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景之治背后的真相,依然有“卖田宅,鬻儿女”的现象

文景之治背后的真相,依然有“卖田宅,鬻儿女”的现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08 更新时间:2023/12/7 2:54:37

景之治,我们中学历史课本上都学习了解过。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大力恢复经过战乱破坏的社会生产。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盛世之下,似乎百姓应该是生活富足美满,安定幸福。但真相却并非如此,文景之治下的普通农民仍然非贫困,并非安居乐业,仍然有“卖田宅,鬻儿女”的现象!

文景之治

晁错曾经在给汉文帝的《论贵粟疏》中,对于当时社会普通农民生活状态有过如下描述:现在农夫中的五口之家,家里需要服徭役的不少于二人,能够耕种的土地不超过百亩,百亩的收成,不超过百石。他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还得砍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在私人方面,又要交际往来,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抚养孤老,养育幼儿,一切费用都要从农业收入中开支。农民如此辛苦,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府又要急征暴敛,随时摊派。交赋税的时候,有粮食的人,半价贱卖后交完税;没有粮食的人,只好以加倍的利息借债纳税;于是就出现了卖田地房屋、卖妻子儿女来还债的事情。

赋税

汉武帝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曾说:“农民穿的是破烂衫,吃的是猪狗食。”当时的一些文字记载,也验证了董仲舒的话是确切无疑的。以西北地区为例,那里的农民,冬天没有衣服穿,整天卧在草窝里;必须出来见官时,只能忍着寒,披草而出。不要以为官员是给这些可怜的农民送温暖来的,他们是来要钱催税的。农民没有办法,就把妻子或自己卖掉,给人家去做奴隶。当时的街上就有若干木栏,破落的农民走进去,像牲畜一样出售自己。通过这些相关的载可以看出,身处盛世之中的普通百姓、农民生活仍然是很贫困的,那么为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封建社会“盛世”的表现是社会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它的出现同样是以对农民的沉重剥削为前提的。这种“沉重”与前代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相比,确实减轻了,这就是“轻徭薄赋”。换言之,决不能把“文景之治”式的封建“盛世”理解为农民的“天堂”。这种“盛世”也很难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西汉实行编户制度,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四项负担:一是田租,即土地税;二是算赋和口赋,即人头税;三是徭役;四是兵役。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看,西汉国家对自耕农剥削较秦代有所减轻,但农民负担仍然很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除此之外,豪强地主和大商人对于农民的侵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农民低价卖出谷物,甚至出卖土地,高价购买耕畜、农具和其他必须品,进出之间损失很大。到纳税季节,地主、商人乘农民之急,还将粟价压之又压,商人通过贱买贵卖,不劳自肥。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千千万万,但须“用本守之”。经商致富的大商人需要掠夺土地,成为大地主,守住家业。所以大商人无不求田宅,凭借财富役使贫民。大商人兼并土地,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用董仲舒的话总结就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一方面是骄奢淫逸,一方面是饥饿死亡,这就是西汉全盛时代的社会景象!

辛勤耕作

文景之治下的盛世,是统治集团的盛世,而非老百姓的盛世。黄老政治最大的缺点是使富者更富,贫者更贫;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尤其到了后来,人口渐繁,耕地渐少时,贵族和富农在政策的保护下,大量兼并自耕地,造成一个庞大的地主阶层。富人的田地一望无际,而穷人却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从普通百姓的角度看,没有什么文景之治,尽管农民一年到头辛勤耕作,仍然不能免于饥寒困苦。如果遇到天灾或者豪强地主侵逼,只能卖儿鬻女,甚至背井离乡沦为流民,饥饿死亡。

标签: 文景之治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却无法迅速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万历初年,由于张居正秉政,施行“一条鞭法”,规定地租赋役除缴纳谷物和钱钞外,还可以银缴纳。即所谓“计亩征银,折办于官”。从此在赋税上由缴纳实物逐渐转变为缴纳货币。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一大进步,金银也逐渐成为贵重的货币。伴随着海外西班牙等殖民国

  • 暗杀秦始皇的主谋是谁?张良为什么刺杀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朝,张良,历史解密

    和众多帝王一样,秦始皇的一生中遭遇过许多次暗杀,历史上最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人尽皆知不多赘述,张良也曾经策划过暗杀秦始皇,未成功。之后他帮助刘邦完成反秦建汉的大业,成为汉朝开国元勋,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大多数人熟知张良源于小时候听过的他为黄石公捡鞋的励志故事,那是发生在暗杀秦始皇之后的事情。张良

  • 五德终始简介 主张的内容及来源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德终始,战国,历史解密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内容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五德终始”指这五种性能

  • 揭秘:康熙的撤藩决议与吴三桂反清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在封建专制统治时代,朝政的两个根本问题就是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作为清代杰出的君王,康熙在成功地解决了宗室内的争权夺利的问题后,三藩问题就成了亲政不久的康熙所面临的最重大、最迫切的国政大事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分别镇守云南、广东,福建,其手握重兵,雄霸一方,在自己的辖地里胡作非为,长此以往,终究

  • 北宋宰相身旁的人都被提拔,唯独他一直打杂?知道真相的他无地自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但张齐贤并非“酒囊饭袋”,他很有主见,眼光远大。雍熙三年(986年),大将曹彬、潘美率军北伐攻辽,大败而归,名将杨业也战死在朔州。危急时刻,张齐贤主动请缨,前去接管代州军务,旗开得胜,打得辽军落花流水,这在宋军漫长的攻辽战役中绝无仅有。所以不过几年,张齐贤就频频升官,最后做了宰相。然而,颇有本事的张

  • 盗墓笔记柒—邛笼石影点天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点天灯,历史解密

    点天灯,读音diǎn tiān dē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一种赌博的技巧,出自《盗墓笔记柒—邛笼石影》第六章·点天灯。解释所谓点天灯,是老时候赌场里的一种说法,其实应该叫“点灯”,是一种赌博的技巧,意思是如果发现赌台上有人手气非常不好,就反着他押,他押大你就押小,他押闲你就押庄,赌的不是自己的运气

  • 白马之盟后,汉室江山为何落入妇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雉,汉朝,历史解密

    在汉高祖刘邦极具传奇的一生中,出现过两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女人。第一位自然是吕雉,在汉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是与武则天、慈禧同样掌控天下的女主。而另外一位则是戚夫人,戚夫人虽然是汉高祖刘邦后期最为宠爱的女人,但她的命运就没有吕后那么好了,她的下场大家想必都知道了,用两个字可以概括,那就

  • 诸葛亮死前遗言,为什么要4人抬棺往南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诸葛亮作为汉末最耀眼的人物之一,堪称是智慧的化身,都知道一带重臣诸葛亮,兴复汉室,死而后已。数次北方曹魏,没有想到出身未捷身先,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也许是人都有这么一个感应,冥冥之中告诉你你要死了,而诸葛亮就在临终前留下遗言,作为一代名相,其临终前的遗言神秘莫测,距今1700多年无人

  • 既然太后不称哀家 历史上的太后又是怎么自称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后,自称,历史解密

    我们看电视时,随便出来一个皇后、太后的,张口闭口都是哀家怎么样。甄嬛、芈月、慈禧、冯太后、刘皇后、王皇后、马皇后……其实哀家这个词,是近代才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真实的皇后和皇太后们,从来没人自称过哀家。哀家,只是戏曲、影视剧中的称呼哀家这个词,是近代人创造出来的。哀家一次,最早出现在清朝后期的小说中,

  • 诸葛亮摆空城计,为什么要让人在城门口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曾经有人形容中国的《三十六计》是:三十六招,招招致命。这些古代军事奇才们经过实战总结出来的经验,一个赛一个地狡猾,一个比一个会揣度人心。其中,因诸葛亮而出名的“空城计”算是心理战术的佼佼者,比“苦肉计”、“反间计”更出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大意,导致街亭、柳城全部失守,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