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乌素沙漠的地理位置

毛乌素沙漠的地理位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43 更新时间:2024/2/18 4:40:45

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降水较多(250∼400毫米),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

1959年以来,人们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

到了21世纪初,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80%的毛乌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黄河的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四亿吨。由于有良好的降水,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

名称由来

毛乌素沙漠(Mu Us Desert,或Maowusu Shamo)亦称鄂尔多斯沙地(Ordos Desert)。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自定边孟家沙窝至靖边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小毛乌素沙带,是最初理解的毛乌素范围。

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风沙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连续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将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地”。

地理位置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降水较多,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

治理成果

1959年以来,已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

当代的毛乌素治理,有官民两种力量。民间自发治沙,企业投入治沙的事例比比皆是;政府方面则由宁夏、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各自规划,国家林业部三北局审批并作指导。从上世代60年代开始至2013年,半个世纪的治沙努力,在剥除玄虚、损耗之外,实实在在做在地面的成绩依然非可观。

21世纪初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使毛乌素沙漠600多万亩流沙“止步”生绿。特别是历史上饱受风沙侵害的陕北榆林市,如今已建设成为“塞上绿洲”。静静的榆溪河流过繁华的市区,两岸柳葱郁;浩淼的红碱淖碧波荡漾,湖畔鸥鸟飞翔。

榆林市已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处,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护林带,造林保存面积162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每年沙尘天气已由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20多天,减少到不足10天。

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突出,截止2005年仍有荒漠化土地4480万亩。特别是地处陕北的榆林、延安两市,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榆林市长期遭受北来风沙侵害,市区榆阳历史上3次被迫“南拓”。如今,榆林市176万亩基干林带、150万亩农田林网和230万亩零散林地将昔日肆虐的黄沙牢牢锁住。

陕西省加大了生态治理力度,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8.8%提高到31%。陕西省林业厅2005年6月份公布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与1999年相比,陕西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89万亩,沙化土地减少30万亩,极重度、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1952万余亩。

20世纪60年代,榆林市郊半公里外就是寸草不生的流沙,而21世纪初50公里以内基本上看不到流沙了。许多当年的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

到了21世纪初,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80%的毛乌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黄河的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四亿吨。由于有良好的降水,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

2019年6月21日,无人机拍摄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远处仅存的沙区成为人们了解这里生态变迁的对照区域。

通过多年探索,当地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治沙、发展模式,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筑起了阻止毛乌素沙地南移和西扩的“绿色长城”。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火星是什么样的星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火星在中国古称“荧惑星”,这是由于火星呈红色,荧光像火,在五行中象征着火它的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

  • 萤火一号怎么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萤火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2011年11月8日,“萤火1号”搭乘在俄罗斯的福布斯号采样返回探测器上一起发射升空,开始对火星的探测研究。11月9日,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受此影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童旭东表示两年内不会再有新动作。萤火

  • 好奇号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国家宇航局研制的一台探测火星任务的火星车,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它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第四台火星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项目总投资26亿美元,是截至2012年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201

  • 火星尘暴怎样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火星尘暴是指火星表面尘埃在剧烈的大气运动下形成的尘暴现象。火星大气虽然比地球大气稀薄,但是比较话跃,有时剧烈运动,扬起大量尘埃,形成尘暴。每个火星年约发生上百次区域性尘暴,主要在季节性二氧化碳极冠边缘和亚热带高原地带。有时几个区域性尘暴联合起来发展为全球性尘暴,可持续几周。1970~1980年火星上

  • 日晕是怎么产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日晕,又叫圆虹,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有卷层云时,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将同一种颜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实际并没有)天空中有冰晶组成的

  •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深处2133米,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总面积为2724平方千米。1919年,威尔逊总统将大峡谷地区辟为“大峡谷国家公园”。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泻,经犹他

  • 黑风暴产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黑风暴是一种强沙尘暴,俗称黑风,沙尘暴的一种,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最高时也不足2米)。它是强风、浓密度沙尘混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强风是启动力,具有丰富沙尘源的荒漠是构成黑风暴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黑风暴沙暴发生时,风力多在4~8级,近地面的细沙和粉尘被输送到15~30米的

  • 1918年5月11日:理查德·费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英文: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理查德·费曼,高中毕业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最初主修数学和电力工程,后转修物理学。1939年以优异

  •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教皇国马切拉塔(今意大利马切拉塔)人,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1582年8月7日,他抵达澳门港),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

  • 维多利亚大瀑布的奇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维多利亚瀑布,又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宽1,700多米(5,500多英尺),最高处108米(355英尺),为世界著名瀑布奇观之一。欧洲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1855年在旅途中发现它,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为其命名。1989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Ⅶ)(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