进入伦敦。他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从这个基本上

  • 玫瑰战争的初始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蔷薇战争(又称玫瑰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尽管国王亨利和约克公爵理查的支持者之间的武装碰撞之前就发生过,但玫瑰战争的主要武装冲突

  • 萨尔浒战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决定“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集中兵力

  • 萨尔浒之战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萨尔浒之战是发生在明朝统治末期的一次著名的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势力日渐崛起的努尔哈赤所在的女真部落和势力日渐衰弱的大明朝。萨尔浒之战起因一共包括3个部分,一个是努尔哈赤的上台,使得女真部落有了进一步强大的可能,二是明朝与女真之间重重矛盾,使得努尔哈赤下定决心攻打明朝,三是明朝统治混乱,朝廷腐败,努尔

  • 萨尔浒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萨尔浒之战是在明朝和后金两个朝代的更替之间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兴师伐明。战前准备明朝方面杨镐的作战方针是:以赫图阿拉为目标,分进合击,四路会攻,一举围歼后金军。明朝兵力方面: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发精骑约三万;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

  • 中华鬣羚的形态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中华鬣羚(学名: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是牛科、鬣羚属动物。头体长140~170厘米,肩高90~100厘米,尾长115~160毫米,耳长175~205毫米,颅全长280~320毫米,体重85~140千克。体高腿长,毛色深,具有向后弯的短角,颈背部有长而蓬松的鬃毛形成向背

  •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天问”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

  • 萨尔浒之战的结果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萨尔浒之战,以明军的失败、后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此战之后,后金军乘势攻占开原、铁岭,征服了叶赫部,酋长金台吉、布扬古被杀死,余部俱降建州。朝鲜王朝的光海君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农历五月,派遣使者去后金致谢,从此对后金与明朝采取中立政策,直至后来仁祖反正。萨尔浒、尚间崖及牛毛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