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年号大全 唐朝年号一览

唐朝年号大全 唐朝年号一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18 更新时间:2024/1/8 21:24:45

为大家分享的是唐朝年号大全唐朝年号一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些年号!!

唐朝年号一览

皇帝年号时长干支起止备注
高祖李渊武德9年戊寅618五月626九年八月太宗继位沿用
太宗李世民贞观23年丁亥627649二十三年六月高宗继位沿用
高宗李治永徽6年庚戌650655唐人避中宗讳改称明庆
显庆6年丙辰656661
龙朔3年辛酉661三月663
麟德2年甲子664665
乾封3年丙寅666668
总章3年戊辰668二月670二月
咸亨5年庚午670三月674八月
上元3年甲戌674八月676十一月
仪凤4年丙子676十一月679六月
调露2年己卯679六月680八月
永隆2年庚辰680八月681九月唐人避玄宗讳改称永崇
开耀2年辛巳681九月682二月
永淳2年壬午682二月683十二月二年十二月丁巳改元弘道
弘道1年癸未683十二月元年十二月甲子李显即皇帝位
中宗李显嗣圣1年甲申684正月二月
睿宗李旦文明1年甲申684二月八月
武则天光宅1年甲申684九月十二月光宅、垂拱、永昌、载初一般视作武则天年号
垂拱4年乙酉685688
永昌1年己丑689正月十一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
载初2年己丑689十一月690八月载初元年起用子正[1]
天授3年庚寅690九月692三月用子正,元年九月改国号为大周
如意1年壬辰692四月九月用子正
长寿3年壬辰692九月694五月用子正
延载1年甲午694五月十二月用子正
证圣1年乙未695正月九月用子正
天册万岁1年乙未695九月十一月用子正
万岁登封2年乙未695十二月696三月用子正
万岁通天2年丙申696三月697九月用子正
神功1年丁酉697九月十二月用子正
圣历3年戊戌698正月700五月用子正
久视2年庚子700五月701正月元年十月复用寅正
大足1年辛丑701正月十月
长安4年辛丑701十月704十二月
中宗李显神龙3年乙巳705正月707九月神龙本为武则天年号,二月中宗复辟沿用
景龙4年丁未707九月710六月六月殇帝即位改元唐隆,七月睿宗即位改元景云
睿宗李旦景云3年庚戌710七月712正月
太极1年壬子712正月四月
延和1年壬子712五月八月
玄宗李隆基先天2年壬子712八月713十一月
开元29年癸丑713十二月741
天宝15年壬午742756七月三年正月改“年”为“载”
肃宗李亨至德3年丙申756七月758二月
乾元3年戊戌758二月760闰四月元年二月复“载”为“年”
上元2年壬寅760四月761九月二年九月二十一去年号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
宝应2年壬寅762四月763六月壬寅年四月十五日复寅正,建元宝应。
代宗李豫宝应2年壬寅762四月-763六月宝应元年四月二十代宗即位,二年七月改元广德
广德2年癸卯763七月764
永泰2年乙巳765766十一月

大历

14年丙午766十一月779
德宗李适建中4年庚申780783
兴元1年甲子784
贞元21年乙丑785805八月二十一年正月顺宗继位沿用
顺宗李诵永贞1年乙酉805八月十二月八月顺宗禅位,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
宪宗李纯元和15年丙戌806820十五年闰正月穆宗即位沿用
穆宗李恒长庆4年辛丑821824四年正月敬宗即位沿用
敬宗李湛宝历3年乙巳825827二月二年十二月文宗即位沿用
文宗李昂大和9年丁未827二月835《新唐书》《旧唐书》作太和
开成5年丙辰836840五年正月武宗即位沿用
武宗李炎会昌6年辛酉841846六年三月宣宗即位沿用
宣宗李忱大中14年丁卯847860十月十三年八月懿宗即位沿用
懿宗李漼咸通15年庚辰860十一月874十一十四年七月僖宗即位沿用
僖宗李儇乾符6年甲午874十一月879
广明2年庚子880881七月元年黄巢军破长安,僖宗奔蜀
中和5年辛丑881七月885三月
4年乙巳885三月888正月
文德1年戊申888二月十二月元年三月昭宗即位沿用
昭宗李晔龙纪1年己酉889
大顺2年庚戌890891
景福2年壬子892893
乾宁5年甲寅894898八月
光化4年戊午898八月901三月
天复4年辛酉901四月904闰四月
天祐4年甲子904闰四月八月元年八月哀帝即位沿用
哀帝李柷天祐甲子904八月907三月四年三月禅位朱温,唐亡

注:1、唐隆(710六月七月)

唐殇帝李重茂年号,不足一月。唐隆政变后睿宗李旦即位,废唐隆年号改元景云[3] 。

2、建贞(886十月十二月)

襄王李煴年号。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李克用进逼长安,僖宗奔兴元(今陕西汉中)。襄王李煴为邠宁节度使朱玫所俘,拥立为监国。十月,朱玫又立之为皇帝,置百官,改年号为建贞。

3、天复

前蜀高祖王建在907年九月用此年号称天复七年。

4、天祐

朱温灭唐后,前蜀王建、南汉刘隐、南吴、晋李克用、岐李茂贞、吴越钱镠等割据政权仍行唐天祐年号。其中南吴用至天祐十六年(919年),李茂贞用至天祐二十年(923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年号在位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为大家分享额是唐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年号 在位时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唐朝皇帝列表,包含了唐朝历代皇帝的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陵寝、皇帝在位顺序、皇帝简介等资料,以列表形式展现,查询快捷方便。庙号谥号姓名在位年限陵寝年号①唐朝618年690年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626(8年)

  • 唐代边塞诗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唐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当时极为流行的文学体裁,唐代,诗人辈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和小李杜等,个个家喻户晓,陈子昂、“初唐四杰”虞世南等作为初唐代表,李白、王昌龄、岑参王维等作为盛唐代表、杜甫作为盛唐向中唐时期过渡的代表,刘禹锡、白居易

  • 唐代诗人有哪些都有谁?唐代诗人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告诉大家的是唐代诗人有哪些都有谁?唐代诗人大全,希望以下内容能帮助到大家!!唐代,诗歌文化高度发展,诞生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和五万余首诗歌,在整个古代,唐代诗歌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首屈一指的,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各个时期代表诗人有哪些。1、初唐早期:虞世南、褚亮、李百药、上官婉儿、王绩、杨师道

  • 唐朝后宫嫔妃等级是怎样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经常看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清代后宫嫔妃的等级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子、嫔、贵人、常在、答应等八个等级。那么,在唐代,后宫嫔妃又分为哪几等呢,每个等级又有多少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据《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唐朝延续隋朝的后宫制度,后宫嫔妃共分为九个等级:1)皇后,后

  • 北宋元祐更化背景及具体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元祐更化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派,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赵煦(宋哲宗)即位,年仅十岁,其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元祐更化,发生在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1、元祐更化的背景元丰八年(10

  • 北宋“乌台诗案”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乌台诗案简介:元丰二年(1079),苏轼移任湖州(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

  • 蒙古帝国四大汗国历史介绍: 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四大汗国在研究蒙古和元代历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分别是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的出现,是蒙古族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1、钦察汗国钦察汗国,元朝西北宗藩国,亦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

  • 北元历史介绍 北元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攻克通州,元惠宗于七月二十八日,仓惶北逃,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元大都(北京),元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元惠宗北遁,朱元璋认为

  • 元朝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元代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仍过着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战时出军,平时便屯聚牧养。在汉地,元朝军士的来源采取从固定的军户中签发的办法。蒙哥二年壬子(1252年)大规模籍户时,已明确地区分民户和军户。进入内地的大多数蒙古人户及被收编的金、宋降军之家,皆以军户著籍;此

  • 元朝的政治体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政治蒙古国对华北的统治方式,是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在它所征服的定居农耕地区的延续。汉地户口的一部分直接领属于大汗,一部分被大汗分封给诸王、宗戚和勋臣。蒙古统治者把主持军事、财赋征敛的部分官员和监临各级地区的达鲁花赤派到华北,同时又以款服入质、领军从征、缴纳差发为条件,允许自金末战乱以来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