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的灭亡时间及原因

夏朝的灭亡时间及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19 更新时间:2024/1/16 20:24:49

孔甲乱政,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

直至夏的最后一个国王,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凶残,杀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近五百多年时间。

夏王不降死后,孔甲继位,夏朝开始衰落。孔甲加强了对于天神的崇拜,《左传》上说他“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认为孔甲对天帝恭顺,并且得到天帝的赏赐。《史记·夏本纪》谓孔甲,这是可信的说法。春秋时期的人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所谓“乱夏”是指孔甲改变了夏朝的传统做法。相传,陶唐氏的后代御龙氏因为驯龙失职,而在孔甲时“惧而迁去”,可见孔甲时期,夏与许多方国部落的关系趋于紧张。然而,当时的夏朝在诸方国部落中尚有一定影响,还没有达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所以古本《纪年》说孔甲以后两传至后发继位时,一些东夷部落还“宾于王门,献其乐舞”,以表示祝贺。

孔甲以后四世即履癸,名桀,又称夏桀。相传桀甚勇武,《史记·律书》说他“手搏豺狼,足追四马”。他的最终失败跟桀时夏与诸方国部落的关系恶化很有关系。《国语·晋语》说夏桀伐喜姓之国有施氏,“有施氏以妹喜女焉”,才得免。古本《纪年》说桀伐岷山氏,岷山氏送名琬和琰的美女二人给桀,为桀所嬖爱,桀遂“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夏桀曾经“为仍之会,有缗叛之”。有缗氏是帝舜后裔,为姚姓之国,因不服桀,而被夏所灭。《国语·郑语》说“已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夷、豢龙,则夏灭之矣”。桀还将商族首领汤囚禁于夏台,后虽释之,但与商族关系已经完全破裂。总之,夏朝末年,许多方国部落叛离桀而归服商汤。夏桀失去了诸方国部落的支持,这是夏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桀的对内政策也是很错误的。《尚书·汤誓》载商汤语指责夏桀:“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是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西周初年的周公曾经指责夏桀用人失当,“桀德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认为夏桀的行为不遵循以往任用官员的准则,所以其暴虐行为使夏灭绝无后。据《尚书·多方》篇记载,周公还指出,夏桀贪图安逸,不顾民瘼,“不肯戚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开于民之丽,乃大降罚”,夏朝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不肯忧虑民众疾苦,不能放开束缚民众的罗网,所以才被商灭亡。古本《纪年》说“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其臣关龙逢谏,被夏桀杀掉。夏朝的一些大臣因不满桀的残暴统治,而投靠商汤,据《吕氏春秋·先识》篇说连夏朝的太史令终古都叛桀而奔商。夏桀末年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夏朝后期,商族强大起来。大约在前16世纪时,商汤联合诸侯势力,先翦灭韦、顾、昆吾等夏的羽翼,然后进军夏朝腹地。桀仓皇应战,在有娀之墟被打败后,逃往鸣条,又大败,遂退于三..。桀在惨败之后,被放逐。《史记·律书》正义引《淮南子》说:“汤伐桀,放之历山,与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南巢之山在今湖北巢县,桀死于此处应当是夏朝覆灭以后的事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代军队的组成及武器装备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军队,是维护暴力统治的重要手段。禹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严厉告诫所属的军队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足见当时已有强大的军队。夏代是中国以领土和财产为基础的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发生期。夏代还带着浓厚的原始氏族社会的遗迹,由于以族为单位的血缘团体仍是社会组织

  • 西周国人暴动背景 国人暴动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国人暴动发生于公元前841年(一说公元前842年)的西周镐京,是一场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反抗周厉王的暴政。这次国人暴动让周厉王出逃于彘,召公与周公代行王政,史称“周召共和”。一、国人暴动背景1、政治周懿王死后,他的叔叔,也就是共王的弟弟辟即王位,是为孝王。孝王

  • 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原因及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以来,实行一夫多妻制,子女众多,为了解决死后爵位财产继承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继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到了西周时期,定下了一项制度,叫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由此几乎奠定了此后中原王朝3000年的继承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前后两句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优先级降低

  • 周朝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中央制度按照周制,大国诸侯有时还可以兼任王室的官吏,如周初卫康叔为周司寇,西周末期郑桓公为周司徒,都是其例。诸侯在其封国内设置的官制,大略与王室相等,还有军队各自成为一方之主。周天子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威,诸侯还能听命纳贡。《左传》昭公十三年说:“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

  • 西周初年分封了哪些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1、疆域周(340万,基本与商差不多,在辽宁和重庆四川的范围更大),当时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2、行政区划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

  • 西周的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的军事制度在沿袭商制的基础上又有很大发展。周初,王室强大,“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军权集中于周天子手中。其下有“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尚书·牧誓》)等官职,仍不

  • 东周是谁创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东周建立周幽王被杀后,申、曾等诸侯见目的达到,而此时郑、卫、晋等诸侯率领的勤王之师也已经赶到,于是申侯与缯侯与外面的郑、卫、晋等诸侯里应外合,大败犬戎,犬戎退走。申、缯、卫、晋、郑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与此同时,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rdquo

  • 夏朝灭亡之后夏人后裔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桀带着不少夏族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

  • 夏朝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孔甲乱政,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 直至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凶残,杀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近五百多年时间。夏王不降死后,孔甲继位,夏朝开始衰落。孔甲加强了对于天神

  • 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及原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武王伐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衰周兴的转折点,是古代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产物。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对周朝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意义。然而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要从周武王的父亲姬昌说起。商朝末年,季历继位后,继承其父遗道,推行仁义,使周部落更加强盛,各部落的诸侯纷纷前来归顺于他。商王文丁时,季历被封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