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19年5月10日:铁路华工日

2019年5月10日:铁路华工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02 更新时间:2024/2/17 18:32:26

2019年5月10日是横跨美国大陆的洲际铁路(Transcontinental)竣工150周年,旧金山市议会也通过最新的提案,将从今年起,每年的5月10日都是旧金山“铁路华工日”(Trans⁃continental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Day),来纪念参与兴建铁路的华裔劳工移民先驱。

法案由市议会议长鼎昂提出,获得多位市议员的联署支持。余鼎昂表示,当年的洲际铁路修建,华人劳工参与了其中的重要工程部分,付出的人力巨大。但是当年因为歧视华人,所以所获的薪资却比白人工人要少。因此他推出这个立法,让旧金山以后每年都能纪念这些华裔劳工。

亚太裔化月的机构主席郑可欣表示,50年前,铁路竣工100周年在犹他州举行纪念仪式的时候,当时被邀请致辞的华人最终却未能有机会上台。她强调,今年150周年,一定会确保华人的声音能够得以彰显,让华人曾经的贡献被外界认可。

一直致力于推动铁路华工历史维护的旧金山娱乐委员德志(StevenLee),从中国特别定制了铁路华工的纪念雕塑,已经抵达沙加缅度,将会在州府暂时展出。他的计划是将在加州靠近内华达州的普莱赛县(PlacerCounty)一带,建立一个铁路华工广场,用作永久摆放这个雕塑。

郑可欣李德志,以及一众旧金山湾区的华裔小区人士,都将在本周前往犹他州参与150周年的庆祝仪式。

华工在美国不只修了太平洋铁路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2019年是横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竣工150周年,随着近年来的纪念和倡议等活动,华人劳工当年在太平洋铁路修建中的贡献和牺牲已经被许多人知晓。然而仍然鲜为人知的是,这些以吃苦耐劳、技术过硬闻名的华工,在太平洋铁路后,还在美国的更多地方参与了各地的建设。

斯坦福大学英文系女教授谢莉费舍金在即将出版的新书中,揭晓了这样一段很少有人听说过的历史。

在此之前,人们已经知道华工曾参与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的不少铁路建设,但这次费舍金教授经过研究发现了大量证据,证明华工也在南部、中西部甚至东北部的铁路留下过痕迹,全美最老的铁路之一长岛铁路便是一例。

1875年7月,当时还名为“长岛南铁路”、也就是今天的长岛铁路洛克威一段,可谓臭名昭著,9天内发生2起事故,其中一起还造成9人丧命。状况频发引起民怨不断,当时离第二年的海滩季也不远了(洛克威地区有当地知名的洛克威海滩),这些都使得完成这一路段轨道重建工作的任务更加紧迫,管理层为此头疼不已。

最后管理层们决定,有经验有技术的华工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人选,华工也果真在几周内就完成了任务,成为“拯救”长岛铁路的功臣。根据费舍金教授从当年报道里找到的资料,有一两百名华工参与了这项工程,每人每天的酬劳是70美分,他们住在火车车厢改装的工棚里,每天就睡在铁路旁边。

事实上,费舍金教授指出,在太平洋铁路1869年竣工后的头20年里,华工们散布四方,参与了至少71条铁路的修建、维护和修复。太平洋铁路竣工后,部分华工也开始从西往东迁移,新泽西是他们在东岸的第一个落脚点。费舍金援引当年《纽约时报》中的一段报道说,“当工作繁重又困难时,白人就会找到华工”,正是这样的名声,让当地铁路公司找到了他们。

虽然这些华工的故事逐渐广为传颂,但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经历和故事、甚至连姓名身份都仍然是一个谜。几年前,在新泽西贝尔维尤的一座教堂下曾意外发现大量骸骨,据信是当年华工的遗骸,但由于资料缺失,早年华工留下的书信等遗物也少之又少,要找出他们的身份、联系亲属后人,难上加难。

费舍金教授在书中说,华工的故事“完全从历史中消失了”,但她强调,华人是19世纪下半夜美国铁路基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长岛铁路等更鲜为人知的案例中,他们更是无名英雄,值得美国感念和纪念。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71年5月10日:普法战争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英语:Franco-Prussian War),在法国称1870年法德战争(法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国称德法战争(德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鲁士王国为了

  • 石油和原油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原油和石油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不仔细认真分析,还真难于区分。石油是工业名词,是相对矿产资源而言,通常所说的石油工业,是一种矿产资源工业。在石油勘探过程中,根据勘探程度和探明情况,计算并确定石油储量。石油储量是地质勘探成果,是一种待开发的原始矿产资源量。原油是埋藏在岩石地层里被开采出来的石油,保

  • 毛乌素沙漠的地理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降水较多(250∼400毫米),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1959年以来,人们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到了

  • 火星是什么样的星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火星在中国古称“荧惑星”,这是由于火星呈红色,荧光像火,在五行中象征着火它的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

  • 萤火一号怎么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萤火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2011年11月8日,“萤火1号”搭乘在俄罗斯的福布斯号采样返回探测器上一起发射升空,开始对火星的探测研究。11月9日,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受此影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童旭东表示两年内不会再有新动作。萤火

  • 好奇号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国家宇航局研制的一台探测火星任务的火星车,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它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第四台火星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项目总投资26亿美元,是截至2012年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201

  • 火星尘暴怎样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火星尘暴是指火星表面尘埃在剧烈的大气运动下形成的尘暴现象。火星大气虽然比地球大气稀薄,但是比较话跃,有时剧烈运动,扬起大量尘埃,形成尘暴。每个火星年约发生上百次区域性尘暴,主要在季节性二氧化碳极冠边缘和亚热带高原地带。有时几个区域性尘暴联合起来发展为全球性尘暴,可持续几周。1970~1980年火星上

  • 日晕是怎么产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日晕,又叫圆虹,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有卷层云时,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将同一种颜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实际并没有)天空中有冰晶组成的

  •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深处2133米,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总面积为2724平方千米。1919年,威尔逊总统将大峡谷地区辟为“大峡谷国家公园”。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泻,经犹他

  • 黑风暴产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黑风暴是一种强沙尘暴,俗称黑风,沙尘暴的一种,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最高时也不足2米)。它是强风、浓密度沙尘混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强风是启动力,具有丰富沙尘源的荒漠是构成黑风暴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黑风暴沙暴发生时,风力多在4~8级,近地面的细沙和粉尘被输送到15~30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