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78年1月16日:汪厥明逝世

1978年1月16日:汪厥明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30 更新时间:2024/1/29 7:04:13

1978年1月16日,在台北逝世,享年82岁。厥明(1897—1978),字叔伦,浙江省金华县(现为金华市)人。农学家、作物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中国生物统计学的创始人。

科学研究

1946年应台湾大学农学院院长益滔教授之聘,汪厥明前往台湾任台大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举家迁至台北。此时正值50寿辰,为祝贺他在生物统计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好能够建立一所专门进行生物统计科学的研究机构,于是由著名科学家丁颖、王益滔、汪德耀、周桢、周汝沅、侯光炯、胡子昂、夏之骅、汤惠荪、费鸿年、蔡邦华、刘运筹、彭家元、蓝梦九、卢守耕、董时进、罗登义、程侃声、咎维廉等共同发起,全国各有关方面及个人请求赞助。

在其《筹募厥明生物统计基金事》上提出:“生物统计原为英国戈尔顿先生(Sir Francis Galton)所创始,皮尔生教授(Professor Karl Pearson)集其大成,而费歇尔教授(Professor K.A.Fisher)复从而现代化之,其历史甚新,距今不过三四十年,皮尔生教授关于由大量资料而成立大样品(Large Samples)创立多种介量(Parameters)计算公式,因其所需资料甚多,仅能应用于大样品,否则难保其必定准确;

其后费歇尔教授继起,大加改善,对样品之大小,严加区别,创设多种价值(Statistus)估算公式,以便小样品(Small Samples)之分析研究,不需大量资料,而仍能作精确统计判断,因此统计方法之应用范围,豁然为之扩展,其对于科学研究影响所及,至为重大。

费歇尔又于1925年发表变方分析法(Analysis of Variance),将杂质(Heterogeneous)资料中之变导致因,分别依其程度作数字上之分离,估计纯质(Homogeneous)资料中之变异致因,分别依其程度作数字上之分离,估计纯质(Homogeneous)机差(Error),并应用t、z等分布(t-distribution and z-distribution)之机率,以测验其差异之显著性。

自该法发表后,举凡与生物有关理论或实用问题之实验,甚至社会科学研究,群起而引用之,以作为判断研究结果之必经手段,因之逐渐成为学者之必备工具,盖以其所需资料不多,而可减少所需之劳费,结果仍甚准确,抑且提早试验研究完成之故。我国科学研究素落人后,考其主因,不外科学研究者之生活一向艰苦,无法赓续一贯工作,固非国内缺乏人才也。

曾任各大学教授之汪厥明先生,迩来生活,历尽变乱贫困,为常人所难忍受者,惟先生仍泰然置之,对生物统计学术之研导,30年如一日,造诣特深,1934年曾发表《圃场试验误差及其估计理论》一,当时影响国内农业研究技术至巨,诚农业试验应用统计为其分析判断工具之起始。

抗战初期,先生于流亡生活中,撰著《多品种比较试验之理论与实际》、《多品种比较试验机差之正确估计法》等专著,于是这项试验方法之阐明与改进,曾引起国内外学术界之轰动。今又完成《动差、新动差、乘积动差及其相应关系》巨著。光复后,应聘台湾大学,近于教学之,正进行积数十年来《生物统计学》讲稿之编辑,先生今届50之年,饱经忧患,形虽苍老,但精神矍铄,已视生物统计为终生事业,迭创新见,中外学者,莫不钦佩;

同人等深知此项科学在中国之重要,今值先生寿诞,特筹设‘厥明生物统计研究室’,并敦请先生亲自主持,酬其素志,且作教导后进为斯学树百年基础,惟此事策成,同人等深知不能全赖百端待理之今日政府,爰发起向各有关机构请求补助及私人乐捐,此即吾人所贺先生者,亦不啻为国家、社会造福,为科学技术奠一宏基,又岂止私人之庆哉,是为启。”

厥明生物统计学研究室在台湾大学建成后,即于1947年正式出版他在抗战期间所著之《动差、新动差、乘积动差及其相互关系》一书。台湾大学为表彰其出色成就,正式改名为厥明生物统计研究所,并委为首任所长。1955年汪厥明曾获台湾教育部学术奖。1963年,台湾中央研究院授予特级院士荣誉称号。

人物评价

汪厥明,农学家、作物育种和生物统计学家。海峡两岸学者公认的我国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创始人。他最早开设生物统计学课程,并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我国唯一的一所生物统计科学的研究机构——台湾大学厥明生物统计研究室。他所倡导的圃场试验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试验研究,收效至宏。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杨昌济(1871.4.21—1920.1.17),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县人,伦理学家,教育家。1871年4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后求学于岳麓书院,拥护康梁变法主张,参加南学会、不缠足会等组织。先后留学日本、英国,主攻教

  • 1991年1月17日:奥拉夫五世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1991年1月17日晚,奥拉夫五世在位于奥斯陆的皇家别墅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87岁。奥拉夫五世(Olav V;原名:亚历山大·爱德华·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克;1903年7月2日-1991年1月17日)是1957年至1991年期间的挪威国王,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宗德堡-格吕克斯堡家族的成员,奥拉夫

  • 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共济会会员,大陆会议代表及《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1786年1月17日:恩克彗星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1786年1月17日,法国天文学家梅尚,在巴黎用小望远镜发现了在宝瓶座β星附近有一颗不大的彗星,亮度约5等,没有彗尾。第二天,他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梅西叶,准备一起观测。可是一连几天,天公不作美,这颗彗星一直躲在厚厚的阴云中没有露面。1795年11月7日,天王星的发现者、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的妹妹卡

  • 1978年1月17日:吴宓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1978年1月17日,吴宓在老家病逝,终年84岁。吴宓(1894年8月20日—1978年1月17日),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

  • 1689年1月18日:孟德斯鸠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1689年1月18日,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出生。孟德斯鸠,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

  • 1868年1月18日:霍元甲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生于天津静海县。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

  • 1862年1月18日:约翰·泰勒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泰勒(John Tyler,1790年3月29日-1862年1月18日),第十任美国总统,辉格党人,是第一个因在任总统逝世而以副总统继任为总统的人。在他的坚持下,副总统得在继任总统之后取得和总统一样的地位。约翰·泰勒1841年就任副总统,一个月后继任总统,迅速巩固了手中的权力。在任期间,改组美

  • 1971年1月18日:陈焕镛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1971年1月18日,陈焕镛在广州逝世。陈焕镛(1890年7月12日—1971年1月18日),男,出生于香港,植物学家,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首任所长。陈焕镛毕生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事业,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1919年陈焕

  •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巴黎和会是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等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大会将战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