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陉城之战的过程

陉城之战的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4/2/12 19:00:57

陉城之战发生于前264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韩国的一场战争。

魏国人范雎因受魏国相国魏齐迫害而逃往秦国。到了秦国,范雎以客卿身份秦昭襄进言,针对穰侯魏冉屡次带领秦军跨越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劳师动众却又收获很小的缺点,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即是以恩威并用的办法亲近魏、韩两国,威胁楚、赵两国,迫使齐国恐惧后主动依附秦国,待齐国依附后,然后再向临近秦国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拓展土地。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对临近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

前264年,秦昭襄王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东北),接连攻拔韩国陉城等九座城邑,斩杀韩军五万,此战是为陉城之战。次年(前263年),白起又率军封锁了南阳太行山道。前262年,白起再攻拔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同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只好向赵国投降,引发秦、赵两国之间著名的长平之战。

简介

陉城之战发生於前264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韩国的一场战争。

魏国人范雎因受魏国相国魏齐迫害而逃往秦国。到了秦国,范雎以客卿身份向秦昭襄王进言,针对穰侯魏冉屡次带领秦军跨越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劳师动众却又收获很小的缺点,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即是以恩威并用的办法亲近魏、韩两国,威胁楚、赵两国,迫使齐国恐惧後主动依附秦国,待齐国依附後,然後再向临近秦国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拓展土地。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对临近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

前264年,秦昭襄王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东北),接连攻拔韩国陉城等五座城邑,斩杀韩军五万,此战是为陉城之战。次年(前263年),白起又率军封锁了南阳太行山道。前262年,白起再攻拔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同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只好向赵国投降,引发秦、赵两国之间著名的长平之战

过程

四十五年(前270年),魏人范雎针对秦国过去“越人之国”进攻,劳多获少的弊端,向秦昭襄王提出著名的“远交近攻”战略。即先交好与秦为邻,处中原地带的韩、魏两国,以威服楚、赵;楚国强,则与赵友好,以威服楚;赵国强,则与楚通和,以威服赵;楚赵亲附后,东面临海的齐国必定恐惧,会自动亲附秦国。

那时,再向近处的韩、魏两国进攻。这样,得寸土则为秦国之寸土;得尺土则秦国的尺土。秦昭襄王表示赞许,任命范雎为客卿,参与秦国大事。当时,韩国与秦国疆界相错如织绣,“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韩国经白起几次攻伐,国力日弱,但还有一定力量。

秦昭襄王将攻韩重任再交武安君白起。五十一年,白起率秦军大举进攻韩国,韩军难以抵挡。秦军进展顺利,不久,夺占韩国陉城等5座城邑,斩杀韩国生力军5万余人。韩朝廷陷入混乱,开始谋求防守,但为时已晚,不久又失南阳(今河南西南部一带)、上党(今山西东南部地区)等地。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鄢郢之战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鄢郢之战是前279年至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夺取楚国洞庭湖周围的水泽地带、长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云梦县一带)的大片土地的战役。此战过后,楚国国力大损,此后一蹶不振。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秦

  • 金灭北宋之战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金灭北宋之战是金天会三年至五年(宋宣和七年至靖康二年,1125~1127),金军南下攻灭北宋的战争。金国建立后,其周围先后并立着宋、辽、西夏等政权。多民族政权的盘踞错节让当时的局势错综复杂。天会三年(1125),辽国灭亡。女真族长期遭受的奴役、盘剥从此结束。金国权倾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然而,这对于金

  • 鄢郢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鄢郢之战是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夺取楚国洞庭湖周围的水泽地带、长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陆(

  • 海上之盟:北宋灭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

  • 鄢郢之战的战争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鄢郢之战是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秦军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

  • 郾城之战:岳飞以少胜多 高宗断送成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史载此役宋朝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绍兴九年(1139),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次年,金朝分兵四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向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宋军进行抵抗。南宋绍兴十年、金天

  • 伊阙之战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伊阙之战,是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

  • 伊阙之战的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两军对峙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与以魏将公

  • 垂沙之战的战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垂沙之役的第二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城,今河南襄城)。襄城地处方城北,与宜阳邻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楚怀王恐惧,命太子横到齐国做人质,与齐结好。秦为讨好齐,也派泾阳君(秦昭王同母弟)到齐国做人质,秦、齐修好。公元前29

  • 绍兴和议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在1141年签订的和议。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双方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