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阳是古代哪些朝代的首都

洛阳是古代哪些朝代的首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5 更新时间:2024/2/16 3:49:28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事实是十五朝古都,“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中国的古都应当属洛阳建都的朝代最多了,我国"六大古都"之首。洛阳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一般的说法九朝古都。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所谓“九朝”,一是指众多的王朝。

中国古代,“九”为最大、最多。究竟有多少个王朝建都洛阳呢?有十五朝,有夏、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五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一、夏都斟鄩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有470多年的历史,历经17帝王。洛阳一带是夏民族建邦立国的腹地。夏朝的第一个国王禹,始都阳城,

二、商都西毫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洛阳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毫的所在地。商朝自盘庚始实行双都制,既有南都西毫城,又有北都殷城。洛阳与安阳成了商殷时期的姊妹城。

三、西周都洛阳

周族原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武王灭商后先来到洛阳,决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址在今日白马寺东南。周公居洛、召公居镐。周公死后,他的儿子君陈又承袭周公的职位,继续镇守在这里。洛阳作为西周的东都城,从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历时295年。历经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幽王10帝王。西周时期,实行的是一国两都制。

四、东周都洛阳

周宣王死、周幽王立。洛阳作为东周都城有515年,历经25帝。

五、西汉初都洛阳。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定陶称帝,史称西汉或前汉。刘邦称帝的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资治通鉴》记载:“帝置酒洛阳南宫。”评功论赏,文臣武将,皆大欢喜,遂定都洛阳。五月间,齐人娄敬路过洛阳,劝说刘邦迁都长安。刘邦的文武大臣,多系关东人,不愿意西迁。经过一场辩论,刘邦才决定将都城西迁至长安。

六、东汉都洛阳

洛阳25年,刘秀在河北柏乡称帝,是为汉光武皇帝,同年攻开洛阳,定洛阳为都城。史称东汉或后汉。光武刘秀又经过十多年的征战,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东汉时期的洛阳,为天下名都,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其城址在现今白马寺东侧即汉魏故城遗址。

七、曹魏都洛阳

公元207年,曹操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公元216年,又封曹操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在洛阳,其子曹丕继位。不久,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自立为帝,是为魏文帝,改汉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曹魏从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司马炎灭魏为止,以洛阳为都46年之久。历经魏文帝、魏明帝、齐王、高贵乡公、元帝共5帝。

八、西晋都洛阳

公元265年司马炎继晋王位,接着重演曹丕代汉的把戏,迫使遭奂让位,自立为帝,是为晋武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西晋仍都洛阳。西晋都洛51年,历经晋武帝、惠帝、怀帝、愍帝4帝。城址在白马寺东的汉魏故城遗址处。

九、北魏迁都洛阳

西晋统一人国后,社会上出现了一度的稳定。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北魏孝文帝,占领中原,统一北方,迁都洛阳。北魏都洛阳41年,历经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长广王、节闵帝、安定王、孝武帝8个帝王。

十、隋朝建东都

公元604年,杨广在长安即位,是为隋炀帝。杨广即位当年的年底,亲自来到洛阳,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认为邙山之南,伊阙之北,(氵廛)水之西,涧河之东是绝好的军事要地,他决定在此营建东都城。公元605年3月,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东都建成。正在江南巡游的隋炀帝听说之后,即速从江都出发,四月到达东都洛阳。洛阳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过百万,富商数万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国最大最美的花轩。

十一、唐朝移都洛阳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都是长安,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阳城,号称洛阳宫。他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来到洛阳,在此处理国家大事,以洛阳为东都。

实际上唐朝的都城已从长安徙至洛阳了。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阳10年。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帝(昭宗)迁都洛阳。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帝(哀宗),唐亡。此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唐朝时期,东西洋并重,洛阳与长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阳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后30余年。

十二、武周都洛阳

武则天降李旦为皇嗣,自立为帝,尊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将东都改为神都。神龙元年(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在病中被迫让位给唐中宗李显,恢复国号唐。武则天执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阳为都城。

十三、后梁迁都洛阳

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哀宗李杞后,自立为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初都开封。后迁都洛阳,五代十国的历史便从此开始。朱温贪色,公元912年,朱温的第三子朱友圭为争夺帝位,杀列温,自立为帝,仍都洛阳。公元913年二月,朱友贞杀列友圭,自立为帝,后迁都开封。后梁都洛4年,2帝。

十四、后唐迁都洛阳

公元923年,李存勖消灭开封的后梁政权,自立为帝,帝号唐庄宗,国号唐,史称后唐,衩都开封后迁洛阳。改西都为洛京,后又称东都,唐庄宗称帝之后,恢复唐制,有所作为。公元936年,太原节度使石敬塘在契丹贵族的帮助下,攻占洛阳,后唐亡。后唐都洛13年,4帝。

十五、后晋都洛阳

石敬瑭借助契丹30万大军,灭掉后唐,自立为帝、号晋高祖,史称后晋。都洛2年,后迁都开封。

由此看来,在洛阳建都的有15朝,105帝,历时1650年。洛阳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一座举世闻名的古代都城。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孝文帝迁都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太和十七年(493)八月,孝文帝拜辞冯太后永固陵,率领群从百官,步骑百余万从平城出发南伐。命太尉拓跋否与广陵王拓跋羽留守平城,以河南王拓跋干为车骑大将军,负责关右一带的军事,与司空穆亮、安南将军卢渊、平南将军薛胤等共同镇守关中。临行之际,太尉丕奏请以宫人相从,孝文帝厉声斥责说:“临戎不谈内事,不得妄

  • 孝文帝迁都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

  • 古人为什么养门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部分先辈(贵族)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习惯,即供养门客。就当时而言,这些门客基本不用负责劳作,且每天都有专人负责他们的饮食。更有甚者,在本国已经非常贫穷的情况下,这些门客依然可以获得最基础的温饱补给。但问题在于,这些古代先辈们为何要供养大批的门客,这些门客到底能带给他

  • 古代门客是现代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门客这是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盛行的一种职业。那时候的门客又被叫做食客。他们是为辅佐主人而生的,也是贵族们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地位,都招收精通各种事物行业的人才。凡是投奔到他们门下的,他们都收留下来并供养着他们,这些被供养的人就称之为“门客”。门客们会为他们的主人

  • 龙涎香实际上是鲸鱼的便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龙涎香,也称龙腹香(在西方又被称为“灰琥珀”),是一种呈阴灰色或黑色的固态腊状可燃物质,具有其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类似异丙醇的气味)。龙涎香的实质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有的抹香鲸会将其吐出来,有的则会从肠道排出体外,仅有少部分抹香鲸将其留在体内。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

  • 2021年6月24日:阿基诺三世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出生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政治家,菲律宾第15任总统。2021年6月24日,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病逝,终年61岁。个人简介1998年阿基诺三世步入政坛,当选菲律宾国会众议员。1999年开始在菲律宾自由党内任职,先后担任秘书长、副总裁、副主席。2007年在菲律宾国会中期选举中当选

  • 中国古代做官途径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自周代起,朝廷就已经很注意官吏的选拔工作。有些官吏可以世袭,但不是所有官吏都能世袭,自产自销者只是一小部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的征逐吞并愈演愈烈,各个小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全社会都希望有个客观标准来解决复杂的人事问题。秦国政治家商鞅,大胆否定了“世卿世禄”的世袭弊政,实行以军功选官的崭新制度,

  • 古代散官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隋朝,包括之后的唐朝,官位主要分四类:职事官、散官,勋官和爵位。职事官最好理解,就是实际职务,你是市长就是市长,管一个市的政务,实实在在的国家干部。散官就是虚职,看着是官,其实不是官,只是用来定品秩,啥事不管。魏以前叫一千石,两千石,魏以后称呼一品、二品、三品一直到九品,史学家行话叫“九品中正制”,

  • 古代如何处理难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都知道妇女产子是大事,俗话说是过鬼门关,是女人都要过这一关的。现代女性如果难产,医生可以通过娴熟的剖腹产技术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但是在古代这项技术的死亡率极高,多数人可能会一尸两命。那古代没有剖腹产,那“难产”时该怎么办?答案或许有点让人意外。首先我们说到古人破腹产,不翻书还真说不出多少道道来

  • 古代人生孩子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热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老爷,少奶奶要生了。”“快请接生婆,通知伙房烧热水。”是不是这个场景很熟悉,是不是在哪看过这个场景,是的,电视里面古装剧生孩子的一幕,古时候生孩子和现在是没有办法相比的,现在是有消过毒的产房,古时候只能在自己家生产。今天帮妈就给大家说一下,古时候生产为什么所有的都要热水。现在生孩子有妇产科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