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国建立过程简述

辽国建立过程简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59 更新时间:2024/2/13 1:01:25

耶律阿保机的前辈是契丹迭刺部的酋长和军事首领(夷里堇),为耶律撒刺的的长子。

901年被立为军事首领,后不久被选为酋长。他以武力征服契丹附近的地区,掠虏了许多汉人和其他人。907年2月27日他被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连任九年。任用汉人,采纳他们的建议,决定要将这种三年一次的选举制度改为世袭的制度。

公元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回国,但被迫交出汗位,但他在在滦河边建设了一座仿幽州式的汉城。耶律阿保机后伏杀了他的敌人,吞并了契丹的各个部落。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建年号为神册。此外他还令人建立自己的契丹文。

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继续进攻其周围的民族或政权,渤海国、室韦和奚分别被他消灭。

926年9月6日去世于扶余城,终年55岁。

耶律阿保机将其母亲、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里氏、乙室氏赐姓萧氏。相传是因为他本人羡慕萧何辅助刘邦的典故。耶律阿保机的皇后名述律平,期耶律德光即位后,亦将述律氏赐姓萧氏。故萧氏有辽朝后族之称。阿保机汉名姓刘名亿,长子耶律突欲汉名刘倍。

建国过程

大约在唐代初年,契丹族已经形成了由八部联合组成的部落联盟。八部“大人”推举一人做联盟首领,称为可汗。可汗以旗鼓为权力的标志,三年一任,期满重选。可汗虽由选举产生,但一般总是某一强大家族的成员,唐代前期是大贺氏,后期转为遥辇氏。

在大贺氏时期,契丹族的阶级分化已很明显。在遥辇氏时期,契丹的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可汗的职位渐趋固定,不再三年一更换;并设有国相,作为联盟的军事统帅。大约在五代初年,契丹族.在其杰出的首领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国家。

统一契丹

阿保机姓耶律氏,亦称耶律阿保机,出身于迭刺部显贵家族。其祖先屡任迭刺部的夷离堇,即酋长。唐天复二年(901年),阿保机被选为迭刺部的夷离堇。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八部大人罢免软弱的遥辇氏的痕德董可汗,改选阿保机为可汗,从此他连任九年。阿保机在任可汗前后,一面率军四出征讨,扩大选刺部势力;一面注意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发展本部的政治、经济。

他非常重视汉族知识分子,任用河北士人韩延徽、韩知古等为谋上。在韩延徽等人的帮助下,大量吸收中原流入契丹的汉人;并妥善安置掠来的大批汉俘,不再让他们作奴隶,而是让他们修建城郭,从事农桑,各安生业。另外,还仿照汉制,制定制度,并注意发展手工业。于是,迭刺部愈益强大。

这引起了其他七部酋长的忌恨,他们便联合起来,于公元915年(后梁贞明元年)迫使阿保机让出可汗之位。一年后,阿保机骗七部酋长赴宴,以伏兵尽杀之,随即统一契丹各部,并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号大契丹。

阿保机自号天皇王,年号神册(916——922年)。947年改国号为辽。

亲征渤海

神册三年(918年),阿保机建西楼城为是都(后名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神册五年,由突吕不等人参照汉字,创制契丹大字。后又由阿保机之弟迭利参照回鹘文和汉文,创制契丹小字。从此,契丹有了文字,社会发展更快。天赞四年(925年),阿保机率军亲征渤海国。次年,灭渤海国,改名东丹国,命长子突欲(耶律倍)为东丹王。

不久,阿保机死于班师途中,溢号辽太祖。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是为辽太宗。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定州之战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定州之战是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正月晋国抗击契丹南侵的作战。龙德元年(922年)十月,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军南侵,攻陷涿州,攻打定州。晋王李存勖为了保卫北疆,于当年十二月亲自北上救援定州。龙德二年(922年)正月,两军先后在新城、望都交战。契丹两战皆败,被迫撤兵。龙德元年(921年)二月,成德镇军

  • 望都之战:宋辽两败俱伤的一次强势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在中国战争史上宋,辽两个庞大帝国在几十年残酷战争中发生过多次主力重兵集团之间的强烈野战对抗。咸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003年发生的望都之战是宋辽澶渊战役签订和约前的最后一次主力兵团野战对抗,这场战争对宋辽政治,战争的取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徐河之战耶律休哥被重创后河北的战况较为平静。但宋太宗死后,辽国

  • 契丹灭后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7年),契丹军数次南下,攻灭后晋的战争。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就丧失了。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灭亡。天福七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后,拒绝再向契丹称臣。契丹太宗耶律德光以晋廷负恩为由,举

  • 后周北伐契丹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周世宗北伐契丹之战指的是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为收复被后晋高祖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而对契丹发动的战争。在此次北伐中,周世宗一连收复了瀛州、莫州、宁州三个州(实际上是四州,还应加上易州)和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三个关。然而,天妒英才,就在周世宗准备一鼓作气攻取幽州(今北京)时,突

  • 高梁河之战:北宋埋下亡国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高梁河之战是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宋军为夺取幽州(今北京,辽称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平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辽景宗

  • 歧沟关之战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歧沟关之战宋朝自高梁河之战后为收复幽云失地所做的又一次努力,也是宋朝第二次主动进攻,此次进攻规模之大,是以往数战无法比拟的,可以看作是宋辽双方的一次总决战。宋方的目标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及早为契丹所据的辽西营、平二州。但是尽管宋朝的再一次铆足了劲,其最终结果却更甚于高梁河之败,基本上是血本无归,不但

  • 瓦桥关之战:宋辽都说大败对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辽军围攻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击败宋军的一次作战。979年九月,在满城之战中,宋军大败辽军,杀敌加上俘虏近万人,缴获马千余匹,取得了空前的胜利。究其原因,在于崔翰、刘延进、李继隆们敢于在阵前敢于抗旨不遵,冒着抗旨风险,放弃宋太宗二赵确定的八阵,改为前后二阵,相

  • 陈家谷之战:杨业之死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陈家谷之战是宋辽重要战役之一。雍熙三年(986),宋太宗赵光义发动雍熙北伐,宋大举攻辽。陈家谷之战就是雍熙北伐中的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北宋名将杨业(杨令公)浴血奋战,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绝食殉国。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发动雍熙北伐,旨在夺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当时,辽国的一代贤

  • 君子馆之战:辽国契丹是为了报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君子馆之战发生于986年(辽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冬,在宋辽战争中辽军攻宋瀛州(治今河北河间),于君子馆(今河北河间西北)大败宋军的一次作战。宋军在天冻无法使用弓箭的情况下被辽军击败,刘廷让的部队“全军皆没,死者数万人”,宋军河北防线遭到重创。雍熙三年,宋与辽岐沟关之战后,宋军撤至高阳(今河北高阳东

  • 高丽契丹战争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辽国和高丽为争夺鸭绿江以东的渤海国故地爆发战争,最终辽国迫使高丽称臣纳贡,高丽则将边界推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鸭绿江下游一线。辽丽登台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神册,兴起于木叶山的契丹族开始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国大将新罗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