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定州之战概述

定州之战概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85 更新时间:2024/1/14 20:29:30

定州之战是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正月晋国抗击契丹南侵的作战。

龙德元年(922年)十月,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军南侵,攻陷涿州,攻打定州。晋王李存勖为了保卫北疆,于当年十二月亲自北上救援定州。龙德二年(922年)正月,两军先后在新城、望都交战。契丹两战皆败,被迫撤兵。

龙德元年(921年)二月,成德镇军将张文礼发动兵变,杀死节度使王镕,向晋王李存勖求取节钺。李存勖为了稳定成德镇的局势,授张文礼为成德留后。但张文礼仍心怀不安,一面向李存勖上表劝进,期望得到谅解,但暗中却又遣使向契丹、后梁求援,请求两国出兵将晋军赶出河北。

是年八月,李存勖以成德旧将符习为成德留后,命大将阎宝、史建瑭北上攻打镇州。与成德镇毗邻的义武节度使王处直深怕唇亡齿寒,请求李存勖赦免张文礼,继续结成联盟共抗后梁,结果被李存勖拒绝。他派王郁贿诱契丹,请契丹出兵击退晋军,解除镇州之围。

两国出军

龙德元年(921年)十月,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出军南下,攻下古北口,分兵攻略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三河(今河北三河)、良乡(今北京房山东南)、望都(今河北望都)、潞县(今北京通县东)、满城(今河北满城)、遂城(今河北徐水西)等十余城。

十二月,阿保机攻打幽州不克,乃长驱南下,攻陷涿州,俘刺史李嗣弼,又进攻定州。定州与镇州相隔仅120里。晋王李存勖担心腹背受敌,遂不顾镇州战事,亲率亲兵五千人救援定州,并命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在狼山(今河北唐县狼山)屯军防戍,阻挡契丹军南进。

新城之战

龙德二年(922年)正月十三日,晋军抵达新城(今河北高碑店)南。契丹前锋三千骑兵这时从新乐渡沙河南行,临近镇州边界。晋军面对契丹军紧逼,部分兵士惶恐不安,匆忙逃走,统军将领难以禁止。这时,晋军将领对抗击契丹的作战谋略出现严重分歧。不少人认为契丹全军出动,众寡不敌,应回师南下救援魏州,或西至井陉,暂时逃避。李嗣昭、郭崇韬则主张坚决前进,先打击契丹前锋以迫使契丹全军撤退。

李存勖果断采纳了后一种意见。他道:“我率数万兵马平定山东,如今遇到小小契丹便要逃避,又何面目君临四海。”李存勖亲率精骑五千先进。契丹万余骑兵见之,惊恐退走。李存勖立即分兵两路追赶,适遇沙河桥狭冰薄,契丹不少兵士溺死水中。当晚,李存勖屯军新乐,阿保机率众退保望都。

望都之战

正月十七日,李存勖进兵至望都。契丹军迎战,将领秃馁将李存勖重重围住。李存勖自中午战至傍晚,难以脱围。李嗣昭引三百骑兵横击重围,打退契丹军,救出李存勖。李存勖随即纵兵奋击,大败契丹军,追击到易州。当时地面雪深五尺,契丹兵马缺乏刍粮,饿死很多。李存勖乘胜追到幽州。代州刺史李嗣肱又收复山北妫、儒、武等州。

定州之战是晋王李存勖亲自抗击契丹的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通过这次作战,晋军不仅打击了契丹的气焰,保卫了幽州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使困守镇州的张文礼更加陷于孤立,也有力地支持了在黄河沿线作战的晋军。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望都之战:宋辽两败俱伤的一次强势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在中国战争史上宋,辽两个庞大帝国在几十年残酷战争中发生过多次主力重兵集团之间的强烈野战对抗。咸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003年发生的望都之战是宋辽澶渊战役签订和约前的最后一次主力兵团野战对抗,这场战争对宋辽政治,战争的取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徐河之战耶律休哥被重创后河北的战况较为平静。但宋太宗死后,辽国

  • 契丹灭后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7年),契丹军数次南下,攻灭后晋的战争。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就丧失了。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灭亡。天福七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后,拒绝再向契丹称臣。契丹太宗耶律德光以晋廷负恩为由,举

  • 后周北伐契丹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周世宗北伐契丹之战指的是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为收复被后晋高祖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而对契丹发动的战争。在此次北伐中,周世宗一连收复了瀛州、莫州、宁州三个州(实际上是四州,还应加上易州)和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三个关。然而,天妒英才,就在周世宗准备一鼓作气攻取幽州(今北京)时,突

  • 高梁河之战:北宋埋下亡国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高梁河之战是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宋军为夺取幽州(今北京,辽称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平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辽景宗

  • 歧沟关之战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歧沟关之战宋朝自高梁河之战后为收复幽云失地所做的又一次努力,也是宋朝第二次主动进攻,此次进攻规模之大,是以往数战无法比拟的,可以看作是宋辽双方的一次总决战。宋方的目标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及早为契丹所据的辽西营、平二州。但是尽管宋朝的再一次铆足了劲,其最终结果却更甚于高梁河之败,基本上是血本无归,不但

  • 瓦桥关之战:宋辽都说大败对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辽军围攻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击败宋军的一次作战。979年九月,在满城之战中,宋军大败辽军,杀敌加上俘虏近万人,缴获马千余匹,取得了空前的胜利。究其原因,在于崔翰、刘延进、李继隆们敢于在阵前敢于抗旨不遵,冒着抗旨风险,放弃宋太宗二赵确定的八阵,改为前后二阵,相

  • 陈家谷之战:杨业之死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陈家谷之战是宋辽重要战役之一。雍熙三年(986),宋太宗赵光义发动雍熙北伐,宋大举攻辽。陈家谷之战就是雍熙北伐中的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北宋名将杨业(杨令公)浴血奋战,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绝食殉国。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发动雍熙北伐,旨在夺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当时,辽国的一代贤

  • 君子馆之战:辽国契丹是为了报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君子馆之战发生于986年(辽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冬,在宋辽战争中辽军攻宋瀛州(治今河北河间),于君子馆(今河北河间西北)大败宋军的一次作战。宋军在天冻无法使用弓箭的情况下被辽军击败,刘廷让的部队“全军皆没,死者数万人”,宋军河北防线遭到重创。雍熙三年,宋与辽岐沟关之战后,宋军撤至高阳(今河北高阳东

  • 高丽契丹战争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辽国和高丽为争夺鸭绿江以东的渤海国故地爆发战争,最终辽国迫使高丽称臣纳贡,高丽则将边界推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鸭绿江下游一线。辽丽登台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神册,兴起于木叶山的契丹族开始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国大将新罗人王

  •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月十九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