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

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08 更新时间:2024/2/29 9:50:04

在浩瀚如烟海的中世纪历史长卷中,百年战争无疑是难以轻易翻过的一页。它始于1337年法国国腓力六世宣布没收基坦公爵领,直至15世纪中叶英国人最终被驱离这一地区为止。从表面上看,百年战争似乎源自一场封主与封臣间的争执,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但随即演化为王位之争并最终引发两个国家间的全力对抗。当它结束时,英格兰法兰西两个曾在化与体制方面非接近,而且联系紧密的国家已分道扬镳。

实际上,法国君主与阿基坦持有者——英国君主之间的龃龉由来已久。它本质上是源自中世纪封建国家近代君主制国家转变过程中逐渐激化的一种结构性冲突:在一系列社会及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加洛林王朝终于在10世纪坍塌,整个王国的公共秩序也随着它一起崩溃。

以公爵、伯爵为代表的诸侯封臣,逐渐从领受封土转向世袭占有。原先只作为王室地方官员和代表的他们篡夺了源自王室的司法、行政、军事和经济等权力,并开始刻意强调自己的独立性,有意识地削弱、模糊国王同自己在等级身份上的差距。

封臣们将自己的家世追溯到加洛林君主,声称拥有先王血脉,自认为是世袭继承人。他们把头衔看作家族的世袭所有权,并让豢养的作家们鼓吹自己的王朝世系以及新创造的家族情感。这些手段取得了很大成功。王国内的每个诸侯都构成了独立的封建关系网核心,与其他关系网不存在任联系。

法国国王只能在他那块狭小的领地中转悠。虽然公爵、伯爵们有时会去参加国王加冕礼,但他们并不认为对国王负有任何形式的义务,对孱弱王室的尊重往往被流于纸面。那些处于遥远而充满文化差异的南方的诸侯们,几乎从未朝觐过王廷却仍被宫廷称为国王的“朋友”或“我们统治的伙伴由此引申出法兰西世卿的概念”。

在一百多年内,所谓的“封建革命”不断向下扩展,各地的公共权力都在碎化,大大小小的领主经常为了争夺领土、人口和财物而不惜诉诸武力。那些因他们修改而逐渐变得对少数私人家族独占或把持地方资源有利的各类惯例法则,则被奉为不可动摇的“古老习惯”。

导火索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1328年,法国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

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

背景

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国海岸由来已久。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1066年诺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统帅下成功地入侵英格兰,他们同时统治着英格兰和诺曼底。

1216年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了对诺曼底的控制,

12世纪中,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

12~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

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法国人试图把英国人由法国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国。英国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

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

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反法政策。

亨利二世采取耍赖战略,他一方面承认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对法王的命令置若罔闻,根本不履行作为法国贵族的任何义务。对于一个不但拥有国王头衔、而且领土比自己大两倍以上的强横逆臣,路易七世和世界上任何有尊严和权力欲的封建君主一样,把亨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一切办法战胜亨利,夺回本应属于自己、属于法兰西国王的法国领土。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斯鲁伊斯海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斯鲁伊斯海战(Battle of Sluys),发生在公元1340年6月24日,为英法百年战争揭开序幕。也翻译为斯勒伊斯海战。这次战役中,法国海军舰队受到严重的打击,使法军无法跨过海峡入侵英国,也让之后的战役大多发生在法国本土。背景保卫最后的大陆领土1337年4月,英国王室在法兰西大陆最后主要领地加

  • 克雷西会战的作战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克雷西会战也叫克雷西战役(Battle of Crécy),发生于1346年8月26日,英军以英格兰长弓大破法军重甲骑士与十字弓兵。克雷西之战便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次经典战役。公元一三四六年七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9000人渡海侵入法国。法王腓力六世将兵三万余人迎敌。八月,双方战于克雷西。是役,英国

  • 普瓦提埃战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普瓦提埃战役,发生在公元732年。阿拉伯帝国征服西班牙后,开始对法兰克王国的征服。阿拉伯军队与法兰克军队在普瓦提埃交战,法兰克军队获胜。此次战役被称作“普瓦提埃战役”。战役简介8世纪20年代初起,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阿拉伯军队越过比利牛斯山,攻入了法兰克王国阿基坦地区。732年,阿拉伯军队在西

  • 世界第三极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山体呈金字塔状,海拔8844.43米(2005年10月9日发布数据),是地球上第一高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另外两极是指地球的北极和南极。世界第三极“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据气象记载,珠穆朗玛峰山顶最低温度为-60°C;最低月平

  • 布勒丁尼和约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1356年9月,普瓦捷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1360年法国王子查理被迫签订屈辱的《布勒丁尼和约》,把加来及法国西南部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国。《布勒丁尼和约》即在1360年生效。起因1356年,黑太子爱德华登陆波尔多,一路所向披靡,并在

  • 英法百年战争第一阶段战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于1340年爆发,直到1360年签订《布勒蒂尼条约》(Treaty of Brétigny)而宣告结束。这二十年的战争英国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战无不胜,而且是能赢的赢,不能赢的一样赢。英军胜利的原因(一)战争思路不同法国人还习惯于中世纪的贵族间战争模式,抓贵族俘虏,绑票要赎金。就如

  • 世界的第三极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上除了有北极、南极,还有第三极:世界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定义西藏称为第三极,是因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峰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国界线上,是地球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第一、第二高峰也在这里。而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西藏自治区就有5座。青藏高原和地球上的南、北极有

  • 内维尔十字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内维尔十字之战是中世纪时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具体发生在1346年10月17日,地点在英格兰北部杜汉附近的内维尔十字。英格兰军队以少胜多,击败入侵的苏格兰军并俘虏其国王大卫二世。战役概况内维尔十字之战,英法百年战争和第二次苏格兰独立战争的一部分。1346年10月17日英格兰军队在内维

  • 扎克雷起义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扎克雷起义,是1358年法国的一次反封建农民起义,是中古时代西欧各国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源自JacguesBonhomme——“呆扎克”,意即“乡下佬”,是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起义由此得名。简介1358年法国北部爆发的反贵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扎克意为乡下佬,是法国封建主对农民的蔑称。14世纪,

  • 行云二号发射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行云二号是“行云工程”所属卫星,由行云公司研制。2019年11月19日,“行云二号”01星、02星已完成组装,将搭乘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并开展行业试点和应用测试。2020年5月12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行云二号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