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33年1月16日:苏珊·桑塔格出生

1933年1月16日:苏珊·桑塔格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01 更新时间:2023/12/9 4:10:50

1933年1月16日,苏珊·桑塔格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苏珊·桑塔格(英原名:Susan Sontag,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著作主要有《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等。

桑塔格的写作领域广泛,在文学界以敏锐的洞察力广博的知识著称。2000年,她的历史小说《在美国》获得了美国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s)。

除了创作小说,她还创作了大量的评论性作品,涉及对时代以及文化的批评,包括摄影、艺术、文学等,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在文化界,桑塔格和西蒙·波伏娃、汉娜·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

个人生活

苏珊·桑塔格很聪明,因为能读写,一开始上学就上了三年级。从北好莱坞高中毕业时,她才15岁。之后入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7岁时,遇到了28岁的社会学家菲利普·里夫(Philip Rieff),10天后,两人闪电结婚。两年后,她随丈夫移居波士顿,诞下儿子维,同时考获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英语及哲学双硕士学位。

1950年,桑塔格离开伯克利去芝加哥大学念书后,她和认识不到一个月的老师菲利普结婚,但是婚后的夫妻俩并不幸福。在她1947到1963年的日记里面充满了她对夫妻争吵的彻底厌倦以及对婚姻的极度失望。

按照桑塔格自己的说法,和菲利普之间既没有通过隐私和孤独才能获得的自我提高,也没有伴随着激情而来的辉煌和英勇的自我失去。这样的纽带终究会被自己扯破。两人终于在1957年9月离婚,桑塔格也一直没有再婚。离婚后的两人还为争夺儿子的抚养权闹的很不愉快。

在2000年接受《卫报》的采访中,桑塔格承认说自己爱过9个人,其中5位是同性伴侣,4位是异性伴侣。

创作特点

桑塔格许多的所谓的论文集可以称为散文集或者随笔集,因为桑塔格写作风格较为奇特,她以一种散文形式来写论述性质的东西,风格上不受论文的局限,还可以传达出她的女性敏感细腻的感受来。

她行文很少有注释,书写完后也没有参考文献,只管放笔而谈.桑塔格酷爱格言式的表达方式,这与她推崇尼采、本雅明以及罗兰·巴特写作风格有很大关系,或者说,她对格言式的喜欢使得她偏爱本雅明以及尼采等人的行文风格。

“反对阐释”是桑塔格的基本立场,提倡艺术色情学其目的是要达到拓展“新感受力”,而感受力是对形式的感受力。接下来形式就自然而然成为桑塔格选择通此目的的道路。在桑塔格的论述中,她通把形式与风格等同视之。

人物评价

“桑塔格总是能让笔下事物焕发新意,即使是不同意她观点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她文字的魅力。”(《新共和》杂志文学编辑莱昂·威瑟提尔评)

桑塔格的去世,让人们失去了评估未来美国和世界重大事件的一个清晰尺度。更少了一个如此清楚静并具有良知的人。(翻译家黄灿然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78年1月16日:汪厥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1978年1月16日,在台北逝世,享年82岁。汪厥明(1897—1978),字叔伦,浙江省金华县(现为金华市)人。农学家、作物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中国生物统计学的创始人。科学研究1946年应台湾大学农学院院长王益滔教授之聘,汪厥明前往台湾任台大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举家迁至台北。此时正值50寿

  •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杨昌济(1871.4.21—1920.1.17),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县人,伦理学家,教育家。1871年4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后求学于岳麓书院,拥护康梁变法主张,参加南学会、不缠足会等组织。先后留学日本、英国,主攻教

  • 1991年1月17日:奥拉夫五世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1991年1月17日晚,奥拉夫五世在位于奥斯陆的皇家别墅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87岁。奥拉夫五世(Olav V;原名:亚历山大·爱德华·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克;1903年7月2日-1991年1月17日)是1957年至1991年期间的挪威国王,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宗德堡-格吕克斯堡家族的成员,奥拉夫

  • 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共济会会员,大陆会议代表及《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1786年1月17日:恩克彗星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1786年1月17日,法国天文学家梅尚,在巴黎用小望远镜发现了在宝瓶座β星附近有一颗不大的彗星,亮度约5等,没有彗尾。第二天,他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梅西叶,准备一起观测。可是一连几天,天公不作美,这颗彗星一直躲在厚厚的阴云中没有露面。1795年11月7日,天王星的发现者、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的妹妹卡

  • 1978年1月17日:吴宓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1978年1月17日,吴宓在老家病逝,终年84岁。吴宓(1894年8月20日—1978年1月17日),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

  • 1689年1月18日:孟德斯鸠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1689年1月18日,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出生。孟德斯鸠,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

  • 1868年1月18日:霍元甲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生于天津静海县。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

  • 1862年1月18日:约翰·泰勒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泰勒(John Tyler,1790年3月29日-1862年1月18日),第十任美国总统,辉格党人,是第一个因在任总统逝世而以副总统继任为总统的人。在他的坚持下,副总统得在继任总统之后取得和总统一样的地位。约翰·泰勒1841年就任副总统,一个月后继任总统,迅速巩固了手中的权力。在任期间,改组美

  • 1971年1月18日:陈焕镛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1971年1月18日,陈焕镛在广州逝世。陈焕镛(1890年7月12日—1971年1月18日),男,出生于香港,植物学家,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首任所长。陈焕镛毕生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事业,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1919年陈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