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裹尸布之谜

裹尸布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70 更新时间:2024/1/19 11:21:33

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灵,从元16世纪起就有一件镇市之宝保存在翰大教附属的礼拜堂里,世代承受基督教信徒的顶礼膜拜,这件被誉为基督教的物,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都灵裹尸布”,又称作“耶稣裹尸布”。

公元一世纪初年,耶稣降生于伯利恒,其母是圣母玛利亚。耶稣是帝的独生,30岁时,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渐渐成为当地人的精道德领袖。

耶稣与门徒的所作所为,引起了犹教徒的仇视,由于叛徒的出卖,耶稣被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逮捕,经判决钉死于十字架上。

据《圣经·新约》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后,门徒四散逃亡,尸体无人收殓。幸“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义士,为人善良公义……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就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想不到三天,耶稣神奇地复活了,墓穴洞开,不见了踪影。他的门徒彼得听闻此事,连忙“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这便是西方复活节的由来。

对于这块细麻布的下落,《圣经》经没有再作交待,直到1353年,裹尸布到了法国巴黎沙尔尼伯爵手中,并于1357年在其领地的利雷教堂公开展出。1432年,裹尸布又到了萨夫瓦公爵的手中,未久公爵府中不慎起火,殃及裹尸布,所幸此布只是稍微受损。之后,裹尸布被转移到意大利都灵大教堂公爵住的地方。1983年,这块布被郑重地保存在一个银盒中,供奉在都灵天教堂的祭台上。

耶稣裹尸布4.35米,宽1.09米,上面有一个遭鞭笞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的血迹影像。影像身高1.8米,长发垂肩,双手交叉放置于腹部,在头部、手部、肋部与脚部有清晰的红色血渍状色块,正与《圣经》上所记载的耶稣被钉死时的状态同。

裹尸布真的是耶稣基督受难的遗物吗?几百年来,历史学家、宗教学家、科学家围绕着它的真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人类好奇的天性,1986年9月29日,在意大利都灵召开了一次由教皇科学院院长主持的专题技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都灵大主教的代、教皇科学院以及来自法国、瑞士、英国等有科学家共22人。会议达成协议,同意剪取邮票大小的样品,由世界先进的超高灵敏度的加速器质谱计(AMS)进行测定。

1988年4月21日,不列颠博物的考古权威和大主教一起来到都灵大教堂,把传说中耶稣当年受难时的裹尸布剪下长7厘米、宽1厘米的布条,分成三小块,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寄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AMS测年实验室检测。实验表明,三家实验室达到了极佳的一致性,各个结果的差异在120年以内。裹尸布在公元1260年到1380年之间制成的可能性为95%,而有100%的肯定性表明决不会早于公元1200年。1988年10月13日,都灵大主教、红衣主教巴莱斯特雷罗在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这件几个世纪以来被基督徒奉为圣品的耶稣基督尸布,并非耶稣受难时所用,而是中古时期织出的一件赝品。至此,所谓的耶稣裹尸布真相大白。

不过,此事后来又出现了反复,据说有科学家使用“微学法”重新对裹尸布进行了取样分析后,惊人地发现:在1998年的实验中,三家实验室的化验样品只不过是都灵裹尸布的一块补丁,而新的鉴定认为,主体部分要比这块补丁早得多。这块补丁是因为失火受损后补上去的,因当时补得非仔细,加上年代久远,在试验前恰恰剪到了补丁部位。试验表明,裹尸布的主体部分要比补丁的年代早得很多。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世界末日预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玛雅人认为我们人类正在经历着一个历时五千多年的星系更新,时间是从公元前3113年起到公元2012年止。其中每二十年又是一个小周期,从1992年到2012年这二十年是本次太阳纪的最后一个周期,又被叫做“地球更新期”,其间一切都将面临净化和更新,然后人类就将进入新纪元。关于玛雅人:来自美洲古老的玛雅人曾

  • 国外女儿国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小的时候看西游记,唐僧路过一个国家,整个国家上下都只有女儿,没有一个男人,据说这些女人如果长大后,想怀孕,只需要到河里取水喝就可以。生出来的婴儿当然也是女婴,因此唐僧这样一个帅气的男子一出现,立刻得到了女国王的青睐,差点取经不成功。现在波兰也有一个女儿村,当然说是说女儿村,并不是跟西游记的女儿国一样

  • 192年5月22日:董卓被吕布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

  • 1859年5月22日:柯南·道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福尔摩斯探案集》(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柯南道尔对侦探小

  • 2006年5月22日:郭敬明抄袭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2006年5月22日,持续了两年多的“郭敬明抄袭事件”画上了句号。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认定郭敬明所著《梦里花落知多少》对庄羽的《圈里圈外》整体上构成抄袭,判决郭敬明与春风文艺出版社赔偿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春风文艺出版社与北京图书大厦停止《梦里花落知

  • 1907年5月22日:黄冈起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潮州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5月22日同盟会在广东潮州黄冈发动的反清起义。孙中山派同盟会员许雪秋、陈芸生、陈涌波、何子渊等发动黄冈起义,一举占领了潮州饶平县黄冈城。清潮州总兵黄金福立即带兵前往镇压,革命党人被杀害200余人,其余起义军流亡香港,历时6天的黄冈起义遂告

  • 1885年5月22日:维克多·雨果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

  • 2001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为“生物多样性国际日”,以增加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指定这一天为国际日是以此庆祝1992年5月22日内罗毕会议最后通过的决议《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发展历史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11月召开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

  • 清末立宪运动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清政府根据出国考察宪政的清宗室载泽、端方等五大臣的意见,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下诏预备立宪。1907年又在中央筹设资政院,在各省筹设咨议局。各地立宪派政治团体,发表宣言,鼓吹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并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要求速开国会,颁布宪法,缩短预备立宪期限等。1908年,清政府又宣布“9年后实行立宪

  • 东南互保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所策划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台余联沅出面,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与清朝南方各省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