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704年8月13日:布伦海姆之战

1704年8月13日:布伦海姆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65 更新时间:2024/2/6 20:33:40

西班牙位继承战争中,奥地利、英国、荷兰联军与法国军队于1704年8月13日发生在巴伐利亚布伦海姆村的一次决定性会战,欧根亲王粉碎了当面的巴伐利亚军。马尔桑撤退,交战结束。联军胜利。

经过

布伦海姆之战(Battle of Blenheim)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中,奥地利、英国、荷兰联军与法国、巴伐利亚军队于1704年8月13日在巴伐利亚的布伦海姆村附近的决定性交战。

1700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死后无子继位,而当时西班牙在欧洲、美洲、非洲均占有大片领地,由谁来继承王位,关系到在欧洲争夺霸权的大局。因此,围绕着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引起了集团间的长期战争。

1703年,匈牙利人民发动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法国乘机经巴伐利亚奥地利进军。奥国处境危急,请求英国援助。英、奥商定在多瑙河与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决战。

1704年5月,英国将领马尔伯勒公爵约翰·丘吉尔率英荷联军向多瑙河进军,7月攻克多瑙沃特后,与奥地利欧根亲王(萨伏依的)率领的军队会师,两军共5.2万人。8月12日,法国塔拉尔元帅、马尔桑元帅共率军6万人,在布伦海姆附近仓促部署。

塔拉尔扼守右翼,马尔桑据守中央,巴伐利亚军在左翼。两翼前有布伦海姆基青根这两个被敌军固守的村庄。两军防守几乎5英里的正面,各把骑兵配置在自己的两翼,因此一部分中央阵地就处于法国骑兵和巴伐利亚骑兵的共同防守之下。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按照当时通用的战术规则来占领阵地。全部法国步兵共27个营,拥挤在布伦海姆;这对于按照当时编制组成的、只受过成线式队形在平地作战的训练的军队来说,意味着陷入了绝境。

当日深夜,英荷联军突然发起攻击,先以主力攻击布伦海姆,将敌预备队诱至该村。由于法军主力部署在两翼,中路单薄。1704年8月13日中午,马尔伯勒随后下令联军主力部队90个骑兵中队和23个步兵营渡过内贝尔河及沿河的沼泽地,向法军中路发起进攻。

尽管法军猛烈炮火使联军蒙受重大伤亡,但联军骑兵、步兵的联合进攻却突破法军右翼和中路。法军随即全线溃败,约30个法军骑兵中队被联军赶下多瑙河。与此同时马尔桑撤退。交战结束。法军伤亡约2.5万人,奥、英、荷联军伤亡约2.4万人。

点评

恩格斯评论说:这次会战从战术观点来看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极其清楚地说明了当时的战术同现代战术之间的巨大差别。同一种情况,即两翼前有两个居民点,这在今天会被认为是防御阵地的最有利的条件之一,而对于十八世纪的军队却成了失败的原因。在当时,步兵完全不适于进行具有明显的非正规性质的散兵战,而在今天,散兵战却能使精锐部队防守的砖石房屋居民点成为几乎不可攻克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南丁格尔终身未嫁,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溘然长逝,享年90岁。弗罗伦斯·南丁格尔(英语: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英国护士和统计学家,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英国上流社会的家庭。在德国学习护理后,曾往伦敦的医院工作。于1853年

  • 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动工修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英语:Berlin Wall;俄语:Берлинс

  • 逍遥津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逍遥津之战,指的是公元215年,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的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役后期,张辽率领追兵,以分兵毁桥的战术 ,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孙权蹴马趋津,跳过断桥,才得以逃脱。一些东吴军人被俘。此战化解了合肥之围,又称逍遥津之战,是三国时期合肥

  • 三伏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

  • 日内瓦公约的建立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日内瓦公约的建立是瑞士人道主义者亨利·杜南努力的结果,1859年他在索尔弗利诺战争中目击到战争的恐怖。1862年亨利·杜南在《索尔弗利诺的回忆》中描写了1859年法、意对奥战争中索尔弗里诺战役的惨状,以唤起世人对于战时救护伤病员问题的注意,并提倡各国创立救护团体。1863年创立红十字会组织的日内瓦国

  • 三星一线天文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三星一线,非常稀奇的天象,30年才发生一次,上一次出现在1986年2月17日。2016年8月24日,美丽的土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外行星火星和天蝎座最亮恒星“心宿二”,三者依次连成一条直线,十分引人注目。三星一线广东天文学会透露,2016年8月24日将出现罕见的三星一线天文现象。美丽的土星、距离地球最近

  • 古代人对蝗灾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蝗虫,俗称“蚂蚱”,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而中国古代一直是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蝗灾和旱灾、涝灾也被并称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先秦文献中的蝗灾都称螽或者

  • 古代应对蝗灾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根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在这里,编者略举数例,蝗灾爆发的频繁性和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古代应对蝗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人工扑打这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灭蝗方法。以《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主要是由乡

  • 巫溪山洞上万尸骨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巫溪县古路镇村民冉茂林在田间劳作时意外发现一块疑似人头骨的东西,而在古路镇名叫玉家洞的山洞中,还堆积着成千上万块人骨。古路镇安监办工作人员与古路镇文化站站长钟大喜在多方观察下得出结论:这不是现代人骨。据村里的老辈子回忆口口相传的传说,这些头骨或许正与明末清初可能发生的一场悄无声息却腥风血雨的战役不谋

  • 1940年8月14日:张啸林被枪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张啸林(1877年一1940年8月14日),原名张小林,浙江慈溪人,是旧上海青帮头目,贩卖鸦片,逼良为娼,与黄金荣、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37年日寇发动八一三事变,张啸林公开投敌,沦为汉奸。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为侵华日军收购粮食、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