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7年5月22日:黄冈起义爆发

1907年5月22日:黄冈起义爆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87 更新时间:2024/1/23 16:01:39

潮州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5月22日同盟会在广东潮州黄冈发动的反清起义。孙中山派同盟会员许雪秋、陈芸生、陈涌波、子渊等发动黄冈起义,一举占领了潮州饶平县黄冈城。清潮州总兵黄金福立即带兵前往镇压,革命党人被杀害200余人,其余起义军流亡香港,历时6天的黄冈起义遂告失败。

起义简介

1907年5月21日,商民演戏,防兵在台前调戏妇女,捕去出面干涉的党人2名,并拟搜查泰兴杂货店总机关。负责起义的同盟会员余纪成、陈涌波遂提前行动。22日晚,余纪成聚集700余人于黄冈城外,誓师起义。陈涌波为前锋,由北门攻入,围攻都司衙门。当夜忽降阵雨,义军多为旧式鸟枪,弹药尽湿,陈涌波便改用火攻。

在熊熊烈焰中,陈涌波血战一夜,攻克黄冈,生擒都司隆等。次日,在旧都司衙门成立军政府,以陈涌波、余纪成为正副司令,同时,以“大明都督府孙”及“广东国民军大都督孙”等名义发布告,宣称“为官府苛税,民甚难堪,专欲除暴安良”,并颁发纪律十余款。军政府要地方殷富交银献米,“富室均被勒提军费,为数甚巨”“一廖姓者二次被勒,至有三四千元之多”。

粤督周馥电责潮州镇总兵黄金福出兵,并派水师提督准率队继进;又促闽浙总督松寿拨队防堵。25日夜,陈涌波出击黄金福军,起义军所用土炮威力不大,至第二日午,已死伤数十人,黄冈乞援。余纪成披发痛哭,义军大受感动,身带双刀,背着湿被棉胎,准备肉搏。清军援兵赶到,义军腹背受敌,弹药告罄,不得不下令退却。27日晨,陈涌波、余纪成等决定保存实力,解散义军。余纪成等由海道逃往香港。

28日,清军进入黄冈,搜获陈余等遗落的党人名册,按名逮捕,惨杀200余人。东灶乡民困曾为起义军煮粥,被黄金福用炮轰击,“惨毙多命”。这年是农历丁未年,此次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

起义领导

许雪秋

许雪秋(一作湫),原名有若,又名梅,1875年出生于广东海阳(现潮安)县彩塘宏安村,年轻时往新加坡继承父亲一大笔遗产。他从小好练武术,功力过人,又仗义疏财,广交潮汕一带“三合会”成员,对会员们经济上常有资助,被江湖会党们誉为“小孟尝”。

何子渊

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客家人,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1903年与丘逢甲、萧惠长等先贤创办兴民学堂,并首任学监;1904年冬,创办石马两等小学堂,任董事会主席;1906年,与萧惠长等人创办兴宁县立中学,是中国第一批示范性高中兴宁第一中学、粤东名校兴民中学和石马中心小学的创始人,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梅州文化教育界先驱、兴宁新学的开拓者。

何子渊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同盟会后,最早入盟的盟员,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黄冈起义领导人之一,曾秘密参与策划黄花岗、黄冈起义,为推翻满清腐败政权积极筹款,在学生中宣扬革命,始终一节。

后世纪念

丁未革命烈士陵园(即塔护村古人公墓),坐落在饶平县钱东大北山主峰南麓,建于公元1907年4月15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85年5月22日:维克多·雨果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

  • 2001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为“生物多样性国际日”,以增加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指定这一天为国际日是以此庆祝1992年5月22日内罗毕会议最后通过的决议《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发展历史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11月召开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

  • 清末立宪运动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清政府根据出国考察宪政的清宗室载泽、端方等五大臣的意见,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下诏预备立宪。1907年又在中央筹设资政院,在各省筹设咨议局。各地立宪派政治团体,发表宣言,鼓吹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并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要求速开国会,颁布宪法,缩短预备立宪期限等。1908年,清政府又宣布“9年后实行立宪

  • 东南互保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所策划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台余联沅出面,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与清朝南方各省督

  •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清末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的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北洋政府期间支持袁世

  • 王阳明格竹是怎样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王守仁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

  • 1917年5月23日:爱德华·罗伦兹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爱德华·诺顿·罗伦兹(英语:Edward Norton Lorenz,1917年5月23日—2008年4月16日),美国数学与气象学家,混沌理论之父,蝴蝶效应的发现者。他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人物生平1917年5月23日罗伦兹出生在美国康

  • 王阳明龙场悟道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龙场悟道是指明朝时,王阳明在贵州龙场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某日半夜忽然顿悟的故事。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日夜反省,终于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在此期间他写了《训龙场诸生》。1508年,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

  • 1701年5月23日:基德船长因海盗罪判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威廉·基德(William Kidd,1645年1月22日—1701年5月23日),出生于苏格兰敦提,苏格兰航海家、海盗、私掠者,被人们称为“基德船长”(Captain Kidd)。威廉·基德是格林诺克郡一位牧师的儿子,在1690年前后的英法战争期间他成功地维持了美国与英国之间的贸易航道。在大同盟战

  •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长期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专政制度,其代表人物是达赖喇嘛等宗教上层人士。比欧洲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上千年。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1951年4月下旬抵京谈判,并于1951年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