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会输的原因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会输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37 更新时间:2024/1/16 17:11:40

明朝的洪武朝和永乐朝之间夹着一个尴尬的建文朝,建文帝朱允炆做为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法理上当之无愧的大明皇帝,却迅速被亲叔叔燕王朱棣推翻。从占据绝对优势到被困在皇宫中烧死(明史是如此记录的,就以此为准,野史是说他逃出去当和尚了)的短短几年中,政治、军事能力都比较青涩的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迭出昏招,朱元璋留给他帮助治国的几位顾命大臣也没有起到稳定社稷的作用,反而是推波助澜,间接的把建文帝推向深渊。 建文帝登基之后,最担心的事和人莫过于在北方和西北方边境驻军抵御蒙古人的几位亲叔叔,从大局上来说,他必须削藩,没有哪个朝代能在皇族拥兵自重的情况下能不出乱子,西汉初期的七王之乱,西晋初期的八王之乱以及隋朝时的汉王杨谅造反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削藩有很多种方法,大义名分在手的建文帝大可以学习汉武帝曾经使用过的“推恩令”,比较和谐的缓慢消除叔辈们的威胁,给别人留条活路,也给自己充足的部署时间,以防万一。

但建文帝在饱学之士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采取了最危险的办法,一上来就大张旗鼓的搞削藩,根据《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的记载,建文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就迫不及待的对藩王们下手。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护卫百主户倪谅上变,燕旗校于谅等伏诛。诏让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挥张信叛附于燕。

从上述的记载可以看出,建文帝以及帮助他主政的文官集团们完全不准备给这些龙子龙孙们活路,武力值最高的燕王朱棣不但儿子被召为人质,连身边的亲信官员也无法保住,再加上有湘王自杀、多位藩王被囚的例子,长期在边疆混迹在尸山血海中的朱棣还不赶紧的反?

朱元璋在分封的时候一定是考虑过百年之后的问题的,做为一个用武力把江山从蒙古人手上夺回来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非常清楚把有本事的儿子们授予兵权的潜在危害性,但当时太子朱标还在,朱标从法理上、能力上都足够能压服住几个兄弟,朱皇帝可没想到过朱标会死在他之前,另外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深知几个儿子不是一条心,秦王在陕西,晋王在山西,燕王在河北,辽王在辽东,他们之间其实是互相牵制,真要是有那么一天,皇位可只有一个,谁都不会相让,反而能让中央各个击破。

所以其实朱棣造反也没什么,他毕竟只有北平一城之地,周围还有众多虎视眈眈的兄弟们盯着,防守起来都吃力,更不要说在群狼环伺下向南京进攻了。但建文帝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同时对多位藩王下死手却把对中央有利的这项优势给轻易消除了,无论边疆的藩王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心思,他们之间或许有不和,但在对待建文帝的态度上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绝不能帮助建文帝灭掉燕王朱棣。

手掌军权的几位藩王们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开始集体倒戈,虽然不至于联手对抗建文帝,但隔山观火还是能办到的,使得处于劣势中的燕王朱棣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一条心思对付南京派出来的军队。

建文帝和辅政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想法是正确的,那就是削藩是必须的,可在实际操作上却显示出他们在政治上的无知,不知道拉拢大多数的道理,以为光凭皇权可以压倒一切,而且极度幼稚,既然已经下手,就应该掌握住手里的好牌,在判断出燕王要造反的情况下,建文帝竟然还把困在南京的朱棣的两个儿子放回北平,在朱棣已经造反的情况下,还公开下旨不允许在战场上杀掉朱棣。

多次昏招使出后,建文帝从上风转到下风,而没了退路的燕王朱棣却敢于孤注一掷,在大军南下争夺帝位却始终无法攻破济南城的情况下,率轻骑绕过山东直接杀向南京,当朱棣到达南京城下时,在皇族中已经众叛亲离的建文帝回天无力。

争夺皇位本来就是朱家内部的事务,大多数王爷们毫不犹豫的站在朱棣这一方给了各地的文官武将们错觉,那就是朱棣是正义的,所以愿意勤王的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结果当然就是建文帝丢掉了爷爷朱元璋亲手传给他的皇位。

做为皇帝,建文帝是不合格的,当然这个或许和他的年纪有关,也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政治斗争,没有大局观,最致命的就是皇帝有妇人之仁,多次给了朱棣逃生的机会,他给予重任的齐泰、黄子澄等饱学之士在战争爆发后的表现也无法和真正上过战场的将军们相比。

相比较而言,反叛者朱棣比建文帝更适合做帝王,后来的“永乐之治”也证明了这一点,而被《明史》赞为天资仁厚的建文帝却比较适合去继承朱元璋曾经做过的职业-和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朝隋炀帝在位期间都有哪些对外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侵略林邑林邑地处今越南中南部多珍奇宝物,大业元年炀帝委任刘方为罐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负责侵略林邑。之前刘方将军已经把交趾(今越南河内)平了。公元605年(大业元年)正月,刘方率舟师主力至海口(林邑入海处)。林邑王梵志派兵据险抵抗,被隋军击溃逃散。三月,刘方率军进至阇黎江,林邑人据南

  • 隋炀帝开挖大运河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荒淫手法多多,其在对付风水方面也有奇招。杨广当了皇帝后,立年号为“大业”,意思是创造一番大事业。时有擅望气的术士(传说是有占卜之术的耿纯臣)向他禀奏,称西北的龙门地区(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东北)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天子气”,气势恢宏,一直蔓延

  • 赢渠梁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赢渠梁是嬴政的太爷爷。2、赢渠梁就是秦孝公,秦孝公的儿子是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的儿子是秦武王和秦昭襄王,秦武王没有儿子,秦武王死后秦昭襄王继位,秦昭襄王就是子楚 ,子楚就是嬴政的父亲。3、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

  • 梁士彦要反隋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梁士彦是北周大臣、名将。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发动灭北齐之战。此战之中周武帝意志不坚加上身有微恙,于是中途退军。为了巩固此次伐齐之战的成果,周武帝于是留梁士彦镇守晋州。正是梁士彦死守晋州,力挫北齐,这才使周武帝信心大增,率军返回

  • 汉武帝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被赐死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一位宠妃,她的儿子刘弗陵也是汉武帝的继承人之一。当时,汉武帝年事已高,开始担心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他原本的继承人是长子刘据,但后来他又认为刘据造反不够资格继承大汉江山,转而青睐刘弗陵,即后来的汉昭帝。由于钩弋夫人是刘弗陵的母亲,她因此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和信任。然而,汉武帝后来开始担心

  • 唐朝的大多数太子为何都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从唐高祖李渊称帝到唐玄宗时“安史之乱”爆发为止,这前半个唐朝是整个朝代的鼎盛时期,从“天可汗”到设立安西四镇,大唐在这段时期对外威慑四邦,内部到了“开元之治”时人口数量也达到鼎盛,当时在政治、经济、武力上都可以说是后代王朝努

  • 神龙政变结束后唐中宗李显是怎么对待功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神龙元年(705年),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唐中宗),是为“神龙政变”。按理来说,李显应该很感激帮助他登基的“神龙政变”功臣。但历史却是李显一点都不感激“神龙政变”功臣,还将领头的几位功臣迫害而死

  • 孙权最后没能统一天下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历史上,相比其他很多著名人物,孙权确实是去世的比较晚。孙权去世的时候,曹操已经死了32年,刘备已经死了29年,诸葛亮也死了十八年。当时蜀国这边,正是刘禅在位,内政混乱。魏国那边,司马懿已经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而且也已经在一年前去世,大权已经落入了司马家手里。这样看来,三国前期中期的厉害角色,似乎

  • 李自成在迎战吴三桂之前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崇祯17年3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终于进入了明朝的首都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进北京后,檄文周边,山东、天津、山海关都表示愿意投降。特别是山海关吴三桂,李自成写亲笔信劝他归降,吴三桂在仔细考虑过后也同意效力新朝,但在前往北京的途中得知家眷被拷打索饷,也有说他是因为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掠夺后冲冠

  • 刘备指定了几位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彼时,刘备让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留下镇守永安。公元223(建兴元年),后主刘禅即位后,李严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但是,公元231年,李严却被诸葛亮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死后,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为何“激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