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是管仲造成齐桓公悲惨结局的?

为什么说是管仲造成齐桓公悲惨结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75 更新时间:2024/2/4 11:03:39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地处山东海滨的齐桓公,首先成为春秋首任霸主,主要因为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要知道,管仲本来是跟他有一箭之仇的,但是齐桓公放下一切恩怨后,全面信任管仲,而管仲也全心全意为齐桓公服务,就这样,一干就是40年,在管仲的打理下,齐国40年雄霸天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齐桓公归根结底,就像是个甩手掌柜的一样,该他露面的时候,他一定在场,该他潇洒享受生活的时候,他也毫不客气。但管仲总有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天,如此依赖管仲的齐桓公,做好准备,面对管仲死后的世界了吗?

当管仲坚持到将近八十岁的时候,他也快要告别这个世界了,毕竟在春秋时代,这个年龄已经算是难得的高寿了,眼看管仲不行了,齐桓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他找个时间去探望了管仲,管仲也早就等着齐桓公来了,因为他也不可能去拜见君主了,毕竟自己死了以后,接班人实在是不好选。等到齐桓公问起这个问题来,管仲果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答案。眼看管仲没答案,齐桓公干脆,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几个人选,那就是易牙竖刁和开方,这个被后世成为“三奸”的家伙。

关于这段对话,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管仲一一否定了这三个人,先说易牙,这就是个顶级的厨师,但是他对齐桓公好到不可思议,齐桓公说没吃过人肉,易牙就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做成了美食,给齐桓公吃了,这让小白非常感动,就相信易牙对自己忠心,可是管仲提醒他,易牙连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亲骨肉都不爱,怎么能指望他真心爱国君?至于竖刁,是早期的“自宫”型代表,就为了让齐桓公放心,他可以毫无问题地帮着国君搭理后宫事物,君主的头上也不用担心“戴帽子”的问题,这得是无人能比的忠义了吧?管仲却说,一个人对自己都那么狠,连自己都不爱,还能指望他爱谁,真心对谁?第三个开方更简单,有传说开方是齐桓公的男宠,但无论真实性与否,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开方离开了在卫国的父母,为齐桓公效力,足以让春秋霸主感到,但是管仲的理由还是大同小异,说这种人连父母都不管,还指望他能管谁?

就这样,这三个人不仅都被管仲否决了,管仲还提醒齐桓公,要小心他们,自己在世的时候,这仨家伙不敢轻举妄动,可是一旦自己一旦离开,齐国少了管仲的威严,他们仨保不齐闹出什么事儿来,所以管仲在无法给齐桓公一个自己接班人的情况下,只能做到替齐桓公“排雷”,让齐桓公撵走这三人。齐桓公还是听这位“仲父”的劝谏的,遣散了易牙等“三奸”,但管仲的接班人总是要找的吧?寻来选取,勉强确定了隰朋,但隰朋最大的问题是,并不比管仲年轻多少,也活不了多久,可是这已经不是管仲能够再考虑的问题了,因为春秋早期最杰出的人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管仲死后没多久,隰朋也走了,鲍叔牙又在相位上接管了一段时间,虽然鲍叔牙也是贤士,但他的性格不适合做相国,因为他太过较真,这一点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管仲都非常了解,所以包括鲍叔牙本人在内,都不想拜相。

但是,齐国当时实在没有能够超越鲍叔牙的人了,更不用说比肩管仲,所以鲍叔牙只能勉强站好最后一班岗。但齐国眼下的问题,已经不是谁做相国的问题了,而是齐桓公实在想吃好的,自己看见后宫的各种杂事就烦,更需要人陪着解闷,所以又召回了易牙竖刁和开方三人,结果,不听管仲遗言的齐桓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这“三奸”当然想的是如何拿到齐国的大权,特别是齐桓公死后,该抱谁的“大腿”,所以他们分别拥立了齐桓公不同的儿子,并且在齐桓公老迈的时候,只顾着帮着齐国诸位公子攻杀,再也不管小白的吃喝玩乐问题了。最终,齐桓公堂堂一代霸主,竟然饿死在后宫之中。有人说,这是齐桓公咎由自取,不听话,贪图享乐的结果,但问题的关键真的在这里吗?在老乐看来,造成齐桓公凄惨结局的,并非易牙三人,而正是辅佐他走向人生巅峰的管仲!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是因为管仲个人能力太强了,忽略了接班人的培养,导致了齐国的霸业,只能在特定时期才出现?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管仲的个人能力虽然属于顶级的,但是齐国的国力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生死迅速发生变化,所以这并不是造成齐桓公悲惨结局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管仲让齐桓公变得越来越大度,越来越善良,虽然不能否认齐桓公骨子里就是一个大度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摒弃前嫌,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可是在管仲管理齐国后,他让齐桓公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更要命的是,一个心胸宽广的甩手掌柜在家大业大的环境中,更容易认可所有人的长处,忽略掉他人的短处,相信所有人都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否则的话,他怎么可能对管仲那么信服?可见,因为管仲的影响,齐桓公不相信易牙他们能把自己害到哪去,反而更在乎他们的特殊才能,所以说,造成齐桓公最终饿死无人管的根源人物,正是管仲。可能在齐桓公身上,一句“成也管仲,败也管仲”,并不算过分的评价吧。

标签: 管仲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才女辛宪英:活了79岁,还预言了曹魏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辛宪英,三国,历史解密

    诸葛亮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可是并非只有男子才有这样的才智,女子也同样有。只不过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并不高,即便是有这样的才智,很可能因为性别原因被埋没。在三国期间,有一个女子,她被称之为女版的诸葛亮,曾预测过曹魏的亡国。这样的奇女子,却很少有人了解她的故事。曹操病逝,曹丕掌权,他立即强迫刘协禅位于他,就

  • 杨露禅到底有多厉害?获得清朝皇室的一致追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露禅,清朝,历史解密

    据史书上记载,杨露禅之所以名声大噪,是因为他多与人打擂,且“出手必见红,一响必成功”,因此备受推崇,并得美名“杨无敌”。那么,他究竟有多厉害呢?杨露禅生于嘉庆四年,直隶广平府人,由于家境贫困,年少时便在广平府的“太和堂”中药铺做僮仆。“太和堂”的老板叫陈德瑚,是河南温县人。他见杨露禅勤快善良,便让他

  • 戈尔巴乔夫改革简介 改革的背景和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联,戈尔巴乔夫,历史解密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该改革以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名义,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共产党的法定执政党地位和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经济的有效控制,造成苏联党和国家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乱和国家经济的继续恶化,为

  • 包拯死后,陪伴左右的展昭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包拯,宋朝,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清官,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包拯,因为他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几乎都成"青天大老爷"的代名词了。关于他的事迹,不仅在正史中有所记载,历朝历代的戏剧、评书、小说、演义中都大量充斥着他的身影,甚至在三侠五义这样的小说中都能见到。当然在这本书中,大家还对他身边的那个贴身保镖展昭,留下了很深

  • 济南机场现乘客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的情况,航班在延误2小时,当事旅客被送公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济南机场,飞机,历史解密

    3月11日,有网友爆料称,3月10日晚,祥鹏航空一飞机在济南机场过站上客时,现乘客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的情况。11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祥鹏航空处了解到, 3月10日,祥鹏航空8L9616济南至成都航班在济南过站登机时,乘务员发现有旅客向廊桥外扔硬币,当事旅客随即被移交机场公安。随后,该航班安全员经

  • 伪满洲国缔造者之一的熙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熙洽,清朝,历史解密

    熙洽是伪满洲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原是清室后裔,后来在东北随张作霖发迹,做到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谋处长等职。张作霖死后,追随张作相,成为其手下第一人,可是他内心深处仍时候忠于大清,也时刻牢记自己是大清皇室人员,复辟大清是他毕生追求。熙洽为复辟大清,沦为卖国贼都在所不惜。九一八事变,日军进攻吉林,他放弃抵抗,

  • 中国古代冷兵器的三个阶段,一直延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冷兵器,历史解密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药、炸药等热能打击系统和化学推进手段,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狭义上冷兵器是指不带有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冷兵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

  • 赵云和张苞谁的地位更高?张苞之死为什么能让诸葛亮吐血昏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张苞,赵云,历史解密

    赵云和张苞谁的地位更高?张苞之死为什么能让诸葛亮吐血昏迷?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云在很多人心中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他的一切都让人欣赏,赵云的确是武艺高强,但是却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即便是死后,诸葛亮听闻也只是象征性的哭了一下,这一定让很多人感到心里不舒服吧。但是在张苞死后,

  • 嘉庆整顿八旗子弟后来为什么放弃了 原因在于这个方面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嘉庆,清朝,历史解密

    为了惩治腐败,嘉庆上任不久,就将著名的贪官和珅拿下。为了扭转整个社会奢靡腐朽的风气,他率先拿八旗子弟开刀,妄图凭一己之力恢复大清国的运势。然而雄心勃勃的嘉庆却在这场针对大清贵族的整风运动中败下阵来,整顿八旗子弟的运动没过多久便偃旗息鼓了。清兵入关后,特别是入主中原之后,将旗人尊为高于汉人的群体,皇帝

  • 同样都是宦官 为何明朝的太监不能左右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太监,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名宦官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宦官在史书上赫赫有名:比如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鱼朝恩,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小德张等等。而这些宦官在历史上得以成名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弄权或者对历史产生了影响,而熟悉历史的朋友会发现,如果以宋朝作为分水岭,宋朝及以前的宦官,和明清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