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花重金赎回的小师妹,蔡文姬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曹操花重金赎回的小师妹,蔡文姬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84 更新时间:2024/1/11 5:46:35

大漠,孤烟直,茫茫戈壁;琵琶,马头琴,秋草飞黄。叮咚地骆驼铃声,清脆而又单调,落日深处行进着地一队驼队,在隐隐地《阳关三叠》声中,向着关内依然执着地移动着。荒凉的边塞上,那远处依稀可辨的烽火台,在半帘弯月的映照下伫立的身影,显得格外地孤独……

文姬归汉,一个凄美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被颂咏了千年。这凄,说的是蔡文姬悲情的身世,怀骨肉生死离别之痛,在漫漫长路上跋涉;这美,说的是蔡文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异域边塞,带着希望,一步步地向着故乡逶迤而来,这个中滋味,怕只有这文姬心中才知道。

蔡文姬,名琰,汉末女诗人,河南杞县人,出身名门望族。自小受过良好教育,博学多才,通晓音律。初嫁河东卫仲道,不久丈夫病死,回到娘家。东汉战乱之时,遭董卓部将俘虏,献给匈奴的左贤王。后被曹操重金赎回,再嫁董祀为妻,并完成《续汉书》的写作。

其父蔡邕是东汉文学家、书法家,通晓经史、音律、天文,曾仕董卓。董卓被杀后,他也受牵连,被那设连环计让吕布杀死董卓的王允投入狱中,最后迫害致死。

不得不说,这蔡文姬实在是个苦命之人,她美貌且才华横溢,精通音律,是结结实实的大才女一枚。但在东汉那乱世之时,女人的命运是自已无法掌握的,尤其是对美丽的女人来说更是如此。

蔡文姬最初是嫁与河东卫氏家族的卫仲道,可丈夫早亡,她被看作克夫之人而遭到婆婆怨恨,在卫家无以立足,遂回娘家守寡,但及至父亲蔡邕死后,孤寂如草,百般地不顺。在董卓之乱时,北方的匈奴趁机南下劫掠,蔡文姬在战乱中被乱兵掳走,献给了当时匈奴的左贤王,在大漠荒原生活了十二年,并生育了两个儿子。

曹操北征乌桓后完成霸业,匈奴单于刘豹畏惧曹操势大,主动派人请和。曹操说起蔡文姬被匈奴掳掠一事。刘豹吓得赶忙通知左贤王,让蔡文姬回归汉朝,于是便出现文中开头的一幕。

曹操原本是蔡邕的学生,当他得知小师妹“没入”匈奴后,很是自责,趁着匈奴请和之时,提出此事,匈奴自是不敢回绝,何况曹操还是派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赎回,对此,也给足了匈奴的面子。

我见网上不少文章在探讨,作为喜爱“人妻”的曹操接回蔡文姬,为何要让她同董祀成婚,并未占为已有而讨论得热火朝天。其实,如果你了解曹操,知道当时的情景,是很容易得出答案的,并不存在所谓揭秘一类高深的课题。

虽说蔡文姬可以说是曹操的小师妹,但其实并没有史料证明曹操一定就是蔡邕的弟子,只是有记载说曹操经常去拜访蔡邕,探讨诗文,当然,作为文学大家的曹操对蔡邕是十分尊重的,执师之礼也是很自然的,所以我认为,二人应该是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在这样一种关系下,曹操结识蔡文姬当然是很自然之事,他肯定对蔡文姬的文采是相当了解的,所以,当他听说其在匈奴之事后,伸出援手接其回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这曹大丞相喜欢“人妻”是尽人皆知,估计除了丁夫人外,其它皆是二婚之妇。在宛城同张绣的老婶婶鬼混时还差点送了性命,子侄皆亡,弄得来丁夫人要同其拼命。更让曹操心痛的是失去了最心爱的大将典韦,这些都是曹操刻骨铭心的惨痛之事。

蔡文姬的美丽当是无疑的,不然那些乱兵在一大堆掳来的女人中,会看出她的美丽而将其献于左贤王。但当曹操要将其接回时,蔡文姬年已三十有五,大漠的风沙同岁月一起,将她昔日的艳颜冲刷得是早已不在。所以,对美艳不管不顾的曹操接其回来的初衷,绝对不会是以猎艳为目的。

曹操的目的只有一个,要对得起老师蔡邕,要对得起蔡文姬的文才,更是可怜这小师妹的命运多舛。有些人为了吸睛,说什么曹操同蔡文姬是青梅竹马,旧情难忘,这些都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严重鄙视之。

蔡文姬的归汉对她本人来说,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她原本在匈奴的地位就不高,仅仅是左贤王的一个妾而不是妻,因为如果是妻就必定有封号,匈奴叫作“阏氏”,这蔡文姬并无此尊号,所以她只是众多小老婆中的一个。

更为严重的是,按匈奴“烝报”习俗,一旦丈夫故亡,蔡文姬则必须归于左贤王的嫡子,这对深喑汉家礼仪,才学傍身的她来说,那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她只能选择回归。但她毕竟同左贤王生有两个儿子,当她要离开时,儿子是带不走的,她又只能孤身归汉。

这对一个母亲来说,那可谓是割肉之痛,何况她知道,这一走就是生离死别,从此天各一方,再无相见之期。但回归大汉又是她的宿愿,于是,她只能接受现实,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归程。

秋草枯黄,大漠悲雁,琵琶冷咽,胡笳声起。就着那满目的凄凉,忍住内心断肠的心伤,蔡文姬呤出了千古悲歌《胡笳十八拍》。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注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这是一首令人落泪的长篇诗作,上述仅是其中之一拍。表达的是别子归汉路上的思子之情,一咏三叹,读来肠断。

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郭沫若称道为“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这《胡笳十八拍》被后人谱成十八首歌曲,是我国古乐府琴曲中的著名声乐套曲,以其委婉悲伤,撕裂肝肠而位列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名曲。唐代诗人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写道:“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

蔡文姬归来后,曹操关照有加,并自以为是地给她找了个夫婿,时任屯田都尉的董祀。但作为名士的董小鲜肉实在是不喜欢这两作人妇,青春不在的蔡文姬,但畏于曹操的权势,只得隐忍而受,于是对蔡文姬是作“冷暴力”处之。

悲催的蔡文姬对此也无良策,只能得过且过地苦捱时日,但一个偶然的机遇却打破这看似平静,实则悲哀的现状。

这董祀不知道因何事犯下死罪,当处斩令发出之时,蔡文姬披头垢面地出现在曹操大宴宾客的大堂上,大冷天光着脚替丈夫求情免其一死。后汉书形容蔡文姬:“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辨,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曹操看在她的面子上,赦免了董祀。

经此一劫,董祀对蔡文姬敬重有加,从此接受了她。至于后来是如何一桩情景,蔡文姬是否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史无记载,对此就不敢乱猜测了。

据说后来夫妻二人选择了隐居,所以之后的蔡文姬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但她有个女儿却是嫁给了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由此推测,过得还算是不差吧。

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这蔡文姬的才情,在一次交谈当中,曹操表示他当时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表示,父亲所收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但是自己能背出四百篇。

曹操大喜说道:“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蔡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也就是说,她凭着记忆写出了四百本书,可见其才情了得。此事非风闻,乃见于正史。

至于风闻之事倒也有一桩,现一并录下,就教于方家。说的是蔡文姬的书法造诣非常之高,深得其父蔡邕真传。后为她将此技艺之精髓传与一钟姓之人,而钟又传给一位叫魏夫人的书法高人,而这魏夫人有一弟子,乃中国书法界巅峰神人王羲之。只是俺不知道其真实性能有多大。

更多文章

  • 晚清悲情外交家许景澄大人,把朝廷的银子还了再赴死不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许景澄,晚清,外交家

    据说,在哈尔滨曾经有一条街叫许公路,在一曼街与景阳街交汇的三角地带,曾经树立过一座俄式四棱尖桩锥型体纪念碑,名叫许公纪念碑。对这些离我们稍远的历史遗迹,包括哈尔滨民众在内,怕是记忆中早已消失殆尽,这许公是何人,无人能记起了。这里纪念的许公叫许景澄,这碑是当时中东铁路公司为纪念他而修建的,他不仅是位同

  • 清朝官员跪拜皇帝之前,为何要拍两下袖子?究竟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官员跪拜,拍两下袖子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是满族建国,因此很多礼仪与汉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很多读书人也相当鄙视清朝,后来清朝文化被汉文化所熏陶,渐渐被汉文化所融合,很多礼仪被去除,但是有一项礼仪却始终保留了下来,这项礼仪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的每次大臣们觐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拍几下马蹄袖

  • 历史上突然消失的四个名人,至今去向成谜!他们究竟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突然消失的,老子,徐福,朱允炆,李自成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圣人,伟人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下面这四位名人却突然消失,至今仍是迷雾重重。老子西去对于老子,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学识卓越,成为孔子的老师。尤其是他创立的道家学说影响华夏几千年,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名句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而且

  • 清朝末年明码标价买官卖官,腐败不堪,那么最高能买到什么官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买官卖官

    清朝末年官场贪污腐败,清朝晚清的时候出了一位尽人皆知的大贪官,此人还是朝廷的权臣,这人就是和珅。和珅在巅峰时期要比清朝的国库还富有。乾隆帝万万想不到和珅会如此的腐败。让乾隆帝更想不到的是在他之后,清朝会变得更腐败。封建王朝出了很多贪官,这些贪官主要靠买官卖官来发财,这种情况古代其实不少见。靠买官卖官

  • 长孙无忌帮李治谋夺太子之位,李治为何要杀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孙无忌,李治,太子

    话说武媚娘一登上后座,立马成了一架永不停息的行政机器,加上唐高宗李治的“甩手掌柜”性格,武后更是如鱼得水,处处在大唐政界留下她的印记,史载“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不用过多解释就知道武后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主,有呼风唤雨的本事,叫谁生就生叫谁死必死。在她“登基”后的最初五年(也就是李治没有完全“病休”

  • 清朝穷人没钱娶不起老婆,应该怎么传宗接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穷人,娶不起老婆,传宗接代

    满人入关,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他们建立了大清王朝。清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古代,人们的思想都很封建和守旧。女性的地位很低,他们很多时候都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在婚姻方面,没有自由可言,他们就是生育的工具。在古代,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社会上一直遗留着许多陋习,其中有一项最让人不可思议,这个陋习

  • 中国五千年历代首富沉浮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代首富,范蠡,吕不韦,沈万三,白圭

    我们从古代大量的富豪中,遴选出12个朝代的首富。因为整个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从春秋战国至明国时期),所以很难作金钱上的绝对统计。故而我们更关注两点:首先,他们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他们的求富之旅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次,他们有着很强的个性和风格,他们的理财得与失都值得今天的人去学习和揣摩。范蠡:精

  • 汉光武帝刘秀,童年时代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光武帝,刘秀,刘秀童年,农民

    相传刘秀出生的时候,突然就有红光迸发,把他们家的房子照耀得金光闪闪,也预示了他那金光闪闪的前程,神迹也。而更加神奇的是,刘秀出生的当年,居然稻禾(嘉禾)就能创纪录地“一茎九穗”,亩产过万斤不是梦也。遍地秀禾飘香,丰收在望,而正是因为有如此难得一见的农田景象,他也因此得名一个秀字(“秀穗”),禾秀于田

  • 为武媚娘封后,李治与长孙无忌翻脸,弄倒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媚娘,李治,长孙无忌

    李义府首倡拥立武媚娘为后之后,李治终于干净利落扭转了处处挨打的政治局面,于是曾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长孙无忌不得不蔫了下来,耷拉着脑袋找李治论理去。一进门,长孙无忌还没有想好如何说服铁了心立武媚娘为后的宝贝外甥,李治却先开口了,说王皇后没儿子而武昭仪有子,这就是我立武昭仪为后的理由,你们赶紧表个态吧,

  • 晚清帝国的财政收入多少?为什么出现财政困难?钱都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晚清帝国,晚清财政

    自始至终,清政府都没有动员起全部力量,征用到足够的钱款。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作为一个领土广袤,资源富足的庞大帝国,清帝国的灭亡与以往的封建王朝相比,也蕴藏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在王朝末期,新的经济因素不断出现,激增的财政收入如同一剂美味的毒药,既加速了近代化进程,也刺激着军阀政客的野心,为清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