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口号是什么?

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口号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74 更新时间:2024/2/15 2:36:38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因不愿被清廷撤藩,和清廷的矛盾已不可调和,故联合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以及退居台澎的郑成功之子郑经,公开扯旗反清,掀起了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的序幕。

吴三桂起兵之初即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宣扬起兵的目的是为了“反清复明”,为此,吴三桂在讨清檄文中虚构了“适值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股为记,寄命托孤,宗社是赖”的故事,并声明自己投清是忍辱负重“姑饮泣隐忍,未敢轻举,以故迎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漏,束马瞻星,磨砺竟惕者,盖三十年矣!”

吴三桂自己反清,却抬出了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至于朱三太子到底是谁,就不深究了,反正他的这个名头就是给反清人士专用的,在顺治、康熙两朝多次出现,谁用都不稀奇,朱三太子是否存在都还是一个难解的疑问,那么,吴三桂为什么也要利用这个虚无缥缈的朱三太子的名头来反清?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表面上,清朝从来没有亏待过吴三桂,他需要一个政治上反清的名义

吴三桂在清朝是臣,而且还是过得很不错,且名位都升到顶的重臣,清朝没有亏待他,让他做了异性王之一,且容忍他长期手握重兵独镇一方,让他的儿子娶了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姑和硕恪纯长公主(曾被封为建宁长公主,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建宁公主原型),和皇家结亲,无论清朝和吴三桂之间有怎么样的利益纠葛,至少,从表面上看,清朝不负吴三桂。

于是,吴三桂就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反清,以臣谋逆不好听不说,还会被世人认为是忘恩负义,都让你做异性王了,儿子也做了皇帝的姑父,两代受宠,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所以,吴三桂想借朱三太子的名头反清,证明自己并非是为了私利,清朝给的官爵再大?也大不过故明的恩情啊,这样忽悠一番,政治上就勉强能站住脚了,起兵不是造反,是复国。

第二:崇祯受天下人同情,用他的儿子的名头更能得到拥戴

明朝的崇祯皇帝虽然把大明朝弄没了,但他因在位时努力拯救将倾之大厦,且以身殉国的行为普遍被天下人认同,几乎所有的人,哪怕是降清的文武,也都同情崇祯皇帝,用崇祯皇帝的儿子朱三太子做招牌,比较容易消除仇恨或蔑视吴三桂的人的抵抗心理,在吴军胜利时,招降纳叛都容易得多。

至于吴三桂是从西南起兵,为什么不用借用曾经在南方抵抗清兵二十多年的南明皇帝后嗣的名头,原因地球人都知道,吴三桂亲手杀死了南明永历皇帝一家,脸皮再厚也不敢用啊。且南明的几位皇帝没有崇祯遗留下来的威望,他们的子嗣也都明明白白,该杀的全都被杀了,即使吴三桂想用,也杜撰不出人来。朱三太子正好,不但崇祯的名头好用,且在当时,很多人普遍相信有这么个朱三太子存在,虚无缥缈就更好了,吴三桂可以随便找人冒充。

第三:吴三桂到底还是想团结大多数,特别是台澎的郑经

在吴三桂起兵造反的康熙十二年时,清朝入关也才二十九年,根基并没有完全扎牢,在民间,思念故明的人还非常之多,特别是在南方,因扬州、嘉定、江阴等地发生的事情,有意反清的组织多如牛毛,吴三桂需要团结这些有意反清的组织,人多力量大嘛,虽然这些组织大多都认为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葬送了大明江山,视他为敌,可有了朱三太子的名头,能忽悠一个是一个。

最重要的是,吴三桂在除尚可喜和耿精忠这两大盟友之外,非常希望台澎的郑经能出手相助,而郑经的父亲郑成功在南明时期承认过永历政权为正朔,郑成功以及郑经继承下来的延平郡王爵位就是永历皇帝封的,吴三桂杀永历,在郑经眼中是叛逆,是死仇,所以,想要团结郑经,只能用朱三太子的招牌,而且,郑经那边还有一堆朱明宗室养着,也只有崇祯之子才能压住他们。

综上所述,吴三桂在刚起兵造反时,必须要用崇祯之子朱三太子来打响招牌,政治上宣扬自己是一心为公,也为了能团结到更多盟友。不过,吴三桂的苦心积虑显然没有什么用,除了尚可喜和耿精忠也因为清廷要撤藩,有跟清廷不可调和的矛盾外,其余的如江南反清组织,根本就不相信和配合吴三桂,不认为吴三桂这个杀掉永历皇帝的人有资格当反清的代表。

特别是郑经,他也根本不会听从吴三桂的指挥,在三藩之乱中,郑经最主要的动手方向是福建,跑去和耿精忠抢地盘,如果吴三桂有足够的威望指挥郑经,让台澎水师北上天津,直插清朝中枢,或者去打江宁(南京),断掉清朝的财赋之地,那样的话,三藩之乱的结局就大不一样了。

要知道,吴三桂发动的三藩之乱之所以失败,除了政治上不被天下人认同,失道寡助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藩没有能够扰乱北方,也没有断掉清朝的钱粮补充,让康熙有足够的战略空间和充足的财政来倒腾,最后熬死了三藩。吴三桂打出的朱三太子这块招牌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郁闷的吴三桂干脆破罐子破摔,临死前终于撕开面具,开国称帝,虽然最后是身败名裂,可好歹做了五个月的皇帝,他也不亏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新文化运动内容及历史意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深刻,不仅解放了思想,还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但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故后人怀疑新文化运动中我们没认清真正的敌人。新文

  •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候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到底有多少党员?对于这个问题,由于缺乏原始档案材料,回忆资料不够准确,认定曾一直存在困难。1、人数之争的历史谜团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的界定是指在1921年7月底

  • 苏北抗日根据地创建的原因及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苏北抗日根据地,包括淮(阴)海(州)、盐(城)阜(宁)两个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它是联结华北八路军和南方新四军的重要枢纽,是华中敌后抗战最有利、最能发展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地方组织在淮海、盐阜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1938年11月

  •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创建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交界地区建立的抗日根据地,也称陕甘宁边区。它的基础是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清涧起义、渭南起义和旬邑起义失败后,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和谢子长到陕北开展武装斗争,先后建立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

  • 尼布楚条约签约前的大清帝国前期地图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尼布楚条约签约前的大清帝国前期地图唐努乌梁海中国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原来是外蒙古的一部份,但于外蒙古独立之时,被苏联侵吞。现时唐努乌梁海仍然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份,被并入西伯利亚联邦区域。以居住唐努山一带的乌梁海人而得名。地域东至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额赫河(今额金河)和赛因诺颜部讷穆讷山,南界扎萨克图

  • 明朝为何没能恢复元朝的全部疆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灭亡之后,明朝其实也想过恢复元朝的全部疆域。但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明朝先后发生了靖难之役,以及后面的土木堡事变,直接让明朝错失了这个机会。说到底,明朝没能完成这个宏伟目标,全都怪老朱的子孙后代,太不给力了。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随着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明朝正式开国。在明朝开国的同时,朱元璋

  • 下宫之难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下宫之难,又称下宫之役、原屏之难、庄姬之乱、孟姬之乱,据《左传》、《史记·晋世家》是指前583年晋国赵氏家族原屏两支被灭,赵武一系夺回宗主的历史事件。 此事对赵氏打击不小,直到晋悼公时期赵武才让家族复兴。《史记·赵世家》《史记·韩世家》误记其事发生在前597

  • 后周世宗柴荣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周世宗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因此也叫郭荣,二人都是贫下中农出身,所以深知民间疾苦,一旦掌权,知道怎样做事才能让老百姓拥护。特别是柴荣,成为皇帝后,获得的评价很不错。司马光在拿他和五代时期另一个能力较强的帝王后唐庄宗相比时,说:“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hell

  • 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方经济为何开始落后与南方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后期因为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黄巢之乱的因素,使得北方战乱不堪,人口流移南方,田园荒芜。到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时交迭频繁,北方战火始终未能平息,北方经济比较落后,人口持续大减。直至后周后期才逐渐恢复,但经济力始终不如南方。而南方则较为安定,持续吸收来自北方的流民,替南方带来大批的劳动力及先进的耕织技

  •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大体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变化很多,官职时常废置不常,其制度比较混乱。朝廷设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财政的三司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由于五代十国战乱不断,枢密院的权力往往比三省来得大,所以时常以宰相兼领枢密使。五代十国以“使”名官者很多,据《五代会要》记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