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72年3月10日:朱塞佩·马志尼逝世

1872年3月10日:朱塞佩·马志尼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61 更新时间:2023/12/12 17:00:22

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年6月22日-1872年3月10日),意大利革命家,民族解放运动领袖。是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另两位是撒丁国的首相加富尔和号称“两个世界的英雄”加里波第)。列宁把他归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1870年,他在前往西西里领导共和党人起义途中遭捕,获释后创办新报《人民罗马报》,为继续唤醒国人灵魂而努力。直至1872年3月10日去世。固然,马志尼未能亲眼看到自己事业的成功,但他在意大利乃至欧洲历史上当之无愧地占居重要的一席之地。

宗教思想

宗教思想上马志尼是一个反对传统天主教的基督教徒。他认为每个人的天良深处都存在着宗教意识,但是他反对一般宗教所具有的偶像崇拜,他没有认为上帝是神圣的。正是在这种宗教观的影响下,他极力的反对教皇的统治,虽然在引导意大利走独立和统一的过程中他曾想过得到教皇庇护九世的支持,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要把教皇赶下台的政治理念,同时,这种宗教思想亦使他成为一位坚定的反君主制人士,不论是君主专制抑或是立宪君主制。

在他眼中,共和制才是国家存在的最合理形式。马志尼的政治观与他的宗教观是紧密相连的,由此可以看出马志尼是一个忠实的宗教主义者,但是他力图将基督教改变为一个适应于革命以及革命后所要建立的政治体系的新宗教。同时他宣扬他的新宗教思想其实是在为革命人士寻找一种共同的信仰和宗旨,他正是在为他所描绘的社会寻找或是创造一种赖以存在的共同信仰和宗旨。这也许就是马志尼提出新宗教思想的原因。

国家建设

关于国家的建设,马志尼有一套独特的理念。他认为“国家是为道德而存在的”,在他的眼里,道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亦是一个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赖以存在的基础,而道德的来源是责任。马志尼对责任看得很重,他把所有事情都上升到责任的层面,而在他的国家理论当中,国家的责任就是:确保自由与鼓励合作并使之与自由相协调。

马志尼毕其一生为革命而战,为的就是意大利乃至全欧洲的自由,但他似乎并没有能过弄清楚自由的确切含义,在他的思想里,自由就是“连民主政治都没有正当理由予以侵犯的本质性自由”。他不仅避而不谈不道德行为的自由,而且避而不谈反社会倾向的自由,这不仅会误导意大利民族的自由意识,而且会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自由理念

马志尼认为自由应该通过合作来实现的,没有合作,自由就毫无意义,既然国家是为自由而存在的,国家就用该鼓励合作。但是马志尼的合作观亦带有明显的缺陷,参与合作的人不受任约束这一种绝对自由的思想只会导致这一种合作的分裂与解体,同时也导致了自由的丧失,然而马志尼终其一生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绝对自由思想的危害性。但是马志尼的自由主义把教育自由排除在外,他认为教育并没有自由可言,国家应该对教育施加大规模的干预。

在马志尼眼里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所以马志尼将教育视为国家应当承担起的有一重要责任。马志尼明显没有看出自己这一套教育理论的巨大缺点:一旦教育遭到政府的大规模干预,教育就会迅速政治化,而这样一种政治化极强的教育只会成为一种统治工具而无道德可言;他更没有看到教育自由与人身自由之间的关系,教育自由的丧失最终也只会导致人身自由的丧失。马志尼一直在强调自由但其思想当中却暗含了诸多破坏自由的因素。

关于国家整体的问题,马志尼一直是以为坚定的共和主义者,马志尼很大程度上误解了立宪君主制,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民主的制度,因而自始至终他并没还有想过将意大利改革为一个立宪君主制的国家,他并没有看到改变一种制度比创新一种制度要来的容易一些。这就是他终其一生都在进行一种毫无结果的反君主运动的原因。总的来说,马志尼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以绝对自由与合作为基础的共和国,但这只是一个难以实现过于理想化的国家。

民族意识

马志尼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的人。而他的民族主义似乎是一种泛欧的民族主义。他在为意大利革命奔波的同时亦在极力地将意大利革命上升成为欧洲革命,将青年意大利组织发展成为青年欧洲组织。他的这一种泛欧民族意识在其政治上的体现就是反对“不干涉政策”,他反对一个国家不应该干涉别国内政的论调,所以他在流亡国外期间一直在争取英法等国支持意大利革命,在他的晚年,他还与普鲁士达成了一个最终没有付诸实践的交易。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独立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离不开外国的支持。

不知道马志尼本人有没有考虑到在这一种干涉背后所隐含的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危害,外国的干涉并不可能是没有利益动机的帮助,其实法国对意大利城市的占领就已经告诉马志尼这一事实,但他似乎一直都没有放弃这一种想法。他的民族主义的泛欧性还体现于他对欧洲联盟的一种设想,他设想以意大利民族为先导,在全欧洲进行民族解放革命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类似于美国的联邦形式的欧洲联盟,看来欧盟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志尼的年代。

马志尼的民族思想中包含着十分强的民族优越感,他认为意大利民族曾经以法律和艺术征服欧洲,现在的意大利也会以革命来感染欧洲,意大利将成为全欧洲的先导,他的这一民族优越感使得他并不关注殖民主义,他认为亚洲就应该从属于欧洲,从属于一个统一的欧洲联盟,由此可见,马志尼的民族思想还是存在着非大的局限性的。

后人评价

马志尼毕生为意大利的独立和统一事业奉献,他的思想学说深刻影响着为意大利独立和统一献身的仁人志士。他在流亡瑞士、法国及英国期间仍不遗力地为革命奔波:撰写大量件,培育一代又一代的革命青年;为革命招募同情者,筹集革命经费。马志尼为意大利革命奔波一生,无愧于“意大利独立之父”的称号。

马志尼对意大利的独立与统一,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理论,但他的过于理想化的理论始终无法实现,他思想上的局限想或多或少地阻碍了意大利革命的进程,但他对意大利革命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的和积极的,他始终是意大利独立三杰之一,无可否认的意大利独立之父。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57年3月10日:本·拉登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本·拉登一般指乌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阿拉伯语:أسامةبنمحمدبنعوضبنلادن,拉丁转写:Usāmah bin Muḥammad bin Awaḍbin Lādin,1957年3月10日-2011年5月1日),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利雅得省人,是“基地”组织首领,该组织被

  • 苗族为什么遍布世界各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服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格迪斯《山地民族》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中华民族是指远古“中华三祖”的后代,包括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而苗族正是出身于蚩尤部落。苗老表之前有说过,苗族不仅仅只是存在于中国,在其他国家也有苗族的分布,地球背面

  • 1913年3月10日:哈莉特·塔布曼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哈莉特·塔布曼(1822年-1913年3月10日)是一位美国废奴主义者,杰出的黑人废奴主义运动家。她本人就是一个逃跑的奴隶,帮助许多黑奴逃亡,被称为“黑摩西”或“摩西祖母”。美国废奴主义运动的领袖约翰·布朗称她为“塔布曼将军”。美国财政部2016年4月20日宣布,新版20元美钞正面将被印上美国著名废

  • 1955年3月11日:亚历山大·弗莱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后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三人共获诺贝尔

  • 1928年3月11日:赵丽蓉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2000年7月17日),中国著名评剧/小品表演艺术家。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宝坻县(现天津市宝坻区),1962年,参加演出的评剧《花为媒》,被观众所识。1964年,在评剧《小二黑结婚》饰三仙姑。1980年,在评剧《杨三姐告状》中饰杨母,后该片被拍摄

  • 1921年3月11日:皮亚佐拉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阿斯托尔·潘塔莱昂·皮亚佐拉(西班牙文:Astor Pantaleón Piazzolla,1921年3月11日-1992年7月4日),是阿根廷作曲家以及班多纽手风琴(Bandoneon)独奏家。以全方位系统的古典音乐训练为基础,创造性地融合传统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的作曲风格,将探戈音乐从通俗流行的舞蹈

  • 1916年3月11日:哈罗德·威尔逊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詹姆士·哈罗德·威尔逊,里沃的威尔逊男爵,KG,OBE,FRS,PC(James Harold Wilson,Baron Wilson of Rievaulx,1916年3月11日—1995年5月24日),是20世纪其中一位最重要的英国政治家,英国首相(1964~1970,1974~1976)和经济

  • 古代女性在监狱中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女性犯罪虽然为社会所不容,但在“男女有别”思想支配下,中国的刑讯无论从刑具到施行方法等方面都渗透着男女区别的思想,充分兼顾了女性的生理特征、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及传统思想。因此女犯与男犯无论是刑讯还是囚禁的待遇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女性本身的特殊情况,中国古代女性犯罪一般不拘禁或可不戴刑具。明

  • 清朝培养八旗子弟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八旗制度是清朝赖以立国的根本制度,它不仅是一项社会制度,也是一项军事制度。正因为八旗制度的存在,才使得爱新觉罗家族可以一步步统一女真各部,以至于最后问鼎中原统治全国。在八旗制度下,八旗子弟作为最基本的军事单位,为清朝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因如此,清朝入关之后,对八旗子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清朝的八

  • 二战时期的十大最烂战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二战时期是人类飞行器大放异彩的时代,许多经典战机被当代人以及后人铭记,并津津乐道。然而,如果想要列举一下那些表现糟糕的战机的话,就会显得很困难了。如果没有详细的参数,包括飞机性能、产量和战损比率的话,那么这些战机的评说就各有差异了。1、博尔顿 保罗 无畏MK.1战机——英国 无畏式 (Defi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