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苏乞儿是什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苏乞儿是什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15 更新时间:2024/1/28 6:25:02

我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700)“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武举”或“武科”的正式出台。自此以后,武举考试为大多数封建王朝所承袭,成为封建国家网罗武备人村的重要制度。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武举制度的由来以及历史上真实的苏乞儿是什么样?

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则是在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历史上的武举开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702年,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

由于清朝统治者出身于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因此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清朝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郭子仪:唯一的武状元宰相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成为历史上唯一由武状元位至宰相的人,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显著的。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史书上评价他“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他戎马一生,战绩卓著。

许泰:唯一被赐国姓的武状元

许泰,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科武会试第一人。此科共取中武进士35名,许泰等8人答策俱优,马、步射共中六箭以上,升署职二级。在明朝现有史料可考的52名武状元中,许泰是官职最高的一个,也是唯一被皇帝收为义子、唯一被赐国姓、唯一被封爵的武科状元。

许泰出身于武职世家,曾祖父许成被封为永新伯,祖父许贵,为羽林军左卫指挥使,许泰承袭父职,为羽林前卫指挥使。虽然出生在勋贵世家,但因为自己作死,许泰的结局很是悲惨。王守仁平定宸濠之乱时,许泰为夺功劳,在南昌大肆滥捕、诬陷、刑虐士民为宁王逆党,祸害更甚于辰豪之乱,因为嫉妒王守仁还对其万般排挤。明世宗即位后,朝廷大臣对许泰交相弹劾,世宗将许泰下狱,论死,后减罪改判流放充军戍边,许泰最终死于戍所。

朱虎臣:史上年龄最小的武状元

朱虎臣,号武伯,浮梁人。《宋诗纪事》记载:绍兴年间,朱虎臣年仅九岁,参加了朝廷举行的武殿试,他射出十支箭,其中有九支射中目标;朝堂之上他面对群臣,从容镇定,滔滔不绝地讲评《孙子兵法》,推演《诸葛八阵图》,被朝中大臣赞誉为神童,皇帝特赐予他武状元,官封承信郎。

历史上真实的苏乞儿什么样?

周星驰版的《武状元苏乞儿》是很多人的回忆,位居当年香港电影十大卖座榜第四名。影片中,苏灿本是广州督军之子,但在考取武状元时,因受人陷害而被皇上责罚沦为乞丐。

历史上的武状元苏乞儿是否真有其人?

苏乞儿原名苏灿,是民间传说中的两广拳师,「广东十虎」之一, 无正史可考。 虽然武功盖世,但舞文弄墨一概不晓。苏为了搏得心上人如霜垂青,便投考武状元,更买通所有考官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但却遭人陷害,沦为乞儿。一日被丐帮长老选中为帮主,传以打狗棒法,他便藉此对付反政权分子天理教。

清末,广州一带跟外地的通商很发达,社会风气基本上是挺混乱的,特别是有一些习武的人会仗武欺人,就更乱。而当时在广东一带也兴起了多位拳师。其中有十位武师更因此因惺惺相惜而互相结拜。即后来武林人称的「广东十虎」。而这十虎分别为黄麒英(黄飞鸿的父亲)、苏乞儿、铁桥三、王隐林、黎仁超、谭济均、苏黑虎、周泰、黄澄可和铁指陈。

声明: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文字内容由网络内容整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是谁发动的?解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唐朝有一个非常鼎盛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唐朝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发展稳定。出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和才子,这个时期唐朝的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但是公元755年到公元763年间,唐朝发生了一场政治叛乱,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标志着唐朝由盛而衰,也造成唐代藩镇

  • 南日大将死因:南日大将真的是死于车祸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苏联籍朝鲜人南日大将是朝鲜国家最高领导人之一,曾跟随苏联红军参加二战,南日幼时家境并不富裕。毕业于塔什干师范大学,后参加苏联红军。因意外交通事故于1976年逝世,享年64岁。南日大将图片南日大将在朝鲜解放后回到了朝鲜,先后担任教育局副局长、副相、人民军总参谋长等重要职位。后还被选为中央委员,在多次国

  • 为什么关羽会被叫做美髯公?关羽美髯公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时候,男人都喜欢蓄须,因为胡须是男性特有的象征,也增添了男子的风度,为男子美容。通常胡子的样子还能表明一个人的身份。关公除了脸红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他的胡子,那么他的胡子到底什么样,竟然能被称为美髯公?关羽为什么会被称为美髯公呢?胡须是男性特有的象征,它在男子汉的美容和风度上有特殊的

  • 古代对待犯人的酷刑竟然还有蒸人这一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的人为了自己的健康营养着想,渐渐得也改变了自己的饮食方式,于是蒸的这种烹饪方式就收到了大众的偏爱。关于蒸煮,我们听过蒸菜、蒸饭、蒸馒头、蒸饺子等等,但是你有没有听过蒸人呢?在古时候蒸人其实是一种酷刑,也称之为蒸刑。蒸刑在我国很早之前都有。蒸人的大锅古时叫做鼎或镬。都是用铜或铁铸成的,不同的是鼎有

  • 史上最大的冤大头竟然无意“被阉割”了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都说赵高是一位宦官,并且因为他秦朝才会迅速的灭亡。但是,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描述历史上失败的人物难免会有所偏颇。这里我们就不管赵高这个人在历史上到底功过与否,只来谈谈他的身份。很多史学家解读赵高身份时都认为赵高受过阉割之刑,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或者说是历史阉割了赵高?最大的一个疑点就是在东

  • 吕布怎么死的? 吕布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图割据一方,作一个诸侯罢了。例如,他答琅玡相萧建的一封信颇能说明其抱负。“(吕)布与(萧)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昔乐毅攻齐,呼吸下齐七十

  • 马谡用古代名将的用兵之道在街亭一战,结果输了,这是何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马谡的街亭之战,其实是完全可以打胜的。马谡的策略似乎也没有什么错,而且很符合古代名将用兵之道。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者,马谡必须“先声夺人”。马谡指挥的是先锋军,他的任务不是牵制敌人。牵制敌人的任务,其实是守箕谷的赵云和邓芝在做。作为先锋,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先声夺人。也就是说,在和张郃交战的时候,一次性

  • 历史上的八贤王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古典文学名著《杨家将传》、《三侠五义》、《杨家府演义》和《万花楼》等有过了解的大概都知道八贤王,这位敢于在皇帝周旋,对抗奸臣,总是在杨家将关键之时出手相助,那在历史上他是谁呢?根据实际记载在历史上是没有八贤王这个人的:“八贤王”是文学人物,不是历史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

  • 明朝奸臣严嵩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严嵩是被贴上“白脸奸臣”标签的历史人物,后人评价他专擅朝政二十年,戕害他人以成己私,结果“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干了很多坏事,《明史》更直接了当地称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其实,严嵩前半生,还是个相当不错的官员,简直称得上一个贫寒子弟努力向上的励志楷模了。

  • 为什么六国之中楚国是最难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秦灭六国战争,不仅对中国历史发展意义超凡,对世界历史发展也是影响相当大。秦国灭掉六国,前后用时仅仅十年时间,而春秋战国历时长达数百年,各国之间相互混战,也没分出个胜负,也没哪个国家能实现统一,所以秦国仅仅用十年时间就灭掉六国,统一华夏大地,这个速度之快简直令人惊讶。不过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也不是逢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